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济;宁娟;罗时艳;余轶
临床上将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与其他外用制剂混合或稀释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往往缺乏规范性和理论依据,故存在争议.该文综述了国外有关混合或稀释使用外用制剂之利弊的相关文献,旨在提请临床皮肤科医师关注这一问题.建议皮肤科医师应与从事外用制剂研究的药学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开展复方外用制剂的研究,以避免随意混合使用外用制剂的弊端,乃至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作者:曹元华;崔盘根;申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为探讨蒿甲醚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机制,观察一定剂量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HaCaT细胞后,不同浓度蒿甲醚对HaCaT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表达凋亡相关蛋白Fas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45.00 mJ/cm2剂量UVB照射培养的永生化HaCaT角质形成细胞,以羟氯喹及不同浓度的蒿甲醚进行干预处理,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免疫组化检测紫外线照射及经羟氯喹和篙甲醚处理后HacaT细胞活性变化及其Fas和Bcl-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①羟氯喹及小剂量(≤50mg/L)蒿甲醚对细胞活性影响不明显,而≥100mg/L蒿甲醚增加细胞活性.但浓度超过200mg/L,可见大量细胞悬浮于培养液上;②与未照射组相比UVB照射可使HaCaT细胞表达Fas增加;③与UVB组相比,UVB+羟氨喹(Q)组、UVB+25 mg/L蒿甲醚(H1)组、UVB+50mg/L蒿甲醚(H2)组、UVB+100mg/L蒿甲醚(H3)组使HaCaT细胞表达Fas减少;④与未照射组相比,UVB照射可使HaCaT细胞表达Bcl-2减少;⑤与UVB组相比,UVB+Q组、UVB+H1组、UVB+H2组、UVB+H3组可以使HaCaT细胞表达Bcl-2增加.结论:小剂量(25 mg/L、50 mg/L、100 mg/L)蒿甲醚可以抑制HaCaT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蒿甲醚可能通过影响与凋亡相关的Fas和Bcl-2表达,减少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
作者:严慧;邓丹琪;王金焕;苏伟婷;樊应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黑头粉刺痣是临床少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部、颈部、胸部,呈带状或单侧分布.笔者诊治2例发生于耳部且呈两侧分布的黑头粉刺痣.现报告如下.例1.男,11岁.两侧耳郭后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伴不适7年余,于2006年7月10日来我中心就诊.
作者:张俊;胡飞虎;郦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26岁.双手(足)指(趾)末端增生、肥厚7年,额部及头皮皮肤增厚5年,并进行性加重,于2007年4月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确诱因双手(足)指(趾)末端出现增生、肥厚,渐呈鼓槌状,膝关节肿胀,有间断性关节疼痛,随后双手及双踝、足背肿胀,无明显疼痛.
作者:任蓉;陈宏翔;张晶;杨凌云;李家文;王椿森;涂亚庭;黄长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48岁.鼻尖部囊肿10年.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鼻尖部出现一粟粒大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就诊治疗.此后丘疹缓慢增大,为明确诊断和治疗于2003年1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作者:李轶楠;马东来;方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选择60名健康中青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自评和仪器测试3种方法对宣称有紧致毛孔功效的某国外著名品牌化妆品进行功效评估.结果:研究者评估和受试者自评可反映受试者整体皮肤毛孔的变化;仪器测试可以客观地反映皮肤毛孔大小的改变.结论:皮肤毛孔孔径的测量结合研究者和受试者的评价是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苗坚;赖维;谢淑霞;苏向阳;龚子鉴;易金玲;杨素莲;区凤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16岁.因脊柱、胸廓畸形2年余,于2007年3月13日收住我院骨科.患者出生时背部即出现咖啡斑,逐渐扩大.1年前于咖啡斑上出现簇集状绿豆大丘疹,无自觉症状.2年前出现胸廓畸形.平素体健,智力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胡大雁;邓丹琪;周晓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先证者女,19岁.因双侧掌跖皮肤增厚、变硬19年,于2006年10月1日在华山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出生2个月时家人发现其双侧掌跖皮肤增厚、变硬、发红,未予治疗.三四年后患者双侧掌跖及指(趾)屈面皮肤弥漫性增厚,表面光滑、发亮,呈黄色.
作者:祝伦;王侠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吡美莫司是一种强效的大环内酯类局部免疫调节剂,至今吡美莫司治疗白癜风的文献报道仅有十几篇.有作者报道每日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2次治疗白癜风,3个月后平均复色率为25%,6个月后平均复色率为72.9%.躯干部复色效果佳,其次为四肢和面部.1%吡美莫司乳膏局部外用偶有灼热感.
作者:曹妍;朱文元;骆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娟;陈周;徐前喜;张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61岁.因颜面部暗红色斑丘疹、结节伴轻度瘙痒2年余,于2006年5月8日至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就诊.
作者:刘靖;杨爱成;查旭山;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脱发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相结合.方法: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507例脱发患者进行调查评估,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507例脱发患者DLQI和CES-D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DLQI与CES-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P<0.01).结论:脱发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作用,所以应及早进行联合治疗.并加大宣传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王磊;范卫新;曹蕾;许文嵘;刘莉萍;李子海;尹晓晴;储小燕;唐唯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报告1例表现为面部结节的皮肤栅栏状包囊性神经瘤.患儿男,10岁.下颏部淡红色无痛性丘疹、结节半年就诊.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皮肤栅栏状包囊性神经瘤.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特异性的组织病理改变.
作者:钟华;杨希川;钟白玉;叶庆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报告1例静脉内化脓性肉芽肿.患者男,75岁.因左手拇指结节3年就诊.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一扩张静脉,内有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增生的血管被纤维组织分隔形成典型分叶状结构.诊断为静脉内化脓性肉芽肿.
作者:王雷;杨励;廖文俊;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足部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因其顽固易复发,外用给药患者的依从性差,难以达到预期疗效,因此笔者于2006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北京诺华公司)口服联合特比萘芬乳膏(天津中美史克制药)外用治疗足癣94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琛;陈保江;陈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于2007年1-5月采用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口服联合2%克霉唑霜外用治疗足癣,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芳;王琴;成蓓;高慧;陈菲菲;翁晓芳;冯永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伴腹膜后Castleman瘤.患者男,29岁.口腔、龟头反复糜烂1年,周身起皮疹半年,双眼有分泌物1周.结合病史、皮损特点、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组织病理改变、右腹膜后肿物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该病.
作者:马蕾;郑松;张丽;夏立新;郭哲;林俊萍;耿龙;陈洪铎;高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17岁.因右肩胛皮肤出现水疱、血疱1个月,于2006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肩胛部出现少量簇集性水疱,约针尖至米粒大,疱壁厚,疱液清,无瘙痒及疼痛,未予诊治.上述水疱逐渐增多,部分水疱转变为血疱.
作者:陈小玫;李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扁平苔藓为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黏膜上,少数病例可有指、趾甲和毛发病变.假性箍指病又称自发性断指(趾)症,是一种在遗传或非遗传性疾病基础上并发的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收缩导致的指(趾)环状萎缩与自截.
作者:徐艳;万屏;何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临床较少见.2005年8月,我科诊治1例有家族发病史,并有指(趾)甲损害的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令济;宁娟;罗时艳;余轶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