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张言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应用, 心力衰竭, 降压药物, 赖诺普利, 卡托普利, 贝那普利, 洛丁新, 开搏通, 第二代, 治疗, 控制
摘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一种新型降压药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随着对ACEI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ACEI制剂的广泛应用,其优越性也日益显现,临床以第一代卡托普利(开搏通)和第二代贝那普利(洛丁新)应用较为普遍,第三代的赖诺普利等则较少.近来临床研究表明,ACEI除降压外,还可有效地控制心力衰竭,而且已成为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现将我院应用ACEI的现状分析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海产冬虫夏草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肥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重160 g~180 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血压纽及治疗组.于术后第10天,大鼠灌胃冬虫夏草煎剂2 mL,每天2次连续20 d,观察冬虫夏草对大鼠血压、心肌肥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改善高血压大鼠的心肌肥大及血管重构.结论冬虫夏草对肾性高血压有治疗作用.

    作者:吴秀香;王国秋;马克玲;安鼎伟;李淑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致低血糖症治疗分析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也是重要的并发症.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过低(静脉血浆葡萄糖低于2.8mmol/L而引致一系列的症状时称为低血糖症.因此反复发作低血糖或低血糖持续时间较久均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低血糖反应轻者感头晕,出汗,心跳加速,心慌,面色苍白,虚弱,手足震颤,饥饿感.重者说话含糊,语无伦次,昏昏欲睡,行为怪异,精神失常.严重者全身抽搐状似癫痫发作,终致昏迷死亡.老年人低血糖时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而低血糖症必须紧急处理.

    作者:张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62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病人血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含量、脑血流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改善脑动脉狭窄与供血不足及降糖调脂作用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改善、降低ET、升高NO与CGRP、纠正ET/CGRP的失衡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可调节ET与NO、CGRP水平,改善脑血管功能状态,这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汪艳娟;朱文锋;陈梅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cTnT的影响

    目的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分别测定照射后第3天、第7天、第1 4天、第2 1天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从第3天开始增高,以第7天增高明显,第14天渐降,第21天降至正常.CK-MB在第3天、第7天增高,第14天、第2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3天增高;CK-MB第3天、第7天增高,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第3天已明显降低,第7天、第1 4天显著降低,第21天无差别.CK-MB第3天无差别、第7天明显降低.结论cTnT较CK-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小平;郑新萍;薛伟珍;冯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广州地区脑血管病病人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耐药性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脑血管病病人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情况及对18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广州12家医院分离的3 499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包括分离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病人389株,检测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以K-B法检测所有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广州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总体检出率38.4%(819/2134);神经科脑血管病病人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5 5.5%(121/218);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是53.1%、57.5%.结论广州地区脑血管病病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与总体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所有产酶株与非产酶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魏衍超;肖柯玲;钟南山;王敏玲;吴晓蔓;周珍文;苏丹红;肖庆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胸段脊髓空洞症致截瘫3例报道

    脊髓空洞症多位于颈及上胸段,表现为相应节段的下运动神经元、长传导束功能障碍及营养障碍.我们收治到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3例胸段脊髓空洞症病人,将其发病原因、机制、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边红霞;李柱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延髓出血致Wallenberg's综合征1例报道

    1资料[病例]女,62岁,主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及饮水返呛3 d急诊入院,病人入院前3 d在做饭过程中突然出现眩晕,呈持续性,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及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行走不稳,但四肢活动尚好,自认为劳累过度,未引起注意,即卧床休息,未进食,次日起床后症状不缓解,并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困难,吞咽不能,随后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为170/80mmHg(1 mmHg=0.133 kPa),当时考虑为脑供血不足,给予改善循环及降压等处理2 d,症状未能缓解,即来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侯玉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ERαKO小鼠缺血模型中雌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对ER-α受体缺乏小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的研究,进一步了解雌激素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生理盐水、25 μg/mL及50μg/mL β-雌二醇分别处理雄性野生型小鼠(WT)和α基因敲除型小鼠(ERαKO),制成MCAO模型后进行行为学评分,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取脑测定梗死面积.结果WT中雌激素处理后的小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ERαKO小鼠中雌激素同样有效(P<0.05).结论雌激素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去除雌激素α受体后并不影响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云;徐运;徐宏华;朱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白花丹参叶制剂对局灶性脑梗死HSP70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神经细胞凋亡在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不同时程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白花丹参叶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HSP7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TdT-介导duTP-生物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白花丹参叶制剂预处理组与单纯局灶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相比阳性反应均有明显的增多(P<0.05).TUNEL结果显示,白花丹参叶制剂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花丹参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贤军;夏青;蔡洪信;杨琳;夏作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

    近年来对糖尿病的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日益增多,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研究为糖尿病辨证提供客观依据.然而笔者在导师杨叔禹教授的指导下,对近10年来有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的定性分析,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理论进行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试述如下.

    作者:陈弼沧;吴秋英;张竞之;杨叔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经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服用步长稳心颗粒4周,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服药4周后,62例病人临床总有效率达70.96%.房性、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对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改善不明显.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对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

    作者:谢富兰;严晓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软脉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软脉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与软脉降脂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软脉降脂胶囊组灌服其生药,高脂血症组、正常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4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测血脂;取主动脉做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软脉降脂胶囊组明显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图像分析测量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AS病变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斑块总面积明显增加(P<0.01);软脉降脂胶囊组AS病变较高脂血症纽明显减轻,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软脉降脂胶囊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作者:马慧萍;郑广娟;张静;赵洪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8例疗效观察

    目前低血压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多以改善症状为主,我们对68例门诊诊断为原发性低血压病人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芪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

    作者:王滨;姜博仁;周苏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其黏附分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岳增辉;严洁;常小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血栓形成时间、血浆GMP-140、TXB2/6-Keto-PGF1α及t-PA/PAI的影响.方法在喂饲高脂饲料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基础上,电刺激颈总动脉诱导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GMP-140、TXB2、6-Keto-PGF1α、t-PA/PAI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t-PA/PAI水平,观察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血栓模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结果蒺藜总皂苷大剂量(60 mg/kg)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浆GM-PL-140含量、TXB2及PAI含量下降;6-Keto-PGF1α、t-PA/PAI含量增高.结论蒺藜总皂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殷惠军;周大勇;蒋跃绒;罗兰;史大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肿消方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水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脑肿消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系数、脑含水量、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结果脑肿消方大、小剂量组及维脑路通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脑系数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以脑肿消方大剂量组作用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消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白钰;王光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管损害与认知障碍

    脑血管损害可以引起认知缺陷,从轻度语言受损到完全性痴呆,阐述了有关血管性痴呆的一些新的临床方面研究和中风后认知损害的胆碱能机制.

    作者:郭咏梅;李光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非洛地平合用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到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迄今为止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减少靶器官损害及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临床对高血压病病人使用非洛地平(商品名:波依定)合用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加大剂量单用非洛地平治疗作对比,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国;王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型行为与冠心病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发病机制及A型行为的矫正方法、疗效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作者:杨树英;王芸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