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张咏梅

关键词:舒利迭, 羧甲司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COPD 评估测试评分。结果观察组的 COPD 评估测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与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患者与非脑梗患者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病史,分为脑梗组(92例)和非脑梗组(25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双源 CT,并对冠脉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非钙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 LM、LAD、LCX、RCA 混合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总的混合斑块节段数和总的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结论与无脑梗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冠脉受累节段数可能更多。冠脉混合斑块是可能是脑梗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故建议有脑梗病史的患者进行冠脉血管的筛查。

    作者:平珍;高传玉;王宪沛;齐大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和喹硫平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94例,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喹硫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 PANSS 量表评分、PANSS -EC 改善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及 QT 间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是一种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兴奋、阴性及阳性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廖更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糖尿病重症乳酸酸中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汝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共48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乳酸(cLac)、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血 pH 值的变化情况并收集患者的死亡情况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 sCr、BUN、cLac 水平显著降低(P <0.05);pH 值和 CO2 CP 显著上升(P <0.05)。44例经抢救后酸中毒得到有效控制,4例治疗后仍处于休克状态,酸中毒未缓解,终发展为 MODS 而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1.7%。结论糖尿病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发病急,病情凶险,若不进行积极有效治疗患者极易死亡,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指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迎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PSQI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2周 PSQI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 PSQI 评分明显高于治疗2个疗程后(P <0.05),观察组疗效更持久。治疗后,观察组 ADL 及 NIHSS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与右佐匹克隆相当,右佐匹克隆起效更快,但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更持久,且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显著。

    作者:华美香;陈伟星;陈尚茹;廖晃怡;陈春燕;赵聪;玲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0例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胺酮、七氟烷和舒芬太尼对于腹股沟疝患儿腹腔镜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苏醒时间早,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维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所有产妇产前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同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在肢体畸形的病变细节和病变部位检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如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原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提高其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气分析和胸片检查,及时处理脑外伤,16例均行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4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结果存活8例,死亡8例;存活者中重度残疾5例,中度残疾3例;死亡患者中5例死因为呼吸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未来及手术即死亡。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吕行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用药试验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用药实验临床诊断性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 a 来收治的经胃镜检查无异常,但烧心、反酸、恶心、胸骨后疼痛等反流临床症状显著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诊断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诊断性治疗,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用药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3、7 d 后症状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用药实验进行诊断性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早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小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康复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康复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院中医康复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健康宣教、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及护理文书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消毒隔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医康复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岳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120例,均合并感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炎症因子和血气水平改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者进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肺换气功能的改善,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全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颅内临近或累及功能区的胶质瘤常引起暂时性甚至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失[1-2],如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失语等。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大程度切除肿瘤[3-4],并减少术后产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无论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胶质瘤,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可带来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受益[5-6]。术中应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及病变压迫、浸润等引起脑功能区的移位和代偿,利用常规影像、固定的解剖标志及术者自身经验来定位和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已不适宜。

    作者:辛孟杰;魏新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干预组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窦状卵泡数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窦状卵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2例并文献复习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rs,AT/R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恶性肿瘤,有别于神经外胚叶的、间质的和上皮的肿瘤,于2007年 WHO 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划分为胚胎性肿瘤,为Ⅳ级。因其在临床中少见,头部 MRI 及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对于该疾病的术前诊断、治疗仍具有挑战。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病理诊断较容易。目前,虽加强了多模式治疗方法,该病的预后仍较差。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2例该病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2例AT/RT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并分析总结国内外该类疾病的相关报道及研究,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诊治水平。

    作者:冯亚文;邱锴;张智峰;刘献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用公式 VEGF/(PAPP -A ×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 VEGF /(PAPP -A ×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9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根据随访确诊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75例)与正常宫内妊娠组(54例)。分别检测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蛋白 A (PAPP -A)及孕酮(P)水平,并分析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的可行性。结果异位妊娠组 VEGF水平及 VEGF /(PAPP -A ×P)值高于正常宫内妊娠组,PAPP -A、P 水平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02%、92.24%,均高于 VEGF、PAPP -A、P 单独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优于 VEGF、PAPP -A、P 单独测定,可提高早期可疑异位妊娠的确诊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作者:张金风;丁华;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COPD 评估测试评分。结果观察组的 COPD 评估测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利迭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ANC、ALC、LNR、AMC 及 LMR 对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探讨

    目的:以血常规结果为基础,探寻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指标。方法搜集133例临床结外鼻型 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以 ROC 曲线作为分析方法,ANC≥2×109/L 组疗效较<2×109/L 组好,两组间 OS 及 PFS 有明显差异;LNR <0.453组较 LNR >0.453组疗效好,且两组间 OS 及 PFS 均有显著差异。结论ANC 与 LNR 对预测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疗效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苏畅;张明智;李兆明;李玲;付晓瑞;王新华;常宇;张旭东;周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肿瘤大长径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方法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临床信息库(1973-2015年),其中男性26225例,平均年龄(60±9)岁;女性14597例,平均年龄(60±9)岁。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 MTL 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来自术后医院病理结果报告,依 MTL 将患者分为5组(<2 cm,2~4 cm,4~6 cm,6~8 cm和≥8 cm)。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 MTL 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平均MTL 为(4.4±1.8)cm,中位数为4 cm(0.3~16.0 cm)。肿瘤长度依次从<2 cm 至≥8 cm 的5组患者比例分别为1489(3.6%)、13029(31.9%)、16924(41.5%)、7365(18.0%)及2015(4.9%)。Spearman 秩相关显示随 MTL 增长,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N1)明显升高(r =0.998,P =0.000)。调整因素后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MTL 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OR =1.329,95% CI =1.292~1.366,P =0.000),且随着 MTL 增长,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MTL =2~4 cm,OR =1.393,95% CI =1.177~1.649,P =0.000;MTL =4~6 cm,OR =1.944,95% CI =1.644~2.299,P =0.000;MTL =6~8 cm,OR =2.526,95% CI =2.215~3.003,P =0.000;MTL≥8 cm,OR =3.045,95% CI =2.507~3.699,P =0.000)。结论食管鳞癌 MTL 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 MTL 增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肿瘤长度可作为临床术前评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唐娟;李印;韩渭丽;王海玲;任景丽;鲁建亮;付文婷;王立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侯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的时间规律。方法收集80例上颌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的第2、3、4、6、8、12、16、24周采用 Lund -Kennedy 内镜评分方法对上颌窦黏膜形态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期真菌性上颌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形态的评分数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术后第4、8周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2.21±0.98)、(2.75±0.78)分,慢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63±0.97)、(2.06±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4,P =0.043<0.05;χ2=40.46,P =0.046<0.05);术后第3、4、24周上颌窦黏膜的转归过程呈明显分离趋势,完成上皮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153,P =0.002<0.05;Z =-2.132,P =0.033<0.05;Z =-3.922,P =0.000<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与慢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黏膜转归存在时间差异,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黏膜评分及上皮化比例高于慢性上颌窦炎,且上皮化时间较短。

    作者:王倩倩;赵玉林;冀少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山市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山市出生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市105例出生缺陷儿作为缺陷组,同期选择105例无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父母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档案中疾病史、用药史、孕育史、家族史、饮食营养、生活习惯、环境毒害物接触、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孕前的各种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父母文化程度、在孕产史、用药史、饮食营养、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家庭经济收入低、孕期营养状况差、早孕期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曾用避孕药、被动吸烟、接解放射线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生需加强宣传,指导女性进行婚前、孕前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熊付兴;王丹;史妙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