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不同标本类型病原检出率对比分析

姜蕾

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检出率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肛周拭子标本的病原检出率。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3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和肛周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 A 组16型(CoxA16)、肠道通用型病毒检测。结果310例患儿的咽拭子、肛周拭子标本中,肠道通用型病毒阳性率分别为73.87%、89.68%,EV71阳性率分别为14.52%、20.00%,CoxA16阳性率分别为6.45%、9.35%。两种类型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 EV71型、柯萨奇病毒 CoxA16型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肛周拭子病原标本检出率高,提倡及时优先采集肛周拭子标本。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骨末端游离缺失的应力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骨末端游离缺失的应力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8例下颌骨末端游离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法建立有关下颌骨末端游离缺失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精密附着体和 RPI 卡环为固定形式,并探讨其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精密附着体义齿在垂直和斜向载荷的作用下,基托下的组织和双基牙设计基牙的应力均小于单基牙设计;经斜向载荷作用后,RPI环组患者其基托下组织和基牙的应力均升高。结论在对附着体义齿修复时应依据下颌末端游离体缺损情况进行设计,并优先选取双基牙附着体进行修复。

    作者:郭培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增强CT诊断结肠肿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患者采用增强 CT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患者60例,经病理确诊结肠肿瘤73枚。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平扫和增强 CT 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增强 CT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 CT 平扫,增强 CT 诊断检出率以及对肿瘤形态、位置和生长方式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 CT 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肠肿瘤患者采用增强 CT 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方便。

    作者:杨振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嘉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出现4例并发症,包括肠瘘1例、肠脓肿1例,胆瘘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通过采取抗感染、止血、引流及营养支持疗法等措施后均治愈出院;另有1例因腹膜后静脉丛广泛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P <0.05)。结论通过应用 CT 检查、X 线、B 超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应根据病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要重视肠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保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15年2月4日,CA 期刊在线发布了《2012全球癌症统计》的全文。基于 GLOBOCAN 估计,2012年全球有1.41千万新发癌症病例,820万患者死于癌症。其中57%的癌症患者以及65%的癌症死亡患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根据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中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报发布我国当年新增癌症病例337.2万,癌症死亡病例221.3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个人罹患癌症。其中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率持续上升;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下降,但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肺癌发病率在我国男性患者中居第1位,在女性患者中居乳腺癌之后,死亡率均居第1位,5年生存率为16.1%,其中因远处转移而死亡的患者比例超过90%[1]。

    作者:张国瑞;张忠献;曹风雨;刘红;杨晓乐;张业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 Hp 感染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口服,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口服,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 清除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 Hp 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确切,且 Hp 根除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侯玉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年龄对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对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3年6月到2014年4月行胼胝体切开术治疗的5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未成年组(年龄<18岁,24例)和成年组(年龄≥18岁,28例),术后随访1 a,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未成年组总有效率为87.5%,成年组总有效率为71.4%。未成年组总有效率高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年龄对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有影响,早期手术治疗能达到更好的癫痫控制效果。

    作者:袁小威;王新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辅助化疗TAC方案治疗妊娠期乳腺癌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 TAC 方案治疗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34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均以 TAC 方案新辅助化疗3~4个疗程,对比化疗前后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变化情况。结果经 TAC 方案化疗新辅助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病理完全缓解者占15%,部分缓解者占79%,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47%的患者临床分期下降,其中新辅助化疗前分期为Ⅱ期者降至Ⅰ期9例,Ⅲ期者降至Ⅰ~Ⅱ期7例。结论妊娠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发病年龄较轻,TAC 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且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迪;高艳丽;李孟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钼靶摄影与3.0T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3.0 T 磁共振与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安阳肿瘤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对其分别进行 MRI 检查和乳腺钼靶摄影,并同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MRI 检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RI 检查在乳腺癌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无辐射,但对微小钙化病变诊断敏感性不高。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应合理结合 MRI 和乳腺钼靶摄影。

    作者:李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脾切断流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断流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的效果。方法对65例行脾切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的2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应用奥曲肽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腹腔引流液、尿量的变化,记录两组术后输血例数及输血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 Hb 水平明显升高,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尿量明显增多(P <0.05)。对照组术后有2例因 Hb 偏低给予输血,观察组均未输血。结论对于行脾切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可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创面渗血,降低术后输血率,减少腹腔积液的形成。

    作者:胡洪涛;唐哲;万仁瑞;任浩;李向阳;吴阳;赵永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神经炎患者中医证型及行为类型分析

    目的:分析视神经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行为类型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河南煤化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9例(152只患眼)视神经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再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评分表和 A 型行为问卷对两组人群中医证型和行为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中 A 型性格所占比例(71.91%)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血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患者症状得分均低于肝郁气滞型、肝经火盛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各中医证型行为类型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 <0.05)。结论视神经炎患者以 A 型性格居多,不同类型视神经炎患者症状得分存在差异。

    作者:段保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早期治疗活动性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早期治疗活动性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活动性出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量、血红蛋白水平、平均动脉压(MAP)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 TNF -α和 IL -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早期治疗活动性出血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重要器官血供,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跟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跟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80例(80足),对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质钢板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术中以 L 型大切口跟骨钢板固定治疗,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0例患者中优32例、良32例、差13例、失败3例,治疗优良率为80.0%。结论跟骨内骨折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再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血尿酸检测值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尿酸正常者为对照组,高尿酸血症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狭窄>20%发生率、血栓素B2、P -选择素、血小板膜蛋白-140等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及颈动脉狭窄>20%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栓素 B2、P -选择素、血小板膜蛋白-1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何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改善情况,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两组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郑辉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方案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方案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硫酸镁与葡萄糖溶液混合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同时服用硝苯地平与酚妥拉明。记录两组孕妇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妊娠情况、生产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的自然生产率和新生儿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使用硫酸镁、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HR、LVESD、LVEDD 数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 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瑞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联合用药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心通、尼麦角林、复方脑蛋白水解物三者联合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脑心通、尼麦角林、复方脑蛋白水解物三者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 MMSE、ADL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心通、尼麦角林、复方脑蛋白水解物三者联合治疗恢复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水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与氨氯地平效果相当,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时定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急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急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骨髓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感染率、急性症状消失率、切口愈合时间及血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 d 内急性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3、5周,观察组患者血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急性骨髓炎的效果确切,能够加速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罗换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级检验在血脂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血脂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采集的298例血脂生化标本,分别进行分级检验及传统拉网式检验,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 AI、载脂蛋白 B 等项目。结果两种检验方法检测 TC、TG、HDL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级检验检测 LDL、载脂蛋白 AI、载脂蛋白 B 阳性率高于拉网式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检验提高了血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了检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其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