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胃镜结果分析

向梅;袁岚;刘丽荣

关键词:儿童, 过敏惟紫癜, 胃镜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型过敏件紫癜患儿的胃肠表现及胃镜资料.结果:48例患儿均有腹痛,腹痛部位不同定,症状严重而腹部体征轻微,14例伴有便血.胃镜检查见胃肠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点片状出血、多发浅溃疡,越接近十二指肠降部黏膜改变越重,食管黏膜正常,未见胃溃疡.解痉剂和抑酸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下粘膜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胃镜检查可有助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确诊,及时合理治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肌梗死临床综合治疗探究

    当前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则是尽早开通梗死的血管,恢复冠脉血供,采取的方法有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王相彩;于军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内十大医学新闻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艾滋病心脏损害心电学研究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心脏损害情况及相应心电学变化.方法:对293例AIDS患者、151例非艾滋病患者及118例健康体检者常规E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ECG正常:AIDS组30.4%,非AIDS组40.4%,对照组56.8%;②右房室肥大:AIDS组5.1%,非AIDS组2.0%,对照组0.0%;③快心律失常:AIDS组23.9%,非AIDS组14.6%,对照组10.2%;④QRS波低电压伴T波改变:AIDS组4.8%,非AIDS组0.7%,对照组0.0%;⑤ST-T改变:AIDS组28.3%,非AIDS组20.5%,对照组11.0%.结论:AIDS患者心脏损害主要造成右房室肥大、快心律失常、QRS波低电压伴T波改变及ST-T改变等ECG改变,其中右房肥大、快心律失常、QRS波低电压伴T波改变为其特征性改变.

    作者:李中健;艾同建;汤建民;李爱军;贾志斌;李世锋;俞珊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两种PCR方法对HIV-1测定的敏感度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用Roche公司生产的Combas Amplicor HIV-1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与巢式RT-PCR法检测HIV-1这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81份HIV-1阳性患者血浆样本首先用Combas Amplicor病毒载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出病毒拷贝数/ml,根据病毒拷贝数对数/ml的多少分为5组.再用巢式RT-PCR法对以上样本进行重复测定,观察以上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用巢式RT-PCR法对用Combas Ampli-cor病毒载量检测的病毒拷贝数/ml分为2.000~2.999组;3.000~3.999组;4.000~4.999组;5.000~5.999组和>6.000组病毒拷贝数/ml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5%(7/8),93.75%(30/32),95.83%(23/24),100%(14/14)和100%(3/3).结果表明,随着病毒拷贝数/ml的增高巢式法检测的阳性率也相应增高.结论:巢式RT-PeR由于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AIDS的初步筛查,指导抗AIDS药物治疗等使用,对于基层而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张艳敏;孙国清;鲍玉洲;高葆真;张郑民;李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药物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细胞

    目的:通过观察安胎种子丸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Th1、Th2细胞闪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RSA的机理.方法:33例URSA患者用安胎种子丸治疗,每次6克,3次/日,3个月为一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榆测33例URSA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妇女(30例)血清Th1(IL-2)细胞因子、Th2(IL-10)细胞因子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h1(IL-2)、Th2(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URSA患者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妇女,IL-10水平明显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L-2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胎种子丸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而达到保胎作用,初步揭示其安胎的机理.

    作者:田葱;李娟;攸毅;张效本;常兴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适度间歇性低氧减小发育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梗塞范围

    目的:研究适度间歇性低氧对生后发育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使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分别测定梗塞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间歇性低氧处理28天及42天后,实验组动物心肌梗塞面积比对照组明显减少、SOD活性增强而MDA含量下降.结论:间歇性低压低氧处理可显著地提高发育大鼠心脏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张浩;杨长瑛;关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胺碘酮转复阵发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胺碘酮转复阵发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阵发心房颤动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25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 mg静注后,继以0.6~1.0 mg/rain维持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整胺碘酮剂量.心律平组20例,静脉给予心律平1.4~2.0 mg/kg/5 min内注射,继以0.28 mg/min维持静点,无效者改用胺碘酮治疗.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为84.0%(21/25),心律平组转复成功率60.0%(12/20),且心律平组转复心律失败的部分病例使用胺碘酮仍有效;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103±65)min短于心律平组(160±78)min.结论:胺碘酮在转复阵发心房颤动比心律平更加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董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人群代谢综合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MS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5~82岁离退休老干部共361人进行病史调查、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荐的MS诊断标准将所有受检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两组间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MS组98人(27.1%).两组之间血压、BMI、各项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缺血性脑卒中检出率等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MS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作者:王兆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体外RNA干扰抑制RANKL表达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用RNA干扰的方法抑制大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RANKL)mRNA表达后,成骨细胞RANKL、OPG蛋白表达和Ⅰ型胶原表达、细胞增殖能力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设计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用Lipofectamin200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NKL的表达.筛选出有效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1、2、3、5、7天RANKL、OPG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成骨Ⅰ型胶原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在相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对siRNA中有一对可使大鼠成骨细胞的RANKLmRNA水平下降89%.用佳siRNA转染后1、2、3、5、7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ANKL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9.1%、39.5%、26.6%、40.0%、57.3%(P<0.05),OPG蛋白表达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成骨细胞的Ⅰ型胶原表达、增殖能力在相同时间点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靶向siRNA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RANKL表达,同时对OPG表达及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无显著影响.

    作者:高延征;高坤;于正红;司文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再次椎体成形治疗可明显减痛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Ms异位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特异性抑制物的研究

    目的:研究摹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特异性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异位子宫内膜30例、在位内膜27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6例(对照组)中MMP-2的含量,并采用RT-PCR技术测定MMP-2mRNA及TIMP-2mRNA在三组内膜的表达水平.结果:①MMP-2存异位内膜病灶中呈高表达(P<0.05).②MMP-2 mRNA/TIMP-2 mR-NA在异位内膜病灶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位病灶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失衡,使异位内膜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易于发生种植转移,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鲍志敏;申太峰;曲首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纯性肥胖小儿血脂与尿Alb及β2-MG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小儿血脂的变化,并通过检测尿Alb及β2-MG的含量判断肥胖患儿的早期肾功能是否存在损伤.方法:比较分析了我院健康体检中50例肥胖者与50例正常体重者的空腹血脂,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两组尿中Alb及β2-MG的含.结果:50例肥胖儿童血脂及尿中Al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β2-MG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纯性肥胖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且对肾脏存在早期损伤,损伤程度与肥胖程度正相戈,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翠华;张书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际十大医学新闻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显微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从复发瘤组织分离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制备个体特异性DC疫苗,术后4 W、6 W、8 W、10 W、12 W经由Ommaya囊行瘤腔内自体免疫治疗.随访6~15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死亡;6个月复发3例,死亡1例,生存期明显延长.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联合间质内BTSC抗原脉冲DC疫苗自体免疫治疗,是一种靶向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步星耀;赵跃武;赵红卫;张建国;柴昌;周伟;李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建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癌抗血管化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作用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抗血管化治疗为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的策略.在乳腺癌的动物实验中,多种抗血管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抗癌效果,LMWH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血管化治疗方案.

    作者:陈晓琦;李慧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IPF急性加重的病因及血清标志物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痛变的关系和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 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1).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PTEN基因表达异常及细胞周期调控失常致细胞增殖与子宫内膜的早期癌变有关,PTEN基因异常可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两者有可能成为评判预后及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薛玲玲;何涛;米建强;李会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注乙型肝炎:以治疗为中心的多方研究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可降解镁合金作为骨科应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治疗骨科伤病中帮助修复或替代骨组织方面,金属材料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与陶瓷和多聚体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断裂韧性,所以更适合在负重方面的应用.现在主要在临床上使用的金属生物材料包括不锈钢、钛以及钴铬合金等.但这些金属生物材料具有其使用不足之处:即可能在腐蚀或磨损过程中释放有毒的金属离子或/和金属颗粒,产生可导致组织缺损以及降低生物相容性的炎症级联.并且,当前的金属生物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正常骨组织并不十分相称,这会导致应力遮挡效应.这样的后果是对新生骨组织产生和塑性的刺激减弱,并使内植物的稳定性下降,且必须在患者充分痊愈后行二次手术将其取出.多次手术会增加医疗过程中的费用且会造成患者死亡率的上升.

    作者:王义生;王建儒;刘宏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