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辛艳超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栾川县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外科术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24h的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24 h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爱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高龄CHF患者74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对照组(Ⅱ、Ⅲ级)与观察组(Ⅳ级),各37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19例),非事件组(55例).测定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浆NT-proBNP水平,并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BNP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T3、T3均较低,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FT3、T3均较低,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BNP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动态监测TH和NT-proBNP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陈改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其中A、B和C3个亚组患者中高回声型、不规则型及溃疡型斑块所占比率高,且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两项指标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韩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于许昌市建安医院就诊的72例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服药前、服药15、30、90、180 d后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均升高.治疗前,两组糖脂代谢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30、90、180 d后,奥氮平组胆固醇水平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阿立哌唑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180 d后,阿立哌唑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0 d后,奥氮平组血糖水平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老年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差别不大.阿立哌唑对患者的胆固醇、血糖、血脂水平影响较小,是较安全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
作者:孙秋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根据入院治疗后有无出现低钾血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低钾血症发生率.结果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3a、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患者更易出现低血钾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时,应充分考虑其年龄与身体情况,严格控制腹膜透析时间,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低钾血症发生率.
作者:金秀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低于对照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术式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海生;李伟;张学峰;宋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烧伤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检验患者PCT与CRP水平并行血培养,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0例、严重脓毒症组23例、脓毒性休克组25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者26例和血培养阴性者42例.观察每组入院后第1、3、5、7天PCT与CRP水平.结果 第1、3、5、7天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PCT和CRP水平呈递增趋势,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5、7天血培养阳性者PCT与CRP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宏涛;田社民;魏莹;查新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于方城县中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和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高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许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指导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吸气时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PEF、FVC及FEV1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PEF、FVC及FEV1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太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碘胺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24h室性早搏总数(VPCS)、QT离散度(QTd)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碘胺酮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军;胡晓丽;郝东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形态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生化检查+形态学检查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误诊、漏诊10例,误诊、漏诊率50%;误诊为双性贫血20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冷凝集综合征,误诊漏诊12例,误诊漏诊率60%;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7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漏诊6例,误诊、漏诊率35.3%;误诊为急性白血病13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漏诊5例,误诊、漏诊率38.5%.结论 血液细胞形态学中的误诊及漏诊现象在各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主要与检验科室人员的素质、管理制度缺失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要以此为基础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血液形态学检验的精准度.
作者:王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灵宝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2.50%)轻微胃部不适,改为餐后用药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常超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郸城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68例ICP孕妇,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TBIL水平.统计对比68例ICP孕妇血清ALT、TBIL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68例ICP孕妇中,16例孕妇血清水平:ALT <40 U/L,TBIL<6 μnol/L;40例孕妇血清水平:ALT为41~100 U/L,TBIL为17.1 ~23 μmol/L;12例孕妇血清水平:ALT> 100 U/L,TBIL>23 μnol/L.根据血清ALT、TBIL水平分组,依次为ICP轻度组、ICP中度组、ICP重度组.ICP轻度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低于ICP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中度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低于ICP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可有效预示ICP孕妇妊娠结局.
作者:闫春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直公务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评估该群体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VCD)发病危险度.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211名35~ 59岁河南省直在职公务员体检报告,进行补充调查;对抽取人员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分析,并使用“国人IVC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简易模型进行危险度评估.结果 在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压、糖尿病、吸烟5个危险因素方面,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健康状况差于女性;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两性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绝对危险度<10%的占94.1%,≥10%的占5.9%;女性绝对危险度<10%的占96.8%,≥10%的占3.2%;危险度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VD各主要危险因素在绝对危险度≥10%和<10%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直公务员ICVD发病危险度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ICVD评估方法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但在指标得分的权重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权衡和完善.
作者:滕军燕;魏艳萍;苏丰鸣;郭智萍;陈利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子宫颈糜烂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亢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3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休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休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6% (2/47)低于对照组23.91% (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卧床休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广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耐量异常孕妇血糖水平与甲状腺抗体关系.方法 选取孕妇258例,按照诊断学标准分为妊娠正常组、妊娠糖耐量异常组及妊娠糖尿病组,检测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T4)、游离三碘原氨酸(T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 h PG).结果 3组年龄、孕周及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FBG、2 hPG、HbA1c、TPOAb阳性值及TgAb阳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POAb和Tg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和TgAb抗体值分别与PBG呈正相关性(P<0.05),与2hPG及HbA1c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抗体阳性率增高,且其抗体水平与PBG相关.
作者:张少迪;王姣;王守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洛芬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自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孕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根据不同心功能状态分组,A组为Ⅰ~Ⅱ级,包括3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B组为Ⅲ~Ⅳ级,包括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统计对比两组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妊娠结局(孕产妇分娩结果、围产儿预后).结果 A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B组,且新生儿体质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率、终止妊娠率、产妇心衰发生率均低于B组,且阴道分娩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与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且心功能状态越差,妊娠结局越差.
作者:郭初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