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癌中p27,CyclinD1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探讨20例导管内癌、20例微浸润导管癌和4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27,CyclinD1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在导管内癌、微浸润导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27蛋白的高表达率呈递减趋势,CyclinD1和Ki-67的高表达率呈递增趋势.②p27,CyelinDl和Ki-67的高表达率在导管内癌、微浸润导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阶段乳腺导管癌中p27与CyclinDl/Ki-67的高表达率均呈负相关.结论:p27在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检测p27与CyclinD1/Ki-67对反映乳腺导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预后可能更为客观.
作者:李会平;邢鲁奇;薛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消化系统肿瘤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占很大比例,而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肿瘤的侵袭及转移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肿瘤细胞黏附、分泌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移动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三个关键的步骤.其中ECM的降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所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种降解ECM的重要酶类,它几乎能够降解所有的ECM及血管基底膜,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是MMPs的天然抑制剂,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向外侵润与转移与MMPs和TIMPs的失衡高度相关.
作者:周博;冯笑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人HO-1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hHO-1并检测其表达.方法:利用分子牛物学技术,将hHO-1基因与质粒pcDNA3.1连接,构成重组质粒并用RT-PE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重组载体在Eca-9706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终确定重组载体是否构建成功.结果:用Hind Ⅲ和BamH Ⅰ双酶切,RT-PCR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hHO-1成功克隆入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论:本部分实验成功构建了能够在细胞内大量表达HO-1基因产物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HO-1,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作者:王媛;金国平;马惠敏;单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小儿血脂的变化,并通过检测尿Alb及β2-MG的含量判断肥胖患儿的早期肾功能是否存在损伤.方法:比较分析了我院健康体检中50例肥胖者与50例正常体重者的空腹血脂,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两组尿中Alb及β2-MG的含.结果:50例肥胖儿童血脂及尿中Al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β2-MG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纯性肥胖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且对肾脏存在早期损伤,损伤程度与肥胖程度正相戈,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翠华;张书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治疗骨科伤病中帮助修复或替代骨组织方面,金属材料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与陶瓷和多聚体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断裂韧性,所以更适合在负重方面的应用.现在主要在临床上使用的金属生物材料包括不锈钢、钛以及钴铬合金等.但这些金属生物材料具有其使用不足之处:即可能在腐蚀或磨损过程中释放有毒的金属离子或/和金属颗粒,产生可导致组织缺损以及降低生物相容性的炎症级联.并且,当前的金属生物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正常骨组织并不十分相称,这会导致应力遮挡效应.这样的后果是对新生骨组织产生和塑性的刺激减弱,并使内植物的稳定性下降,且必须在患者充分痊愈后行二次手术将其取出.多次手术会增加医疗过程中的费用且会造成患者死亡率的上升.
作者:王义生;王建儒;刘宏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10、IL-4和IgE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十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IL-4和I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IL-10与IgE呈负相关(r=-0.536,P<0.05).而IL-4与IgE呈正相关(r=0.548,P<0.05).结论:IL-10和IL-4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IL-10降低和IL-4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10和IL-4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原树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摹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特异性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异位子宫内膜30例、在位内膜27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6例(对照组)中MMP-2的含量,并采用RT-PCR技术测定MMP-2mRNA及TIMP-2mRNA在三组内膜的表达水平.结果:①MMP-2存异位内膜病灶中呈高表达(P<0.05).②MMP-2 mRNA/TIMP-2 mR-NA在异位内膜病灶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位病灶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失衡,使异位内膜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易于发生种植转移,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鲍志敏;申太峰;曲首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适度间歇性低氧对生后发育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使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分别测定梗塞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间歇性低氧处理28天及42天后,实验组动物心肌梗塞面积比对照组明显减少、SOD活性增强而MDA含量下降.结论:间歇性低压低氧处理可显著地提高发育大鼠心脏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张浩;杨长瑛;关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安胎种子丸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Th1、Th2细胞闪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RSA的机理.方法:33例URSA患者用安胎种子丸治疗,每次6克,3次/日,3个月为一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榆测33例URSA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妇女(30例)血清Th1(IL-2)细胞因子、Th2(IL-10)细胞因子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h1(IL-2)、Th2(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URSA患者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妇女,IL-10水平明显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L-2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胎种子丸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而达到保胎作用,初步揭示其安胎的机理.
作者:田葱;李娟;攸毅;张效本;常兴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Roche公司生产的Combas Amplicor HIV-1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与巢式RT-PCR法检测HIV-1这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81份HIV-1阳性患者血浆样本首先用Combas Amplicor病毒载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出病毒拷贝数/ml,根据病毒拷贝数对数/ml的多少分为5组.再用巢式RT-PCR法对以上样本进行重复测定,观察以上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用巢式RT-PCR法对用Combas Ampli-cor病毒载量检测的病毒拷贝数/ml分为2.000~2.999组;3.000~3.999组;4.000~4.999组;5.000~5.999组和>6.000组病毒拷贝数/ml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5%(7/8),93.75%(30/32),95.83%(23/24),100%(14/14)和100%(3/3).结果表明,随着病毒拷贝数/ml的增高巢式法检测的阳性率也相应增高.结论:巢式RT-PeR由于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AIDS的初步筛查,指导抗AIDS药物治疗等使用,对于基层而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张艳敏;孙国清;鲍玉洲;高葆真;张郑民;李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习惯性流产和早产患者行官颈环扎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官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流产1例,早产2例,足月产13例.16例中无一例并发症,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宫颈环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新生儿存活率高,适用于孕13~19周手术效果较好;术前诊断明确、适应证掌握得当,手术缝合水平及术后的相关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诗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转复阵发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阵发心房颤动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25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 mg静注后,继以0.6~1.0 mg/rain维持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整胺碘酮剂量.心律平组20例,静脉给予心律平1.4~2.0 mg/kg/5 min内注射,继以0.28 mg/min维持静点,无效者改用胺碘酮治疗.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为84.0%(21/25),心律平组转复成功率60.0%(12/20),且心律平组转复心律失败的部分病例使用胺碘酮仍有效;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103±65)min短于心律平组(160±78)min.结论:胺碘酮在转复阵发心房颤动比心律平更加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董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