抑郁症在儿童少年期并非罕见,我院1981年6月~2001年6月间共收治36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经重新诊断,均符合CCMD-2-R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37%.其中男11例,女25例;首发年龄10~16岁,平均(13.2±1.2)岁;病程2周~2.5年,平均(17.4±4.3)月.
作者:王树阳;孙太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副反应. 方法:7所医院共计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904例,其中以利培酮治疗者405例,其余为以氯氮平、氟哌啶醇、氯丙嗪或舒必利治疗的对照病例,使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等量表进行观察. 结果: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有的与对照组相仿,有的超过对照组.副反应一般较轻.对睡眠影响较少,小剂量(4mg/d左右)疗效并不降低,而副反应更少. 结论:利培酮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可用于首发、难治病例、预防复发和青少年病例等,对维护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
作者:李爱华;周晓云;杨立身;刘东云;李万琼;夏永兵;蔡春燕;赵智萍;刘建洪;曾昭玮;陈广阳;李宝铨;李崇勇;谭友果;刘成文;刘勇;甘枝勤;任清涛;刘素贞;马秀青;杨彩叶;郑体厚;徐洁华;夏明;伍仁琴;范征莉;王捷;吴胜;王全利;贾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阴性、阳性症状的关系. 方法:对73例入组的患者随机给予利培酮、氯氮平治疗12周,并于治疗前、后盲法评定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Wechsler记忆测验(WM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与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 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与认知功能有显著相关.主要与执行功能相关;注意障碍与记忆相关.治疗后,仅SAPS中怪异行为得分与WCST的持续反应数、持续错误数显著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原发性的,并不是在阳性、阴性症状基础上产生的.
作者:王锦霞;南振国;白京生;及惠郁;杨甫德;王安文;王健;李尚明;李娟;王绍礼;王向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入组病人用氟哌啶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数和红细胞免疫功能C3b花环率(RBC-C3b)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 结果:疗前CD3、CD4、CD8、RBC-IC明显低于对照组;疗后CD3、CD4、CD4/CD8比值、RBC-C3b明显升高,CD8、RBC-IC 明显降低. 结论: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衍军;马照红;赵逢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细胞色素P4502D6酶(CYP2D6)遗传多态性与氟西汀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之间有无相关. 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88例患者CYP2D6基因型,用氟西汀治疗8周,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 结果: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普遍升高,但大致仍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CYP2D6遗传多态性与氟西汀导致的肝功能指标升高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结论:氟西汀对肝功能的影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侯静;林建荣;陆欣乔;霍肖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编辑先生:5-羟色胺综合征是某些精神药物严重的副反应.我们对此缺乏了解,请那位专家赐教有关这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预后、治疗和预防等知识,谢谢!河南省几位精神科医师答读者来信河南省几位精神科医师:5-羟色胺(5-HT)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是由于各种原因促使脑内的突触间歇中5-HT含量增加所致.由于新型的抗抑郁剂不断应用,临床上对该类药物所引起的副反应较为关注,近几年来国内陆续有5-HT综合征的个案报告[1~2],因5-HT综合征在不同病人表现不一,至今尚未足够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对1996~1998年期间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临床治愈出院的125例中再复发的51例进行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严重躯体疾病,经临床治疗痊愈出院共125例,其中男81例,女44例;年龄16~48岁,平均(24.8±8.7)岁;病程3~15个月,平均(6.2±4.6)月.
作者:孙传贤;孙文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癫疒间性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对近6年间住我院的36例癫疒间性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临床症状以思维障碍、幻听为主,有27.8%的患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结论:癫疒间性分裂样精神病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应注意鉴别.
作者:周锦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弓形虫感染与脑功能损害的关系. 方法:对100例精神发育迟滞、100例多动症患者,及100例门诊不足疾病诊断标准的学习成绩低下和多动的儿童(边缘儿童)和71例在校正常儿童进行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检测. 结果:3个研究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相比,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和边缘儿童与既往弓形虫感染有关.
作者:陈一心;林节;张菊芬;罗硕军;虞琳;陈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精神分裂症的异源性,使我们对其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初发年龄可能是了解它的一个重要线索,它预示着疾病一定的起因,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作者对广东、陕西、江西3所精神病院4年来的男女患者发病年龄进行研究.
作者:吴树跃;刘长琳;朱列和;蔡琳;王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68例各型急性躁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使用碳酸锂的基础上分别联合利培酮或氯氮平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 结果:利培酮组在治疗第2、4、8周周末显效率分别为18.8%、71.9%和87.5%,有效率为68.8%、87.5%、93.8%,与氯氮平组相似;但前者第1周周末有效率(28.1%)不及后者(55.6%). 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具有与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相似的总体疗效、更高的安全性,但起效稍迟,可作为急性躁狂治疗的一个选择.
作者:刘铁榜;高欢;沈其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海洛因依赖者可引起肾脏并发症,现对来我院戒断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尿液进行10项测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研究组选自1998年4月~2000年10月在我院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153例.入院时在作吗啡样物测定的同时进行尿10项测定.其中男120例,女33例;年龄18~44岁,平均(25.4±4.5)岁;78%吸食后转为静脉注射;大部分有复吸史;吸食量:0.4~4.5g/d;吗啡样物测定均阳性,均符合CCMD-2-R和ICD-9药物依赖诊断标准.对照组126人,选自未吸毒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83人,女43人;年龄18~31岁,平均(23.8±4.3)岁.
作者:余慧仙;何瑞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孤独症儿童的非语言智商低于正常,但高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其社会适应商数不仅低于正常水平,而且明显低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1].孤独症患儿中33.3%有自伤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自己的头、抓脸、咬手臂、挖大腿、用头撞墙、撞家具、撞地、乱咬硬物、拍打腹部、用开水烫自己等,因此难以管理及训练[2].应用系统持续的教育训练,配合药物治疗,部分患儿可以改善症状[3].
作者:韩玉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特点. 方法:对前5年389例与后5年294例住院患者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后5年组精神疾病住院人数减少,精神分裂症仍居首位.中青年和维吾尔族患者减少. 结论:近年来社会变革对少数民族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作者:秦红;农卫霞;田建华;倪红;侯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末次持续住院时间长短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1 对象和方法患者组为我院男性住院病人,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共96例.对照组为从未使用过精神药物,无精神症状的正常人,共20名.两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作者:曹延筠;孙洪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女性精神分裂症性欲极度亢进,临床上颇为少见,我们收治1例,单纯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合用黄体酮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患者女,36岁,离异,在职干部,1989年6月~2000年5月先后4次住我院治疗,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多次病情反复期间,出现性欲亢进,突出表现为爱纠缠男性.
作者:侯爱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18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副反应. 结果:治疗结束后PANSS总分减分率为51.2%,显效率为83.3%.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奥氮平是一种疗效好,起效快,副反应少,服用方便、安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作者:戴福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嘉峪关市自杀率、自杀方式、自杀原因等. 方法:对嘉峪关市1975~1998年间城乡中所有自杀死亡者资料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以CCMD-2-R标准确定诊断. 结果:共调查348例,自杀率为15.59/10万人口,年龄以20~29岁为多,自杀方式以服毒为常见,其次为自缢.自杀原因以婚恋及人际关系为主,其次为精神疾病. 结论:该市自杀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何源;李文;何明玉;周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研究对照观察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自1997年5月~2000年8月住院患者,符合CCMD-2-R强迫症诊断标准;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18分;病程≥5年;无脑器质性及严重躯体疾病.共60例,随机平分为氟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各30例.氟西汀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8±13.2)岁;病程5~11年,平均(7.1±4.5)年.氯米帕明组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41.0±14.0)岁;病程5~12年,平均(7.3±4.3)年.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作者:谷瑞连;高贵林;刘绍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