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拉色菌感染性皮肤脓肿

胡志敏;管晓春;陈柳青;童中胜;周小勇;段逸群

关键词:脓肿, 皮肤, 球形马拉色菌
摘要:报告1例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背部皮肤脓肿.患者男,37岁.背部皮肤起一肿块,反复流脓3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见酵母样厚壁孢子.脓液涂片直接镜检见大量圆球形、折光明显的厚壁孢子.真菌培养出淡黄色奶酪样菌落,依据该菌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为球形马拉色菌.口服伊曲康唑治疗1个月后,皮损痊愈.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马拉色菌感染性皮肤脓肿

    报告1例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背部皮肤脓肿.患者男,37岁.背部皮肤起一肿块,反复流脓3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见酵母样厚壁孢子.脓液涂片直接镜检见大量圆球形、折光明显的厚壁孢子.真菌培养出淡黄色奶酪样菌落,依据该菌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为球形马拉色菌.口服伊曲康唑治疗1个月后,皮损痊愈.

    作者:胡志敏;管晓春;陈柳青;童中胜;周小勇;段逸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在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蛋白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蛋白的生物学来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种角蛋白(cytokeratins,CKs)及波形蛋白在20例斑状或苔藓样型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蛋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K3413E12和CK5/6在20例标本的淀粉样蛋白团块中均呈阳性表达:而AE1/AE3、CK10/13和波形蛋白在淀粉样蛋白团块中均呈阴性表达;②淀粉样蛋白团块中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明显增生.结论:淀粉样蛋白主要来源于凋亡的表皮基底细胞而非真皮组织.

    作者:杨敏;杨丽;李邻峰;常建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疣体蒂部切除法治疗巨大尖锐湿疣52例

    尖锐湿疣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会进展成巨大尖锐湿疣,皮损大多发生于肛周和外生殖器.我科于2004年11月-2008年6月采用疣体蒂部切除法治疗巨大尖锐湿疣52例,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依晨;陈晓罡;赵琼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IgA/IgG脓疱型天疱疮

    报告1例IgA/IgC脓疱型天疱疮.患者临床表现为瘙痒性脓疱和水疱,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内水疱,水疱内密集中性粒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显示IgA和IgG在表皮内呈网状沉积.外周血中桥粒芯蛋白(Dsg)1-IgA和IgG阳性,病情控制后,Dsg1-IgA水平很快下降,其与病情有相关性.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8水平变化,可能与Dsg1-IgA水平变化有关.

    作者:冯素英;周武庆;靳培英;尹跃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1例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progressive idiopathic atrophoderma of pasini and pierini)是一种色素性皮肤萎缩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国方;张俊;胡飞虎;侯麦花;朱文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皮瘤

    报告1例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皮瘤(Fabry病).患儿男,14岁.全身暗红色丘疹伴皮肤干燥3年.体格检查见躯干、四肢等部位数百枚针尖至米粒大的暗红色斑疹、丘疹,阴囊部位见粟米大小暗红色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躯干、四肢皮肤干燥.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乳头层见扩张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见脂质空泡.

    作者:辛崇美;徐秀莲;孙建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砷角化病1例

    患者男,21岁.因躯干皮肤色素沉着3个月,于2009年5月28日来天津市长征医院就诊.

    作者:朱薇;陈丹;肖尹;徐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报告1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女,45岁.左足背无痛性红斑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足背一3 cm×4 cm红色斑块,表面糜烂、结痴.左耳后一黄豆大暗红色丘疹,质地软.左胴窝一直径0.5 cm的淡红色斑片.双掌、跖部可见密集针尖大点状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癌.诊断: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作者:秦晓峰;黄明欢;姚玮;黄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营养与脱发

    毛发的生长与毛囊本身和机体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水平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类由于营养因素所致的脱发基本可以分为4类:蛋白-热卡-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或代谢障碍、微量元素缺乏或代谢障碍、氨基酸缺乏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脱发.发生营养缺陷时,机体除会发生某些器官或系统疾病外,还会出现毛发的变细、变稀、变白、易被拉断等一系列变化.

    作者:陈蕾;范卫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念珠菌性肉芽肿1例

    患者女,70岁.口渴、多饮34年,足部斑丘疹3个月.34年前无诱因出现口渴、多饮,曾就诊于某院,查血糖7.5 mmol/L(正常值3.6~6.1 mmol/L,以下同).

    作者:夏天保;周金莲;吕世超;雷鹏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制中药外用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瘢痕增生历史悠久,其中中药外治法因具有发挥药效快、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等特点而倍受重视.

    作者:赵庆利;张英伟;杨庆琪;蔡瑞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毛发-鼻-指(趾)综合征及扫描电镜观察

    报告1例毛发-鼻-指(趾)综合(Langer-Giedion综合征)及扫描电镜观察.患者女,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毛发稀疏、生长缓慢,梨形鼻,指、趾异常,点状白甲,面部雀斑及智力发育异常.扫描电镜显示毛发病变严重,毛小皮细胞折叠、剥蚀和发干断裂等表现.

    作者:陈琢;范卫新;于燕华;李中明;葛以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面部寻常狼疮1例

    患者女,47岁.因鼻翼损毁13年,面部红斑8年.左眼胬肉样增生并失明3年,于2008年3月8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杨韶艳;黄慧;张琬;杨希川;郝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儿童泛发型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报告1例儿童泛发型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患儿男,13岁.全身红色斑块3年,微痒,日晒后加重,皮损呈环状逐渐向外离心性扩展.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泛发指头至双手掌大的不规则环状斑块,边缘红肿隆起,中央萎缩,面部可见散在黄豆至蚕豆大虫蚀状萎缩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为主的肉芽肿浸润.弹性纤维染色示肉芽肿浸润部位弹性纤维缺失或仅有少量碎片.诊断:环状弹性纤维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作者:施为;陈明亮;谢红付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左侧颈部猫耳状突起——副耳

    患儿男,9岁.因左侧颈部一赘生物,呈猫耳状突起,缓慢增大9年,于2009年4月30日就诊于我科门诊.

    作者:翟志芳;王莉;阎衡;钟白玉;杨希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部皮肤血管纤维瘤1例

    患儿女,14岁.因脐周菜花状肿块14年,于2009年2月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儿出生时脐周即见一黄豆大结节,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

    作者:刘琨;曹煜;陆洪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副肿瘤性天疱疮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患者女,16岁.因口腔、外阴黏膜溃疡2~3个月,全身皮疹2个月,加重10 d于2008年2月29日就诊于我科.

    作者:弓月;陈璨;涂平;余进;朱学骏;刘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节性硬皮病1例

    患者女,25岁.因面、颈、胸部及上肢皮肤红斑、硬化伴瘙痒8个月,颈部、胸部、下腹部和双上肢暗红色结节伴瘙痒4个月.

    作者:李冬芹;王相华;张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蒜素治疗泛发性皮肤念珠菌感染并发鹅口疮1例

    患儿男,3个月.息儿出生后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白膜,咳嗽,有痰,伴发热,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 d(具体用药不详),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头颈部、躯干、会阴部出现片状红斑,部分皮损边缘有白色膜状脱屑,局部有少量渗出液,偶有咳嗽,一直在当地卫生所给予口服抗生素及外搽抗生素软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皮损未见好转.

    作者:陈立恭;杨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手背部胶样粟丘疹1例

    患者男,45岁.因双手背淡黄色扁平丘疹3年,于2008年7月24日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出现淡黄色丘疹,丘疹渐增多,并累及右手背,无痒痛等.

    作者:肖尹;王红梅;纪华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