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丽
目的 比较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主视眼是否为弱视眼分为观察组(主视眼组)与对照组(非主视眼组),各4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同量治疗(目力训练、视觉刺激、戴镜等),对比两组治疗1、3、5、7个月后治愈情况以及视力矫正进步行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7个月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2.49±1.12)行,多于对照组的(1.82±0.71)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3.08±1.42)行,5个月后为(3.23±1.47)行,7个月后为(3.41±1.45)行,与对照组的(2.98±1.37)、(3.21±1.46)、(3.39±1.39)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量治疗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短期内对主视眼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视力进步行数显著增多.
作者:张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延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测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SBP、DBP水平较护理前明显下降,研究组SBP、DB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预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申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商丘市睢阳区疾病预防疾控中心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5d.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与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口腔炎愈合、疱疹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确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诊的7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乳术+SLNB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出血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下组织坏死、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联合SLNB治疗老年乳腺癌,可缩短手术时长,优化手术过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松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与舒适护理干预联合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降阶梯思维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警、确诊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35/37),对照组为72.97%(27/3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降阶梯思维联合舒适护理干预,能缩短预警、确诊及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艳玲;赵丹丹;和丽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嗜酸性膀胱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通过膀胱病理活检诊断为嗜酸性膀胱炎,其中经膀胱镜活检诊断5例,经超声/CT引导下膀胱全层活检诊断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保守治疗,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明显减轻,其中1例患儿院外出现激素相关副作用,停用泼尼松片改单用抗组胺药,副作用逐渐消失,未见复发;随访1个月~5 a,3例复发(均有明确过敏原),复发率为27.3%,再次药物治疗及脱离过敏原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膀胱全层活检可作为膀胱镜活检的重要补充/替代;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嗜酸性膀胱炎易复发,尤其是有明确过敏原的患儿,该病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随访和预防十分必要.
作者:苏萌;王磊;崔西春;张大;杨合英;王家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8、IL-10、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达拉奉与rt-PA静脉溶栓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及恢复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可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宇;张德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声频共振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纯音听阈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46%(64/65)]高于对照组[80.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纯音听阈值[(73.15±3.72)dB]与对照组[(73.49±4.32)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值为[(41.39±8.35)dB和(52.69±10.13)dB],两组纯音听阈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频共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纯音听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金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房颤患者PCI术后双抗联合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低分子肝素连续抗凝治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心室率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加用华法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达比加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71%(2/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86%(1/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86%(1/3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患者PCI术后使用双抗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效果更佳,可降低术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甘亚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2017年5—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PAC-1、CD62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C-1、CD62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可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降低血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AC-1、CD62p水平.
作者:姚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稳心定悸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定悸膏方,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HR)、心率变异性指标(PR间期、SDNN及SDANN)、心肌功能(cTnI、NF-κB、Cys 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比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R间期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TnI、NF-κB、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定悸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侯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78例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并发偏头痛症状(A组),78例为单纯性癫痫患者(B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B组,病程长于B组,发作次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及全面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女性患者高于单纯性癫痫患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作频率高,病情复杂.
作者:梁丙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种均进行抗炎、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予以对照组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8+、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1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行3.0 T HR-MRI扫描,观察斑块位置,测定斑块厚度,计算斑块面积比(斑块面积/斑块所在官腔的截面积)、血管重构率(斑块所在官腔的截面积/近远端正常血管面积平均值)及残腔率(剩余官腔面积/近远端正常血管面积平均值),并分析斑块面积比、血管重构率与残腔率的相关性.结果 81例患者中共检测出大脑中动脉斑块99个,其中环形斑块29个(29.29%),前下壁斑块23个(23.23%),前壁斑块14个(14.14%),前上壁斑块10个(10.10%),下壁斑块9个(9.09%),后壁斑块5个(5.05%),上壁斑块5个(5.05%),下后壁斑块3个(3.03%),后上壁斑块1个(1.01%).99处斑块厚度为0.3~3.5 mm,平均(1.37±0.49)mm.斑块厚度<0.5 mm者13处(13.13%),斑块厚度≥0.5 mm且≤1.5 mm者72处(72.73%),斑块厚度≥1.5 mm且≤3.5 mm者14处(14.14%).残腔率与斑块面积比呈负相关(r=-0.938,P=0.001),与血管重构率无关(r=-0.129,P=0.348>0.05).结论 3.0T HR-MRI可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布、血管重构模式,结合3.0T HR-MRI可提高对缺血性卒中的预估,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电力医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44/54);研究组显效4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53/5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SBP、SD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可降低血压,安全性高.
作者:云嶷;彭新;原芳;方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提高对抗Jo-1抗体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抗Jo-1抗体综合征的13例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胸部高分辨断层扫描(HRCT)、肺功能、血清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男3例(23%),女10例(77%),发病年龄为23~69岁,出现间质性肺疾病(ILD)1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4例、关节炎5例,雷诺现象2例、技工手1例,其中同时呈现该病典型临床三联征(ILD、PM/DM、关节炎)2例.胸部HRCT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11例、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1例、淋巴细胞型间质性肺炎(LIP)1例.5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均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合并弥散功能障碍.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抗SSA抗体7例、抗SSA/Ro52抗体2例、抗SSA及/RF-IgM抗体1例、抗SSA/Ro52/RF-IgM抗体2例、抗SSA/CCP/AKA抗体1例.1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治疗后,10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抗Jo-1抗体综合征与间质性肺病关系密切,而肌炎少见,发作时很少观察到疾病的临床三联征,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邱凌霄;苏彦萍;王真真;张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和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转归.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ALT、AST、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1例散在皮疹,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改善肝功能及降低炎症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霞;张曼;储卫红;彭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收治的12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其中放疗组45例,对照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分期、手术方式、肿瘤部位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随访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情况.应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术式、肿瘤部位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术中出血量(180 ml)大于对照组(12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3患者中,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4患者中,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放疗会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但对术前分期为T4的患者可能有益.
作者:李全伟;姬社青;陈小兵;张斌;马飞;马奇;花亚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予以观察组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俊旭;彭晓旭;刘素娜;代根奇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