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兰;郑家润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几个世纪以来的生物医学研究中,猪是被公认的实验动物.由于猪的生理和解剖与人的相似性使其在许多研究领域里为人类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皮肤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多以皮肤吸收和经皮穿透的知识为基础.本文概述了猪与人解剖、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相似性,以及猪被用于人皮肤渗透研究的各种用途,并概述了几种离体的器官模型.强调了实验动物有关的年龄、性别、品种、体重和身体部位的细节的重要性.
作者:柳朋生;郑家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完全依赖哺乳动物宿主维持生长和活力,进行实验室研究十分困难,但完整基因组序列的揭示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描述了梅毒螺旋体47kD脂蛋白有关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结构特征,氨基酸序列在梅毒免疫致病机理中可能的作用及有关应用研究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良芬;吴勤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源基因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及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表皮的可进入性使表皮的基因转移在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系统地介绍近年来用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外源基因转移技术及其特点和进展.
作者:沈丹蓓;夏隆庆;吴勤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综述5-羟色胺在皮肤瘙痒,主要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在一些顽固性皮肤瘙痒中的作用以及5-羟色胺在皮肤血管、黑素细胞中发挥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组化、高压液相色谱法等对揭示一些皮肤病与5-羟色胺的关系有重要帮助.还介绍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急性马蹄叶炎中5-羟色胺的作用机制.探讨5-羟色胺在皮肤病中的作用方式、途径以及开发5-羟色胺类新药.
作者:黄建国;龚启英;王千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综述近年来新生儿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抗Ro自身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和新生儿红斑狼疮三者间的关系,并提出未来新生儿红斑狼疮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施小明;叶冬青;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阴道毛滴虫在男性尿道炎中的发病率依检测技术、地理位置及种族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近年总的趋势是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阴道毛滴虫是引起男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因之一.阴道毛滴虫引起的男性尿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轻至中度尿道分泌物及尿道刺激症.近年来新型培养基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的应用使阴道毛滴虫的检出率增加,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工具.阴道毛滴虫引起的男性尿道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姚志远;黄革会;郑和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介绍维A酸治疗痤疮的新经验、局部治疗痤疮的新型维A酸类及全反式维A酸的新剂型,并就米诺环素、阿奇霉素、激素及光疗等治疗痤疮的新疗法以及指导治疗痤疮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桂兰;郑家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真菌感染,尤其是酵母菌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在不断增加,并且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可选择的药物又很有限,这些都增加对新药和新治疗途径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尝试通过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拓宽抗菌谱,获得杀菌活性并且降低耐药风险.本文综述了这类研究的常用方法和针对各种不同的真菌所能联合应用的药物.
作者:张正华;刘维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A酸类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作用与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有关.综述国外对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的分类、在皮肤中的分布、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的表达调控以及在维A酸代谢中的双相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有助于认识维A酸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在某些皮肤病的发病机理中的地位.有助于为科学地应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提供依据.
作者:关学兵;林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或复发性荨麻疹性损害在临床较为常见,多被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其中30%患者是由IgG型抗IgE受体或IgE自身抗体所致,只有少数(约10%)患者可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此病还可作为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及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等.本文就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陈红清;吴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皮肤病,以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堤状角质嵴围绕的皮损为特征,近我们首次定位了弥漫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基因.本文就汗孔角化症的分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病因和治疗等作简要综述.
作者:邓昊;何云贵;陆春叶;夏家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H2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酮替芬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中,但一些用法尚未得到公认,一些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也不一致,现就这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冯素英;靳培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