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NC、ALC、LNR、AMC 及 LMR 对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探讨

苏畅;张明智;李兆明;李玲;付晓瑞;王新华;常宇;张旭东;周志远

关键词:NK/T 细胞淋巴瘤, ANC, ALC, LNR, AMC, LMR, 预后
摘要:目的:以血常规结果为基础,探寻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指标。方法搜集133例临床结外鼻型 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以 ROC 曲线作为分析方法,ANC≥2×109/L 组疗效较<2×109/L 组好,两组间 OS 及 PFS 有明显差异;LNR <0.453组较 LNR >0.453组疗效好,且两组间 OS 及 PFS 均有显著差异。结论ANC 与 LNR 对预测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疗效有一定实用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实施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1例)则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血脂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的12.2%(P <0.05)。观察组治疗后 TC、LDL -C、hs -CRP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进行妇产科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妇产科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输卵管总畅通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妇产科腹腔镜治疗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景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52例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全组52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多数为房扑、房颤)为多见。1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其余均治愈出院。术中探查良性肿瘤(黏液瘤)51例,其中生长在左心房49例,右心房1例,右心室1例;恶性(浸润性黏液癌)1例,生长在右心房。随访52例,1例黏液瘤患者于手术2 a 后复发,1例浸润性黏液癌患者于手术2 a 后死亡,其余50例心脏肿瘤患者完全康复。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是心脏肿瘤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曹劝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以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在龙塘镇中心卫生院分娩并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阴道分娩,观察组则为剖宫产分娩。对所有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常规评估,将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以及盆底功能综合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肌纤维受损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收缩失调、肛提肌损伤、阴道动态压力<80 cm H2 O以及疲劳度异常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对产妇的盆底功能影响较小,通过产后康复训练可促进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因此需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娩方式的选择。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2例并文献复习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rs,AT/R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恶性肿瘤,有别于神经外胚叶的、间质的和上皮的肿瘤,于2007年 WHO 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划分为胚胎性肿瘤,为Ⅳ级。因其在临床中少见,头部 MRI 及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对于该疾病的术前诊断、治疗仍具有挑战。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病理诊断较容易。目前,虽加强了多模式治疗方法,该病的预后仍较差。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2例该病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2例AT/RT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并分析总结国内外该类疾病的相关报道及研究,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诊治水平。

    作者:冯亚文;邱锴;张智峰;刘献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汝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各个测试点观察组血清 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LDL -C 达标率、TC 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血清 hsCRP 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阳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手术与综合疗法治疗脓肿型乳腺炎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和综合疗法治疗脓肿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脓肿型乳腺炎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疼痛评分、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哺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脓肿型乳腺炎采用微创手术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哺乳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宋贤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管理模式退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管理模式退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许昌东大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为社区组,另选取同期在许昌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体检并确诊为 T2DM的老干部患者250例为干部组,通过1 a 不同的医疗保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达标情况。结果干部组患者 FBG、HbA1c、收缩压、舒张压、TG、TC 均较社区组低,FBG、HbA1c、血压、TG、TC 达标率均较社区组高(P <0.001)。年龄≥8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 a、BMI≥24 kg/m2、FBG≥7.2 mmol/L、血压≥130/80 mm Hg、LDL -C≥2.6 mmol/L、TG≥1.7 mmol/L、TC≥4.5 mmol/L 的患者 HbA1c 达标率较高,性别、糖尿病病程、FBG、LDL -C、TG、TC,χ2趋势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医疗保健、性别、糖尿病病程、FBG、TC 是患者 HbA1c 达标的影响因素(P <0.05),不同医疗保健对 HbA1c 达标影响大(OR =8.542,95%CI =4.285~17.029)。结论社区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达标率均较干部组差。

    作者:赵艳丽;秦贵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入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结果研究组的 MPV、PLT、PC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LCR、PDW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近期检测血小板参数指标,可评估出血情况,间接反应血小板功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陈洁生;区映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CHF且接受 CRT 治疗的患者49例,根据术前 OGTT 分为非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32例(OGTT 2 h 血糖<7.7 mmol/L),糖尿病组17例(OGTT 2 h 血糖≥11.1 mmol/L)。比较两组 CHF 患者 CRT 植入前及植入后3、6、12个月NYHA 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RT 无应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术后心功能、6-MWT、LVEDD、LVEF 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非糖尿病组改善更显著(P <0.01)。糖尿病组总病死率及无应答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高(P <0.01)。结论慢性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经 CRT 治疗后能改善心脏功能,但比无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差。

    作者:陶俊中;陈魁;党瑜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行乳腺钼靶检查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分析乳腺癌钼靶的影像学特征。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51例表现为分叶状、毛刺状肿块;20例只表现出无定型钙化;6例局部结构发生扭曲;9例未见明显肿块而腺体密度局限性增加,其中5例出现结构扭曲,结合触诊而确诊,4例经细胞学检查确诊。单纯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诊断准确率为89.53%,结合临床触诊的诊断准确率为95.35%。结论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影像学特征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糖尿病重症乳酸酸中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汝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共48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乳酸(cLac)、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血 pH 值的变化情况并收集患者的死亡情况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 sCr、BUN、cLac 水平显著降低(P <0.05);pH 值和 CO2 CP 显著上升(P <0.05)。44例经抢救后酸中毒得到有效控制,4例治疗后仍处于休克状态,酸中毒未缓解,终发展为 MODS 而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1.7%。结论糖尿病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发病急,病情凶险,若不进行积极有效治疗患者极易死亡,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指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迎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冯金州;张照立;王富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枕骨枢椎临时固定寰枢融合治疗小儿创伤性寰枢不稳

    目的:探讨应用枕骨枢椎临时固定寰枢融合治疗小儿创伤性寰枢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二病区8例8岁以下小儿寰枢椎不稳的临床资料,其中全部患儿全麻下行枕骨枢椎临时固定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术后6个月行 CT 检查,观察寰枢椎骨性融合情况并拆除内固定物。根据 ASIA 脊髓功能分级评价术前与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情况,并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固定取出前后颈部屈伸运动范围变化。结果8例患儿手术均顺利,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影像学显示寰枢椎均获骨性融合,取出枕骨枢椎临时固定后患儿枕颈部活动度获得一定恢复。结论枕骨枢椎临时固定寰枢融合可纠小儿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获得满意的寰枢椎融合,能够较大程度保留患儿颈部活动度,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

    作者:朱海龙;王卫东;宋瑞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用公式 VEGF/(PAPP -A ×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 VEGF /(PAPP -A ×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9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根据随访确诊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75例)与正常宫内妊娠组(54例)。分别检测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蛋白 A (PAPP -A)及孕酮(P)水平,并分析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的可行性。结果异位妊娠组 VEGF水平及 VEGF /(PAPP -A ×P)值高于正常宫内妊娠组,PAPP -A、P 水平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02%、92.24%,均高于 VEGF、PAPP -A、P 单独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优于 VEGF、PAPP -A、P 单独测定,可提高早期可疑异位妊娠的确诊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作者:张金风;丁华;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1996年至2016年3月)、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Springer 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查找脊柱手术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文种限英文。检索词包括 spinal surgery、deep venous thrombosis、venous thromboembolism、risk factor。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 Stata 11.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7个研究,共859312例样本。终统计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0.464%;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est of WMD =0:Z =6.23, P =0.000)、性别(Test of OR =1:Z =3.08,P =0.002)、手术时间(Test of WMD =0:Z =3.26,P =0.001)为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与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有相关性,高龄、男性为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与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呈正相关。

    作者:赵亮;郑文迪;王玉强;朱忠培;王利民;霍守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两种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轻中度后凸畸形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双阶段椎间关节截骨(S -P 截骨)与后方楔形椎体截骨术(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轻中度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患者共3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施行“双阶段椎间关节截骨术”(A 组),即 S -P 截骨,12例施行“单椎体后方楔形截骨术”(B 组),即 PSO,手术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通过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身高、出血量、下颌眉弓角、截骨平面 Cobb 角对比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下颌眉弓角均获得显著改善,A 组与 B 组下颌眉弓角矫正及截骨 Cobb 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身高增加值、出血量上 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0.01)。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轻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双阶段 S -P 截骨及单阶段 PSO 截骨均可获得明显的矫正效果,双阶段 S -P 截骨固定阶段多、出血量少,PSO 截骨适应证广泛,固定阶段相对较少,但出血量多,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作者:郝志全;黄宗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照射抑制人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照射对人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为研发肺癌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 MTT 法检测二甲双胍联合照射对肺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划痕和侵袭实验观察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 检测其侵袭转移相关因子 MMP -2、MMP -9、VEGF 的表达情况。结果MTT 显示,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肺癌细胞 A549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二甲双胍组、照射组和联合处理组12 h 和24 h 的迁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联合处理组作用于 A549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也明显高于单用二甲双胍组和照射组。联合处理组可下调 MMP -2、MMP -9和 VEGF 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降低了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下调了 MMP -2、MMP -9、VEGF 的表达,并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提示二甲双胍在肺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肺癌的潜在治疗方案。

    作者:王雯臖;列璞怡;郭敏章;何建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