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的确切疗效.方法对158例脑梗死病人用中西医结合及自血光量子疗法;采用德国EME公司TCD 2020型经颅多普勒仪监测两组颅内大脑前动脉(ACA),并观察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两组经Prllicino计算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后采取综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吴建文;卢映;陈国华;李国丽;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对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肾性高血压病人40例,首先静脉推注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利喜定)12.5 mg,继以0.1 mg/min~0.4 mg/min的滴速持续静脉输注,动态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乌拉地尔对于肾性高血压病人能快速控制血压,并且不增加心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乌拉地尔对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贾明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按自愿参加的原则,随机将110例高血压病病人分为健康教育组(56例)与对照组(54例),同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病人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的病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MRI表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病眩晕20例,呕吐13例,意识障碍17例,肢体活动障碍9例,瞳孔改变10例,眼球运动障碍14例.磁共振成像(MRI)均发现后循环区多灶性脑梗死.结论基底动脉尖及其分支供血区域大,其梗死后表现为多病灶症状,MRI是明确诊断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赵常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发高血压的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围术期风险.方法选择并发高血压的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病人554例,监测围术期血压和心率,并追踪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围术期血压有明显波动,插管后及术毕拔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探查时舒张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有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96例及术后74例使用降压药物处理,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7.6%.结论采取相应的处理可以使围术期风险减少,但并发症及潜在隐患依然存在,提供有效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时金华;贾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HRV)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Century 3000型闪光卡型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对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观察组)及60名正常妊娠(对照组)HRV 频域及时域进行分析,同时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减低(P<0.05),而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水平升高(P<0.01);HRV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水平降低P<0.05),而LF/HF升高(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存在继发性甲状腺代谢紊乱,低T3及高rT3水平可作为评价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詹伦娟;刘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DM下肢血管病变病人176例,分为络泰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足部病变改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89.6%(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病人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络泰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DM下肢血管病变的药物.
作者:陈晓云;杨庚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发展,脑梗死发病逐步年轻化,大面积梗死是脑梗死中危重的一种,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增高,也有年轻化趋势,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主干动脉,如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该病起病急,在临床上与脑出血很难鉴别,发病早期CT检查常不能发现病灶,容易发生误诊.现对1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继发肺栓塞(PE)是一种危急事件,能否及时诊断及处理,直接影响病人预后,现将临床遇到的3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安;范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羚羊钩藤汤加味,疗程4周,对照组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治愈显效率72.7%,病死率4.5%,血肿完全吸收率为36.3%,大部分吸收率为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9%,治愈显效率57.9%,病死率15.8%,血肿完全肿吸收率为21.1%和大部分吸收率为42.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能够促进血肿吸收和改善因出血造成的某些病理状态.
作者:张玲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72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两次以上头颅CT检查结果,对V2-V1≥12.5 mL或V2/V1≥1.4的病人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继续出血的发生,主要在发病后24 h之内;继续出血的部位主要在丘脑,其次为壳核.长期大量饮酒、收缩压升高、血肿形状不规则、脑卒中病史及肝病史、发病早期病人烦躁不安等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继续出血是临床症状恶化、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作者:葛建新;王建华;王旭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涤痰通腑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脑卒中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为脑出血见阳明腑实证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涤痰通腑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单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30 d后采用脑卒中疗效评定标准和Glasgow意识障碍判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达88%,对照组为74%(P<0.05);两组意识障碍改善率分别为90%与76%(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分别为(4.95±5.03)分与(8.87±6.5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通腑颗粒能提高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
作者:牟方波;卢正海;李桂芳;周晓娟;王玉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恒奥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将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试验在此基础上加用恒奥注射液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为7 d.结果共有68例完成了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与用药前相比,试验组的症状和体征积分、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血气分析和细菌清除率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恒奥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宪俊;陈弼沧;柯明远;吴秋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2],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临床上出现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3,4],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对64例EH伴LVH者给予口服替米沙坦片每日40 mg~80 mg,每日1次,疗程20周,每周测血压1次,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LVH和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比较,64例EH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作者:高镇南;牛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血中乙醇的直接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快速诊断酒精中毒.方法血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内标溶液1∶4或1∶9稀释,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检测,校正曲线法计算乙醇含量,根据乙醇含量诊断酒精中毒及程度.结果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43±0.01) min(n=3)、(4.63±0.01) min(n=3)、(5.83±0.01) min(n=3)和(6.80±0.01) min(n=9),血中浓度检测的校正曲线为Y=-0.32+6.45X,线性范围为5 mg/100 mL~200 mg/100 mL,相关系数为0.99,低检出浓度为1 mg/100 mL,69例可疑乙醇中毒或饮酒过量者中55例检出乙醇,平均血浓度为159.6 mg/100 mL.377例交通肇事司机199例血中检出乙醇,平均血浓度为130.0 mg/100 mL.结论直接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中乙醇含量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特点,可应用于酒精中毒诊断和酒后肇事的判定.
作者:克明;韩燕;王玉瑾;尉志文;邢建刚;高鹏翔;王龙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中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屏障、感受、分泌、损伤修复以及肿瘤性增殖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中药对VEC的作用,揭示中医药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的机制.
作者:李从阳;单红梅;苗维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84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稳心颗粒组各42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12导联心电图QTd,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稳心颗粒组加用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前QTd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d均明显缩短(P<0.05),稳心颗粒组QTd缩短幅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缩短ACS病人QTd.
作者:潘杰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芎冰喷雾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即时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芎冰喷雾剂和安慰剂喷鼻,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5 min、30 min、60 min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其脑血管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变化,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给药15 min后,治疗组眩晕分值、症状总分自身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与给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血流量增加,高于对照组,基底动脉给药30 min后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在给药后15 min、30 min、60 min时Vs、Vd、Vm、PI值与给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芎冰喷雾剂治疗VBI具有疗效迅速、确切的特点,经鼻腔给药的治疗途径可取.
作者:徐慧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日渐引起重视,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但治疗与否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为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病人治疗与否与预后的关系,对76例无症状脑梗死病人进行随诊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艳;庄建光;王以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