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毫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共50例为对照组。联合检测4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病毒性肝炎3组间比较,随着病程进展,PLT 含量明显降低,MPV、PDW 明显上升,而 PT、TT 及 APTT 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多角度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对于疾病治疗和评价预后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君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PAdT 及 PAgT 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能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血小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组织间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所以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 为女性多发病,由于检查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1]。HT 发病缓慢,病程慢长,易反复,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整体性功能紊乱。初患 HT时无异常改变,但病情迁延日久终致甲状腺功能减退[2]。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采用甲状腺素代替疗法、免疫疗法及手术等缓解甲状腺局部症状,但对患者的全身症状疗效不佳[3-4]。现代中医对 HT 的认识及治疗不断成熟,本文特综述如下。
作者:李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能化集团义马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 Neer 功能判定标准评价肩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王德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各34例,A 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B 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脑疝复位术治疗,C 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C 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76%、79.41%、88.23%,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大脑后动脉梗死和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更适合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
作者:叶金海;魏林平;欧兰珍;李根英;李成龙;叶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入院并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因门静脉高压症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5例(选择组)和经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89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选择组与非选择组相比: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vein pressure,FPP)下降幅度更大(P <0.05);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较低(P <0.05);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改善更明显(P <0.05);术后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门体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作者:张原;李德旭;金俊硕;何淑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106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并发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观察组)42例,非心源性休克组(对照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探讨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心率、左心室内径、肌钙蛋白及心肌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既往吸烟史及糖尿病史、A 型与 B 型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糖尿病史、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室性心律失常等均可导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
作者:魏俊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并脂代谢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78%)高于对照组(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发生肝功能异常,对照组有3例出现轻微肝功能异常。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并脂代谢异常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穗峰;喻俊;钟远惠;何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作者:林红;黄丽辉;徐敏丹;马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析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影结果,记录35例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栓塞前35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造影,可见供血动脉均明显增粗,且出现造影剂外渗;栓塞治疗后,造影结果显示,未见造影剂溢出,且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35例患者中34例止血成功,占97.14%;24例栓塞术后≤24 h 出血停止,占68.57%;10例栓塞术后2~6 d 内出血停止,占28.57%。栓塞术后20~30 d,20例行根治术,13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35例患者中,9例出现轻微腹痛,14例发热,6例恶心、呕吐,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吴方明;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
作者:黄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12个月主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各种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留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开胸与胸腔镜下治疗早期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早期胸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2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胸腺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作者:朱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8例 AIM患者,根据尿激酶剂量分为研究组(48例,低剂量尿激酶)与对照组(60例,常规剂量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 AIM静脉溶栓效果相当,但小剂量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全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三院2012-2014年收治的86例脑梗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HAMD、FMA 和 ADL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抑郁程度,大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各肢体功能,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吴幸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 HOXA13蛋白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癌组(n =62)、肝硬化组(n =30)和健康对照组(n =3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HOXA13蛋白和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肝癌组中平均血浆HOXA13蛋白浓度[(715.42±352.31)pg/ml]分别较肝硬化组[(265.58±159.27)pg/ml]和健康对照组[(215.50±120.93)pg/ml]高(P <0.01)。HOXA13和 AFP 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度(88.7%)明显高于 HOXA13(71.0%)和 AFP (61.3%)单独诊断时的敏感度。结论血浆 HOXA13蛋白在诊断肝癌方面很可能具有重要价值,HOXA13和 AFP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肝癌的敏感度。
作者:陈明凯;张思宇;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骨折部位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士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帕金森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恩他卡朋组和金刚烷胺组,各46例。恩他卡朋组给予恩他卡朋治疗,金刚烷胺组给予金刚烷胺治疗,均采用美多芭作为基础治疗,用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不良事件评价安全性。结果恩他卡朋组有效率(89.13%)高于金刚烷胺组(80.43%)(P <0.05)。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均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恩他卡朋组 UPDRS Ⅲ和Ⅳ评分均明显低于金刚烷胺组(P <0.05)。恩他卡朋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金刚烷胺组为32.6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意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异动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恩他卡朋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金刚烷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袁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