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付兴;王丹;史妙丽
颅内临近或累及功能区的胶质瘤常引起暂时性甚至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失[1-2],如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失语等。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大程度切除肿瘤[3-4],并减少术后产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无论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胶质瘤,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可带来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受益[5-6]。术中应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及病变压迫、浸润等引起脑功能区的移位和代偿,利用常规影像、固定的解剖标志及术者自身经验来定位和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已不适宜。
作者:辛孟杰;魏新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585 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A 组予585 nm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B 组予585 nm 脉冲染料激光照射联合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结果B 组有效率(70.0%)高于 A 组(50.0%)(χ2=3.906,P =0.032)。结论585 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
作者:黄玉成;李天举;李雅琼;于小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食管黏膜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黏膜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朱红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1996年至2016年3月)、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Springer 电子期刊(1996年至2016年3月),查找脊柱手术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文种限英文。检索词包括 spinal surgery、deep venous thrombosis、venous thromboembolism、risk factor。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 Stata 11.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7个研究,共859312例样本。终统计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0.464%;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est of WMD =0:Z =6.23, P =0.000)、性别(Test of OR =1:Z =3.08,P =0.002)、手术时间(Test of WMD =0:Z =3.26,P =0.001)为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与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有相关性,高龄、男性为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与骨科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形成呈正相关。
作者:赵亮;郑文迪;王玉强;朱忠培;王利民;霍守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早发现于结肠癌中,是一种单次跨膜糖蛋白,参与调节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传导。大量研究报道发现EpCAM除在正常上皮细胞中表达,还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异常表达,同时在一些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相关。EpCAM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司琳琳;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侯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甲亢合并烟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一步提高对甲亢合并烟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例甲亢合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5例均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女性患者;对5例患者行头颅 CT/MR 等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脑缺血,大多为双侧,其中1例经脑 DSA 确诊并发现颅底烟雾状血管;治疗方面抗甲亢联合激素治疗2例,抗甲亢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2例,单纯抗甲亢治疗1例。5例患者随诊0.5~2 a,均未再次出现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烟雾病主要见于年轻女性,临床症状以脑缺血多见,发病时甲状腺功能大多处于亢进状态,影像学检查大多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段及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起始段的狭窄及闭塞。抗甲亢治疗,有助于脑缺血症状的改善,而激素有助于此病的治疗,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颅内血流。
作者:刘晓钢;郑丽丽;马园园;吴雪;李珊;张丽侠;李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和喹硫平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94例,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喹硫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 PANSS 量表评分、PANSS -EC 改善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及 QT 间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是一种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兴奋、阴性及阳性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廖更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入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结果研究组的 MPV、PLT、PC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LCR、PDW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近期检测血小板参数指标,可评估出血情况,间接反应血小板功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陈洁生;区映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成分:姜黄素)联合 B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采用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 BD 方案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采用 BD 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的 M蛋白及浆细胞比例等指标,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71.4%,P =0.002),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比28.6%,P =0.0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57.1%比53.6%,P =0.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 B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娜;刘林湘;汤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的时间规律。方法收集80例上颌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的第2、3、4、6、8、12、16、24周采用 Lund -Kennedy 内镜评分方法对上颌窦黏膜形态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期真菌性上颌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形态的评分数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术后第4、8周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2.21±0.98)、(2.75±0.78)分,慢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63±0.97)、(2.06±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4,P =0.043<0.05;χ2=40.46,P =0.046<0.05);术后第3、4、24周上颌窦黏膜的转归过程呈明显分离趋势,完成上皮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153,P =0.002<0.05;Z =-2.132,P =0.033<0.05;Z =-3.922,P =0.000<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与慢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黏膜转归存在时间差异,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黏膜评分及上皮化比例高于慢性上颌窦炎,且上皮化时间较短。
作者:王倩倩;赵玉林;冀少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照射对人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为研发肺癌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 MTT 法检测二甲双胍联合照射对肺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划痕和侵袭实验观察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 检测其侵袭转移相关因子 MMP -2、MMP -9、VEGF 的表达情况。结果MTT 显示,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肺癌细胞 A549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二甲双胍组、照射组和联合处理组12 h 和24 h 的迁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联合处理组作用于 A549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也明显高于单用二甲双胍组和照射组。联合处理组可下调 MMP -2、MMP -9和 VEGF 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降低了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下调了 MMP -2、MMP -9、VEGF 的表达,并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提示二甲双胍在肺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肺癌的潜在治疗方案。
作者:王雯臖;列璞怡;郭敏章;何建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 PCI 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BNP 水平及心功能(LVEF、LVEDD、LVESD)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0 d 研究组 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 VEGF /(PAPP -A ×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9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根据随访确诊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75例)与正常宫内妊娠组(54例)。分别检测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蛋白 A (PAPP -A)及孕酮(P)水平,并分析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的可行性。结果异位妊娠组 VEGF水平及 VEGF /(PAPP -A ×P)值高于正常宫内妊娠组,PAPP -A、P 水平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02%、92.24%,均高于 VEGF、PAPP -A、P 单独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公式 VEGF /(PAPP -A ×P)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优于 VEGF、PAPP -A、P 单独测定,可提高早期可疑异位妊娠的确诊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作者:张金风;丁华;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淮河医院普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行胃癌根治术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9例(14.8%)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21次,其中以胃排空障碍、倾倒综合征、胸腔积液、切口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以及术后出血多见;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1.56%),其中1例死于十二指肠残端瘘并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心肺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与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观察,是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郭国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应用于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选择灌注药物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 =44)和对照组(n =42),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术后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灌注,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灌注。随访1 a,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癌变率、腺性膀胱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癌变率、腺性膀胱炎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丝裂霉素相比,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
作者:冯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患者与非脑梗患者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病史,分为脑梗组(92例)和非脑梗组(25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双源 CT,并对冠脉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非钙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 LM、LAD、LCX、RCA 混合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总的混合斑块节段数和总的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脑梗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组(P <0.05)。结论与无脑梗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冠脉受累节段数可能更多。冠脉混合斑块是可能是脑梗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故建议有脑梗病史的患者进行冠脉血管的筛查。
作者:平珍;高传玉;王宪沛;齐大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和综合疗法治疗脓肿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脓肿型乳腺炎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疼痛评分、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哺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脓肿型乳腺炎采用微创手术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哺乳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宋贤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并肾结石患者,均在超声阴道下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使用EMS 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再采用腔内电刀切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留置双 J 管,术后1.5个月拔除,在术后第1周、3个月、6个月时复查血肌酐和尿素氮。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CT 三维重建及造影显示狭窄段基本消失。与术前比较,入组的56例患者在术后第1周、3个月和6个月血肌酐、尿素氮和集合系统分离指数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并肾结石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肾脏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洲;丁德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 SDS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