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地区129例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张丽;刘铮;张伯伟;刘玉振;康轶青;杨贺才;程四国

关键词:郑州地区, 输血,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郑州地区所有医疗机构反馈至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各类血液制品共计401201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共有129份,按血液袋数计算,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03%。其中,重组全血和全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0.32%和0.22%。129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例高,有83例,占64.34%,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有37例,占28.68%。结论对待输血要持谨慎态度,尽量输注成分血;血浆蛋白易产生过敏反应,不能常规用来补充白蛋白,提高免疫力;输注红细胞时,尽量使用去除大部分白细胞的滤白红细胞。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改良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带三角形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手术与经典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登封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98例(198只眼)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经典小梁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治愈率、视力变化、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治愈率为92.0%,常规组为89.8%,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术后视力和眼压均优于常规组(P <0.05);改良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5.0%,常规组为16.3%,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改良小梁切除术与经典小梁切除手术比较,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进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与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患者与非脑梗患者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病史,分为脑梗组(92例)和非脑梗组(25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双源 CT,并对冠脉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非钙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 LM、LAD、LCX、RCA 混合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总的混合斑块节段数和总的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结论与无脑梗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冠脉受累节段数可能更多。冠脉混合斑块是可能是脑梗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故建议有脑梗病史的患者进行冠脉血管的筛查。

    作者:平珍;高传玉;王宪沛;齐大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侯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冯金州;张照立;王富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IPSS 评分、Qmax、QOL 评分和 RUN 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曦;周理林;龚国毅;曾少华;刘建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交通性脑积水(CHP)的机制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 MRI 提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患者,及术前 MRI 提示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者效果好,且相对年轻、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轻患者术后得到满意效果。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式,机制可能是脑组织顺应性下降及脑室近端梗阻。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和病程短、年轻、症状轻是手术效果好的共同特点,可作为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部分手术指征。

    作者:陈功勋;闫东明;马斯奇;吴力新;朱旭强;谭兴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X 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分析 X 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接受 X 线检查的52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 X 线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2例患者中25例表现为良性骨肿瘤,占48.08%;27例表现为恶性骨肿瘤,占51.92%。X 线诊断准确率为88.46%(46/52)。结论X 线在骨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骨肿瘤的临床诊治提高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PSQI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2周 PSQI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 PSQI 评分明显高于治疗2个疗程后(P <0.05),观察组疗效更持久。治疗后,观察组 ADL 及 NIHSS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与右佐匹克隆相当,右佐匹克隆起效更快,但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更持久,且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显著。

    作者:华美香;陈伟星;陈尚茹;廖晃怡;陈春燕;赵聪;玲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总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需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谨慎操作。

    作者:胡俊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不完全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PPH 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不完全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不完全直肠脱垂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同时进行硬化剂直肠周围注射治疗,收集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病例在治疗结束5 d 后肛门形态良好,无1例再发直肠脱垂,肛门周围无水肿、无肛门狭窄,术后随访1 a 均无再发直肠脱垂。结论对于不完全直肠脱垂患者进行 PPH 联合硬化剂直肠周围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琚红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 CT 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 CT 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资料,总结该病的 CT 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9例患者年龄30~64岁,女13例,男6例。19例均为单发腹膜后肿块,11例边界不清,15例伴多发囊变坏死。瘤体较大,大径4.4~15.3 cm。8例侵犯临近大血管,其中7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侵犯左侧髂外静脉。3例发生肺、腹膜后及膈下多发浸润转移。CT 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1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9例静脉期均持续性轻度强化。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率高(16/16),结蛋白(Desmin)、角蛋白(CK)、钙结合蛋白(S -100)阳性表达结果分别为10/15、3/13、2/10。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以女性多见,瘤体较大且多伴局灶性囊变坏死,CT 增强扫描实质成分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有血管受侵倾向,免疫组化示 SMA 阳性率高,CT 表现及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

    作者:李蕊;高剑波;梁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及防控措施

    目的:研究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病原菌,寻找防控措施。方法对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进行登记、汇总、分析和总结。结果22例多重耐药菌病例中肺部感染5例(23%),尿路感染13例(59%),压疮创面感染4例(18%)。多重耐药菌种:大肠埃希菌9例(43%),粪肠球菌4例(18%),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15%)。结论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尿路感染居多,肺部感染、压疮感染其次;多重耐药菌多为肠内细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居多。

    作者:王进菊;苏畅;马静;刘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维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所有产妇产前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同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在肢体畸形的病变细节和病变部位检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如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的时间规律。方法收集80例上颌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的第2、3、4、6、8、12、16、24周采用 Lund -Kennedy 内镜评分方法对上颌窦黏膜形态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期真菌性上颌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形态的评分数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术后第4、8周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2.21±0.98)、(2.75±0.78)分,慢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63±0.97)、(2.06±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4,P =0.043<0.05;χ2=40.46,P =0.046<0.05);术后第3、4、24周上颌窦黏膜的转归过程呈明显分离趋势,完成上皮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153,P =0.002<0.05;Z =-2.132,P =0.033<0.05;Z =-3.922,P =0.000<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与慢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黏膜转归存在时间差异,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黏膜评分及上皮化比例高于慢性上颌窦炎,且上皮化时间较短。

    作者:王倩倩;赵玉林;冀少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方法对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观察组(n =40):阿奇霉素+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n =40):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LDH、CRP、CK -MB 及 CK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治疗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邹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搜集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评价并总结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手术要点。结果随访时间5~12个月。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7.2±2.1)d,平均手术切口长度(2.5±0.6)cm,平均手术时间(40.0±10.6)min,平均出血量(20.2±5.4)ml,平均愈合时间(3.1±0.5)个月。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24例,断端对位95%以上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表现,肩关节活动度良好,优良率为100%。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不仅使骨折得到了良好复位及坚强固定,而且不破坏骨折断端的原始生物学环境,效果优于其它疗法,且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许伟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参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R、SBP、DBP、血 Cr、血 NT -proBNP 及每日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R、血 Cr、血 NT -proBNP 及每日尿量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蒙军;王曼华;赵志娟;范天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pCAM 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早发现于结肠癌中,是一种单次跨膜糖蛋白,参与调节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传导。大量研究报道发现EpCAM除在正常上皮细胞中表达,还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异常表达,同时在一些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相关。EpCAM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司琳琳;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妇女弓形虫感染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弓形虫感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检查的妊娠期妇女共2534例,选择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弓形虫 IgM、IgG 抗体检测确诊感染的169名弓形虫感染者为病例组,再从2365例正常患者中抽取473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不良妊娠情况以及弓形虫不同感染对患者发生异常妊娠情况。结果弓形虫感染者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及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要远远高于未发生感染者;不同感染类型者异常妊娠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89,P =0.096>0.05)。结论弓形虫感染与妊娠期妇女不良妊娠紧密相关,应将弓形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作为妊娠期妇女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孙冬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与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与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郑州大学医院收治的35例围绝经期 HT 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雌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 TSH 数值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 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雌二醇分泌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围绝经期 HT 患者雌二醇水平高于围绝经期妇女,推测其发病机制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袁罛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