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李华

关键词: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以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在龙塘镇中心卫生院分娩并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阴道分娩,观察组则为剖宫产分娩。对所有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常规评估,将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以及盆底功能综合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肌纤维受损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收缩失调、肛提肌损伤、阴道动态压力<80 cm H2 O以及疲劳度异常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对产妇的盆底功能影响较小,通过产后康复训练可促进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因此需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娩方式的选择。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郑州地区129例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郑州地区所有医疗机构反馈至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各类血液制品共计401201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共有129份,按血液袋数计算,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03%。其中,重组全血和全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0.32%和0.22%。129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例高,有83例,占64.34%,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有37例,占28.68%。结论对待输血要持谨慎态度,尽量输注成分血;血浆蛋白易产生过敏反应,不能常规用来补充白蛋白,提高免疫力;输注红细胞时,尽量使用去除大部分白细胞的滤白红细胞。

    作者:张丽;刘铮;张伯伟;刘玉振;康轶青;杨贺才;程四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ANC、ALC、LNR、AMC 及 LMR 对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探讨

    目的:以血常规结果为基础,探寻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指标。方法搜集133例临床结外鼻型 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以 ROC 曲线作为分析方法,ANC≥2×109/L 组疗效较<2×109/L 组好,两组间 OS 及 PFS 有明显差异;LNR <0.453组较 LNR >0.453组疗效好,且两组间 OS 及 PFS 均有显著差异。结论ANC 与 LNR 对预测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疗效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苏畅;张明智;李兆明;李玲;付晓瑞;王新华;常宇;张旭东;周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改良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沈丘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符合幽门螺杆菌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序贯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在药物结束后均可消失。结论采用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患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卜亚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0例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胺酮、七氟烷和舒芬太尼对于腹股沟疝患儿腹腔镜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苏醒时间早,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头痛缓解时间、意识清醒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颅压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脑积水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可明显缓解病情,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张明梅;连亚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2例并文献复习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rs,AT/R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恶性肿瘤,有别于神经外胚叶的、间质的和上皮的肿瘤,于2007年 WHO 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划分为胚胎性肿瘤,为Ⅳ级。因其在临床中少见,头部 MRI 及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对于该疾病的术前诊断、治疗仍具有挑战。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病理诊断较容易。目前,虽加强了多模式治疗方法,该病的预后仍较差。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2例该病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2例AT/RT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并分析总结国内外该类疾病的相关报道及研究,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诊治水平。

    作者:冯亚文;邱锴;张智峰;刘献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郑州市金水区精益口腔门诊部进行治疗的88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疼痛发生率以及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疼痛发生率以及对修复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予以冠修复联合根管同步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效果,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崔丽丽;宋超颖;郭喜萍;李建斌;李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TNF -α和 NDS 的影响

    目的:研究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 TNF -α和 NDS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新密市第一人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戊乙奎醚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TNF -α指数、NDS 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 TNF -α指数与 N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 TNF -α指数与 NDS 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清 TNF -α指数,降低 NDS 评分,提高神经功能。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供肾移植在儿童和成人受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儿童供肾移植在儿童受者与成人受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5年35例儿童供体和63例受体的临床资料,将受体分为儿童受者组(<18岁)与成人受者组(≥18岁),比较两组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人/肾存活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儿童组和受者组的1 a 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2%/97.2%和1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儿童受者相比,成人受者接受儿童供肾同样是安全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孟宽;丰贵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COPD 评估测试评分。结果观察组的 COPD 评估测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pCAM 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早发现于结肠癌中,是一种单次跨膜糖蛋白,参与调节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传导。大量研究报道发现EpCAM除在正常上皮细胞中表达,还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异常表达,同时在一些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相关。EpCAM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司琳琳;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 SDS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 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5年1月,纳入涉及激素联合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对比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前瞻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及提取数据,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前瞻性研究(包括8篇随机对照试验和2篇队列研究),506例患者,其中他克莫司组255例,环磷酰胺组251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总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RR =1.23(1.11,1.37),P =0.0001];他克莫司完全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RR =1.72(1.32,2.24),P <0.0001];感染[RR =0.55(0.36,0.86),P =0.008]、肝功能损害[RR =0.49(0.26,0.90),P =0.02]、糖耐量异常[RR =1.87(1.04,3.34),P =0.04]、胃肠道反应[RR =0.48(0.24,0.96),P =0.04]、白细胞下降[RR =0.19(0.06,0.62),P =0.006]等不良反应他克莫司组较环磷酰胺组少。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环磷酰胺。

    作者:仲慧丹;刘东伟;张军军;刘章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以丰富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予。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rris 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Harris 评分以及 V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鑫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阳地区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的36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均予以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并采取灼烧感程度(SB)或瘙痒程度(SP)以及分子精神物理学方法分别对其临床效果及机制进行评估和探讨。结果治疗前患者 SB 和 SP 评分分别为(2.31±0.45)分和(2.41±0.51)分,治疗后分别为(0.22±0.41)分和(0.25±0.45)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36例患者中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辣椒素样效应,5例出现樟脑醇样效应,3例出现樟脑醇和辣椒素样效应。结论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可有效改善其瘙痒和灼烧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瞬时受体点位香草类受体(TRPV1)有关。

    作者:郝伟丽;曹冰青;张恒坡;张大雷;李静;常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临床症状,增加每搏输出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的早期筛查及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的早期筛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30例。A 组孕妇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 组孕妇采用保富康栓治疗。比较不同妊娠期内孕妇细菌性阴道炎感染情况及两组孕妇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妊娠期的孕妇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易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尽早有效的治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尿路感染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均同时接受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统计阳性率。结果白细胞酯酶试验共检测出28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93.33%;镜检白细胞共检测出27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90.00%。两种检查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镜检白细胞为判断标准,酯酶试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88.00%和62.50%。结论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两种检测方法应联合使用,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作者:温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改良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带三角形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手术与经典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登封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98例(198只眼)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经典小梁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治愈率、视力变化、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治愈率为92.0%,常规组为89.8%,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术后视力和眼压均优于常规组(P <0.05);改良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5.0%,常规组为16.3%,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改良小梁切除术与经典小梁切除手术比较,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进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IPSS 评分、Qmax、QOL 评分和 RUN 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曦;周理林;龚国毅;曾少华;刘建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