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效果观察

曹劝省

关键词:心脏肿瘤,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52例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全组52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多数为房扑、房颤)为多见。1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其余均治愈出院。术中探查良性肿瘤(黏液瘤)51例,其中生长在左心房49例,右心房1例,右心室1例;恶性(浸润性黏液癌)1例,生长在右心房。随访52例,1例黏液瘤患者于手术2 a 后复发,1例浸润性黏液癌患者于手术2 a 后死亡,其余50例心脏肿瘤患者完全康复。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是心脏肿瘤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法。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瓣膜外科手术(瓣膜置换和/或瓣膜成型)对合并有肺动脉高压的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6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等级、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前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术后的心功能明显改善(P <0.05);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中共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3%,共20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 CVP、MAP、CI、PVRI、PAP 和 LVEF 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瓣膜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瓣膜病患者,肺动脉压力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高(P <0.05),2例死亡患者均是重度肺高压。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肺动脉压力与手术并发症高度相关,术前肺动脉压力评估应作为手术适应证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冀华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的时间规律。方法收集80例上颌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的第2、3、4、6、8、12、16、24周采用 Lund -Kennedy 内镜评分方法对上颌窦黏膜形态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期真菌性上颌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形态的评分数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术后第4、8周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2.21±0.98)、(2.75±0.78)分,慢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63±0.97)、(2.06±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4,P =0.043<0.05;χ2=40.46,P =0.046<0.05);术后第3、4、24周上颌窦黏膜的转归过程呈明显分离趋势,完成上皮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153,P =0.002<0.05;Z =-2.132,P =0.033<0.05;Z =-3.922,P =0.000<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与慢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黏膜转归存在时间差异,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黏膜评分及上皮化比例高于慢性上颌窦炎,且上皮化时间较短。

    作者:王倩倩;赵玉林;冀少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颅内临近或累及功能区的胶质瘤常引起暂时性甚至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失[1-2],如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失语等。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大程度切除肿瘤[3-4],并减少术后产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无论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胶质瘤,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可带来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受益[5-6]。术中应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及病变压迫、浸润等引起脑功能区的移位和代偿,利用常规影像、固定的解剖标志及术者自身经验来定位和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已不适宜。

    作者:辛孟杰;魏新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文医学精神对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的作用

    医疗质量是现代医学十分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医院经营发展的工作重心,影响医疗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患者、医生和医院是至关重要的。医学从一开始就存在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格,在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了“求真”的技术理性,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不断鞭策着医生突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技术理性的限制,在医学之树上绽放人文精神之花,使医学真正成为人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实施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1例)则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血脂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的12.2%(P <0.05)。观察组治疗后 TC、LDL -C、hs -CRP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IPSS 评分、Qmax、QOL 评分和 RUN 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曦;周理林;龚国毅;曾少华;刘建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供肾移植在儿童和成人受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儿童供肾移植在儿童受者与成人受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5年35例儿童供体和63例受体的临床资料,将受体分为儿童受者组(<18岁)与成人受者组(≥18岁),比较两组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人/肾存活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儿童组和受者组的1 a 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2%/97.2%和1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儿童受者相比,成人受者接受儿童供肾同样是安全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孟宽;丰贵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郑州地区129例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郑州地区所有医疗机构反馈至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各类血液制品共计401201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共有129份,按血液袋数计算,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03%。其中,重组全血和全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0.32%和0.22%。129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例高,有83例,占64.34%,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有37例,占28.68%。结论对待输血要持谨慎态度,尽量输注成分血;血浆蛋白易产生过敏反应,不能常规用来补充白蛋白,提高免疫力;输注红细胞时,尽量使用去除大部分白细胞的滤白红细胞。

    作者:张丽;刘铮;张伯伟;刘玉振;康轶青;杨贺才;程四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兰考县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磷酸阿糖苷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面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肿瘤大长径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方法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临床信息库(1973-2015年),其中男性26225例,平均年龄(60±9)岁;女性14597例,平均年龄(60±9)岁。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 MTL 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来自术后医院病理结果报告,依 MTL 将患者分为5组(<2 cm,2~4 cm,4~6 cm,6~8 cm和≥8 cm)。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 MTL 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平均MTL 为(4.4±1.8)cm,中位数为4 cm(0.3~16.0 cm)。肿瘤长度依次从<2 cm 至≥8 cm 的5组患者比例分别为1489(3.6%)、13029(31.9%)、16924(41.5%)、7365(18.0%)及2015(4.9%)。Spearman 秩相关显示随 MTL 增长,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N1)明显升高(r =0.998,P =0.000)。调整因素后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MTL 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OR =1.329,95% CI =1.292~1.366,P =0.000),且随着 MTL 增长,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MTL =2~4 cm,OR =1.393,95% CI =1.177~1.649,P =0.000;MTL =4~6 cm,OR =1.944,95% CI =1.644~2.299,P =0.000;MTL =6~8 cm,OR =2.526,95% CI =2.215~3.003,P =0.000;MTL≥8 cm,OR =3.045,95% CI =2.507~3.699,P =0.000)。结论食管鳞癌 MTL 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 MTL 增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肿瘤长度可作为临床术前评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唐娟;李印;韩渭丽;王海玲;任景丽;鲁建亮;付文婷;王立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52例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全组52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多数为房扑、房颤)为多见。1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其余均治愈出院。术中探查良性肿瘤(黏液瘤)51例,其中生长在左心房49例,右心房1例,右心室1例;恶性(浸润性黏液癌)1例,生长在右心房。随访52例,1例黏液瘤患者于手术2 a 后复发,1例浸润性黏液癌患者于手术2 a 后死亡,其余50例心脏肿瘤患者完全康复。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是心脏肿瘤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曹劝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与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患者与非脑梗患者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病史,分为脑梗组(92例)和非脑梗组(25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双源 CT,并对冠脉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非钙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 LM、LAD、LCX、RCA 混合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总的混合斑块节段数和总的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结论与无脑梗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冠脉受累节段数可能更多。冠脉混合斑块是可能是脑梗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故建议有脑梗病史的患者进行冠脉血管的筛查。

    作者:平珍;高传玉;王宪沛;齐大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汝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各个测试点观察组血清 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LDL -C 达标率、TC 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血清 hsCRP 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阳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金嗓开音方治疗慢性喉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金嗓开音方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金嗓开音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金嗓开音方治疗慢性喉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喉部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尿常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常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尿常规检查,统计尿常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例经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中,尿常规诊断37例,诊断准确率为92.5%;漏诊0例,误诊3例,误诊率为7.5%。结论尿常规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操作简单且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景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CHF且接受 CRT 治疗的患者49例,根据术前 OGTT 分为非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32例(OGTT 2 h 血糖<7.7 mmol/L),糖尿病组17例(OGTT 2 h 血糖≥11.1 mmol/L)。比较两组 CHF 患者 CRT 植入前及植入后3、6、12个月NYHA 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RT 无应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术后心功能、6-MWT、LVEDD、LVEF 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非糖尿病组改善更显著(P <0.01)。糖尿病组总病死率及无应答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高(P <0.01)。结论慢性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经 CRT 治疗后能改善心脏功能,但比无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差。

    作者:陶俊中;陈魁;党瑜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 SDS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79例早期声门型喉癌(Tis、T1a、T1b )患者,其中41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离子组),38例行喉裂开术(喉裂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黏膜恢复情况、术后复发率和术后粘连率。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喉裂开组短(P <0.05),喉裂开组较等离子组术后黏膜恢复快(P <0.05)。两组局部复发率和累及前联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等离子组的术后粘连率低于喉裂开组(P <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早期声带癌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和复发率低优势。

    作者:申晓;娄卫华;王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沁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孕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孕激素水平、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效果显著,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聚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及防控措施

    目的:研究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病原菌,寻找防控措施。方法对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进行登记、汇总、分析和总结。结果22例多重耐药菌病例中肺部感染5例(23%),尿路感染13例(59%),压疮创面感染4例(18%)。多重耐药菌种:大肠埃希菌9例(43%),粪肠球菌4例(18%),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15%)。结论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尿路感染居多,肺部感染、压疮感染其次;多重耐药菌多为肠内细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居多。

    作者:王进菊;苏畅;马静;刘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