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PCT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能有效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炎症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脑梗死(IS)是由于血栓梗阻脑部血流所导致的一类疾病.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当前发现的IL-1家族中的新成员,被认为是变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多种炎症疾病中的细胞调控因子,它表达于多种组织及细胞,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当前认为IL-33引起炎症调控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与ST2受体以及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相结合,增强了Th2细胞的免疫应答作用,改变了Th1/Th2的免疫平衡作用,其中涉及的相关人类疾病包括哮喘、变应性鼻炎、炎性肠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脑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目前,多项研究不仅证实了IL-33影响IS的发病及预后,确定了IL-33对IS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有了新的意义.同时也有更多研究聚焦到了IL-33/ST2信号传导通路单基因多态性与IS相关性.本文对IL-33、IL-33/ST2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I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元哲;许予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浴足配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浴足配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药浴足配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疗效优于常规治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浴足配合前列地尔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孟津县公疗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96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丙戊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hs-CRP、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70.83%(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及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hs-CRP、Hcy水平.
作者:牛新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商城县医院诊治的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3)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n=43)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成功止血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4%,成功止血时间为(37.3±2.6)min;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成功止血时间为(55.9±3.6)min.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加强患者子宫收缩,快速成功止血.
作者:梁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体位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分娩的初产妇50例,均为初产单胎妇女.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25例.对照组在产妇围产期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体位干预.将两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研究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围产期进行早期体位干预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程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18例骨折患者,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8)与研究组(n=310),另负责每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各19名.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在传统护理模式中加入风险管理理念,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一般认识、风险管理认识、对风险管理态度以及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骨折护理管理当中,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从而降低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故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作者:梁瑞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唬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炎琥宁,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中耳炎患儿,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治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听阈水平、TNF-α及IL-1β水平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中耳炎患儿糖皮质激素进行临床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阈水平,还能明显促进其耳积液炎性介质水平的好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洪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计军涛;王静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通窍醒脑法治疗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淇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通窍醒脑法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中医通窍醒脑法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封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声带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纤维喉镜YAG激光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嗓音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门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值高于对照组,而振幅微扰(Shimmer)值、基频微扰(Jitte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能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嗓音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润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92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及润肺膏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润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的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双倍剂量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双倍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为84.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为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湘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中应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吊组和提肌组,各43例.悬吊组行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正治疗,提肌组实施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比较两组矫正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悬吊组矫正满意率高于提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提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能够显著改善矫正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杜素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丙泊酚泵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68例小儿患者实施麻醉,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丙泊酚泵注麻醉,观察组34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镇静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在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气管切开术中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应用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T1、T2、T3、T4、T5、T6的HR、MAP、SE、RE,并观察患者的呛咳反应与镇静深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MAP和HR T4~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高(P<0.05);研究组MAP和HR T3的数值明显比基础值低(P<0.05);研究组MAP和HR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RE和SE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行气管切开术前注射瑞芬太尼,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状态,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广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栾川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经6 min步行试验两组心率、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莺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LA)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含水量以及脊髓IL-1β、IL-10、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功能.方法 2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SCI组,SCI+生理盐水组(saline组)、SCI+LA组(LA组)和SCI+甲强龙组(MP组),每组60只.每组含有时间点为1、3、6、12、24 h.LA组术后腹腔注射LA,4 mg/kg;saline组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 mg/kg;MP组术后立即按首次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1 h后按5.4 mg/(kg·h)给药,计23 h总量,分4次腹腔注射完毕.在各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脊髓含水量测定和脊髓IL-1β、IL-10、TNF-α水平检测.结果 SCI发生后各组各时间点的脊髓含水量明显增加,其中在术后24 h,LA组及MP组脊髓含水量与S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CI后各组各时间点的脊髓IL-1β、IL-10、TNF-α水平明显增加;在术后3、6、12、24 h,MP组及LA组的脊髓TNF-α水平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12、24 h,MP组及LA组脊髓IL-10水平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LA组的脊髓IL-1β水平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12、24 h,MP组脊髓IL-1β水平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及MP可减轻SCI大鼠的脊髓水肿程度,降低脊髓IL-1β、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对SCI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黄维艳;侯明勇;欧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机体呼吸力学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胆囊、胃、结直肠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七氟醚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气腹后5 min、术中30 min的Paw、PETCO2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Cdyn、Compl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气腹后5 min和术中30 min,研究组Paw、Com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30 min、气腹停止后5 min、术后24 h IL-6、TNF-α及CRP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30 min、气腹停止后5 min、术后24 h IL-6、TNF-α及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维持是一种患者能接受的麻醉方法,相比于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复合肌松和镇痛时,患者围手术期机体炎症反应较低,且对患者围术期机体呼吸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药物.
作者:张震;邓巧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