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刘复生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手术, 单纯性阑尾炎,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太康县转楼乡卫生院治疗的84例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感染、皮下积液、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 DSA 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94.82%;诊断颈总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8.24%。结论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以及随访。

    作者:付俊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查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结果脑卒中后出现抑郁患者有25例,SDS 评分为(51.43±8.73)分,HAMD 评分为(16.65±5.73)分。脑卒中后发生焦虑患者有33例,HAMA 评分为(25.29±5.22)分。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病变部位、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性别、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病程均为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因素,需要对影响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尽可能减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赵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盐酸氟桂利嗪辅助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耳鸣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辅助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69例耳鸣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辅助耳鸣习服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 THI 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 d 及治疗后6个月耳鸣患者严重性、功能性、感情性及 TH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有效率为94.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辅助耳鸣习服治疗耳鸣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 THI 评分。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强护理查房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查房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患者,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查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查房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行臂丛神经阻滞的96例患者,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每组48例。A 组采用0.75μg/kg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B 组采用1.25μg/kg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B 组在 T1~T3时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 A 组,VAS 评分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明显效果,相对而言,采用0.75μg/kg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安全性更高。

    作者:吴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36例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5~22个月,平均(11.8±2.6)个月;截骨均骨性愈合且无移位,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未发生术后感染、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矫正角度大28°,小12°,平均矫正(19.2±3.1)°。术后半年 HSS 膝关节评分平均(86.1±7.4)分。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将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获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屠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n =20)。A 组:喉罩+骶管阻滞联合全麻;B 组:气管导管+骶管阻滞联合全麻;C 组:气管导管全麻。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3组患儿 HR、MAP、SpO2的值在气腹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气腹前(P <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 B 组和 C 组(P <0.05)。A 组镇痛评分优于 B、C 组(P <0.05)。结论针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麻醉,操作简单,诱导平稳,呼吸循环稳定,可显著缩短苏醒时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

    作者:赵佩君;吴开华;温清娴;陈丽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磨削术与保守换药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磨削术与保守换药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焦作市山阳区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磨削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换药及发热次数较对照组少,创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两组患儿植皮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创面大部分恢复正常,对照组患儿瘢痕增生明显,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结论与保守换药治疗比较,磨削术可明显缩短Ⅱ度烧伤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疼痛,临床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刘洪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究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间在登封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肌力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肌力水平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及肌力水平。

    作者:杨水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对 COPD 患者气道重塑与痰液、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对 COPD 患者气道重塑与痰液、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 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气道重塑和痰液、血清炎性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重塑指标、痰液炎性指标、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多索茶碱治疗 COPD 可明显改善气道重塑情况,降低痰液和血清炎性水平。

    作者:司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2例 H 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ATV)组、联合组,各61例。联合组采用 ATV 及通心络治疗,ATV 组仅给予 ATV 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Hcy、CAS 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DBP、SBP 及 Hcy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压、Hcy 水平及 CAS 分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 ATV 组(P <0.05)。结论联合应用 ATV 与通心络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能够协同降低血压及改善CAS 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永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等级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疼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国平;谢青卿;高杰;高英瑜;曹卫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早产儿,均在出生3 d内发生5次以上呼吸暂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呼吸暂停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SpO2及吸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儿需 NCPAP 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缩短吸氧时间,降低 NCPAP 的应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魏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研究

    中药注射剂结合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物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对中药传统给药方式的一种变革。但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会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药物自身原因、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原因及患者自身原因,同时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规范管理中药材种植采收及加工炮制等。

    作者:卢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根据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妇产科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切口愈合不良的类型及原因。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2%。其中切口感染26例(44.8%)、脂肪液化24例(41.4%)、切口裂开8例(13.8),经过治疗均愈合。5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为术后剧烈咳嗽(18例,31.0%)、肥胖(16例,27.6%)、基础疾病(15例,25.9%)及术后营养不良(14例,24.1%)、缝合不当(5例,8.6%)、高龄(6例,10.3%)。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愈合不良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应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晓霞;陈佩珊;张燕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浆 HOXA13蛋白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 HOXA13蛋白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癌组(n =62)、肝硬化组(n =30)和健康对照组(n =3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HOXA13蛋白和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肝癌组中平均血浆HOXA13蛋白浓度[(715.42±352.31)pg/ml]分别较肝硬化组[(265.58±159.27)pg/ml]和健康对照组[(215.50±120.93)pg/ml]高(P <0.01)。HOXA13和 AFP 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度(88.7%)明显高于 HOXA13(71.0%)和 AFP (61.3%)单独诊断时的敏感度。结论血浆 HOXA13蛋白在诊断肝癌方面很可能具有重要价值,HOXA13和 AFP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肝癌的敏感度。

    作者:陈明凯;张思宇;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 组)、稳定高血糖组(DS 组)、波动高血糖组(DF 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DF 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胰岛素及葡萄糖,建立血糖波动模型,同时 DS 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建立稳定高血糖模型。12周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结果与 NC 组比较,DS 组和 DF 组大鼠坐骨神经 MNCV 减慢(P <0.05),血清 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与 DS 组相比,DF 组 MNCV 进一步减慢(P <0.05),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结论波动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加重,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马香香;李亚坤;陈慧晓;赵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