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

姚爱红

关键词:高危妊娠, 孕妇, 产前护理,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对照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野县中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脂代谢水平、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注意力、延迟记忆、认知能力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症状消失.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可有效控制机体脂代谢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

    作者:修成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其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统计对比麻醉前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心率(HR)]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止痛时间及疼痛(VAS)评分.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DBP、SBP及HR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拔管、止痛时间均较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LC术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降低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并能缩短患者苏醒、拔管及疼痛时间.

    作者:李瑞芳;赵瑞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市级公立性医院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的市级公立性医院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并对该评价体系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分区域、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指标初选、关键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评分与评分标准制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在郑州市部分市级公立性医院初步探讨该体系应用效果.结果 本研究建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覆盖全院岗位,包括医院、科室、岗位3级考核体系,服务总量、服务质量、客户评价、管理效率和技术资源5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在郑州市部分市级公立性医院进行了应用,得出了每家医院的绩效评价总体得分,并对各家医院按照得分情况进行排序,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比较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各家医院绩效的全貌.结论 构建了综合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动态的市级公立性医院运营管理评价体系,使得医院之间有了衡量和考核依据,有助于医院资源的有效应用;同时,该体系符合市级公立性医院的评价要求,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其客观水平,有利于合理引导医院回归公益性.

    作者:白玉;张文艳;聂伟;梁轶坤;谭毅;王爱国;黄梅;樊鑫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鞍结节脑膜瘤实施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4例,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A组从额下入路,B组从翼点入路,比较两组术中肿瘤切除等级、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肿瘤全切除率为83.3%,高于B组的61.9% (P <0.05).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野更优,可保障全切,不影响术后视力提升、不增加并发症.

    作者: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辛艳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于方城县中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和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高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许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符合引产指征,无用药禁忌的2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有效性.结果 放药后24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药前提高,观察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放药后72 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为87.7% (114/130),对照组为86.2% (112/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6%(24/130),对照组为21.54%(28/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促宫颈成熟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经济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宁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手术室2015年10-12月参与手术的护士856人次为品管圈前组(A组).2016年3-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参与手术的护士923人次为品管圈改进组(B组).比较两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B组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作者:李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常规方法留取患者痰液标本,观察组予以无创通气+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留取痰液标本.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痰液标本合格及阳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标本合格率95.35%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标本阳性检出率90.70%高于对照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提高痰液标本合格率及阳性检出率,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SCT联合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比较MSCT、MRI单独与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及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MSCT联合MRI诊断宫颈癌符合率96.55% (84/87)高于MSCT 71.26% (62/87)、MRI 87.36%(76/87)单独诊断,对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91.95% (80/87)高于MSCT的65.52%(57/87)和MRI的80.46%(70/87)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MSCT联合MRI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71例小儿麻疹的口腔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71例小儿麻疹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麻疹患儿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口腔黏膜斑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麻疹患儿口腔护理,能够明显缩短口腔黏膜斑消退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谷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每2周随访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接种疫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蔺江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沈丘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艳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孕早期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糖尿病(G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孕早期GDM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HbA1c、FBG、2h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各指标对GDM诊断价值由高到低分别为HbA1c、FBG、2hPG.结论 孕早期HbA1c检测在GDM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筛查与诊治提供确切有效的参考.

    作者:张会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指导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奇;楚中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PCOS不孕不育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比77.55%),治疗后妊娠率65.31% (32/49)高于对照组的42.86% (2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痰活血法用于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后妊娠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井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禹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00 μg,1次/d(急性发作:吸入200 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片:6岁以下4 mg/d,6~12岁5 mg/d,每晚顿服.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若有哮喘急性发作均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缓解症状治疗:20kg及以下儿童每次2.5 mg,3次/d;20 kg以上儿童每次给予5 mg,3次/d,持续天数视症状缓解情况而定.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临床药师随访观察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5%,高于对照组的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T-lgE水平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人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可有效控制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T-lgE水平和哮喘急性发作率,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伟峰;赵春玲;田继红;魏晓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69.94 ±8.27)分高于对照组(60.08±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29,P=0.000).结论 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康复治疗脑瘫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郑市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接受康复治疗脑瘫患儿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康复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有效率高,且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了家属满意度,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智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守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腹腔镜术式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低于对照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术式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海生;李伟;张学峰;宋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