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
目的:比较儿童供肾移植在儿童受者与成人受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5年35例儿童供体和63例受体的临床资料,将受体分为儿童受者组(<18岁)与成人受者组(≥18岁),比较两组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人/肾存活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儿童组和受者组的1 a 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2%/97.2%和1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儿童受者相比,成人受者接受儿童供肾同样是安全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孟宽;丰贵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阶段椎间关节截骨(S -P 截骨)与后方楔形椎体截骨术(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轻中度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患者共3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施行“双阶段椎间关节截骨术”(A 组),即 S -P 截骨,12例施行“单椎体后方楔形截骨术”(B 组),即 PSO,手术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通过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身高、出血量、下颌眉弓角、截骨平面 Cobb 角对比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下颌眉弓角均获得显著改善,A 组与 B 组下颌眉弓角矫正及截骨 Cobb 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身高增加值、出血量上 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0.01)。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轻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双阶段 S -P 截骨及单阶段 PSO 截骨均可获得明显的矫正效果,双阶段 S -P 截骨固定阶段多、出血量少,PSO 截骨适应证广泛,固定阶段相对较少,但出血量多,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作者:郝志全;黄宗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增加。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在代谢、合成、储存和营养的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营养不良在肝硬化患者中普遍存在,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大影响,早期对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可以减少临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1]。本文对国内外肝硬化患者营养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给临床医生对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杨振松;郑鹏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全面护理干预对门诊小儿超声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行超声雾化治疗的208例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将两组疗效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1.35%)高于对照组(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接受超声雾化治疗的患儿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护关系,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作者:朱雪慧;李捷华;胡朋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胺酮、七氟烷和舒芬太尼对于腹股沟疝患儿腹腔镜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苏醒时间早,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对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持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合并肝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 BCS 合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2例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病理结果均为肝细胞肝癌,术后针对 BCS 行相关介入治疗。10例经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2例经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生存时间为13~71个月。结论BCS 合并肝癌较原发性肝癌总体预后好,生存期长,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齐航;郭震;孙寿凯;孙超超;赵龙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产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于泌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行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60例,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剖宫产方式分娩)与观察组(阴道顺产方式分娩),每组30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平均产程、住院时间、产中与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产程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中以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临床建议选择阴道方式分娩,可以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应给予鼓励。
作者:卞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再程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复发鼻咽癌患者,均给予再程放射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近期治疗有效30例,有效率为100.0%。随访1 a 发现,4例患者死亡(出现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6.7%。再程放疗过程未见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水肿和后鼻孔粘连。结论再程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近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卢晓旭;吴慧;孙学明;徐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提高疼痛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获嘉县人民医院骨科于2013年6月开展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3年6月至2014 年6月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2 年6月至2013年5月未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科病房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和临床治愈率。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13年至2014年经手术治疗的217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175例,恶性肿瘤42例;男113例,女104例,多形性腺瘤109例,占50.2%,黏液表皮样癌19例,占8.7%。CT +超声及 MRI +超声检查的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86.4%。术后暂时性面瘫23例,永久性面瘫8例,涎瘘27例,Frey 综合征21例,3例多形性腺瘤及5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2例术后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结论腮腺肿瘤的发病状况是良性高于恶性,男性略高于女性,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以黏液表样癌为主。术前联合辅助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腮腺肿瘤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方式,术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陈帅;李新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化疗在激素受体(HR)阳性、腋窝淋巴结(ALN)阳性的乳腺黏液癌(MB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3例 HR 阳性、ALN 阳性的 MBC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分析化疗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化疗组与未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OS)分别是90.4%和68.1%(P =0.02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未化疗与患者较差的 OS 相关(P 分别为0.012、0.010、0.037)。多因素分析中,ALN 转移≥4枚、未化疗是其 OS 的独立危险因素(P 分别为0.033、0.010)。当 ALN 转移≥4枚时,化疗与未化疗患者的 OS 有明显差异(P =0.012),而 ALN 转移1~3枚时,两组 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55)。结论在 HR 阳性、ALN 阳性的 MBC 患者中,化疗能够明显改善 ALN 转移≥4枚患者的 OS。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行辅助化疗。
作者:王璐;李永;张崇建;崔树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79例早期声门型喉癌(Tis、T1a、T1b )患者,其中41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离子组),38例行喉裂开术(喉裂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黏膜恢复情况、术后复发率和术后粘连率。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喉裂开组短(P <0.05),喉裂开组较等离子组术后黏膜恢复快(P <0.05)。两组局部复发率和累及前联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等离子组的术后粘连率低于喉裂开组(P <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早期声带癌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和复发率低优势。
作者:申晓;娄卫华;王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患者与非脑梗患者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病史,分为脑梗组(92例)和非脑梗组(25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双源 CT,并对冠脉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非钙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 LM、LAD、LCX、RCA 混合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总的混合斑块节段数和总的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结论与无脑梗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冠脉受累节段数可能更多。冠脉混合斑块是可能是脑梗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故建议有脑梗病史的患者进行冠脉血管的筛查。
作者:平珍;高传玉;王宪沛;齐大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平鲁区中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推广应用。
作者:田荣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和喹硫平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94例,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喹硫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 PANSS 量表评分、PANSS -EC 改善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及 QT 间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是一种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兴奋、阴性及阳性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廖更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尿常规检查,统计尿常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例经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中,尿常规诊断37例,诊断准确率为92.5%;漏诊0例,误诊3例,误诊率为7.5%。结论尿常规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操作简单且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景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并肾结石患者,均在超声阴道下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使用EMS 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再采用腔内电刀切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留置双 J 管,术后1.5个月拔除,在术后第1周、3个月、6个月时复查血肌酐和尿素氮。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CT 三维重建及造影显示狭窄段基本消失。与术前比较,入组的56例患者在术后第1周、3个月和6个月血肌酐、尿素氮和集合系统分离指数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并肾结石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肾脏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洲;丁德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的早期筛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30例。A 组孕妇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 组孕妇采用保富康栓治疗。比较不同妊娠期内孕妇细菌性阴道炎感染情况及两组孕妇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妊娠期的孕妇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易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尽早有效的治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参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R、SBP、DBP、血 Cr、血 NT -proBNP 及每日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R、血 Cr、血 NT -proBNP 及每日尿量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蒙军;王曼华;赵志娟;范天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