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酮联合2%氯柳酊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顾敏;宋英;王秀霞

关键词:痤疮, 寻常, 丹参酮
摘要:我科于2004年5月-2006年8月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联合2%氯柳酊外用治疗寻常痤疮,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莱特勒-西韦病

    报告1例莱特勒-西韦病(非类脂组织细胞增多症).患儿男,2个月.出生时颈部及下肢即有棕黄色丘疹、斑丘疹、鳞屑及痂皮,逐渐累及头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损反复发作.皮损印片可见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

    作者:李敏;尹光文;李冬芹;李小红;黄玉成;赵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刺激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4和γ干扰素的意义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刺激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p抗体(Hp-IgG),随机选择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Hp抗体阳性14例,Hp抗体阴性11例)、18名正常者(Hp抗体阳性9例,Hp抗体阴性9例),以Hp超声粉碎菌或植物血凝素(PHA)分别刺激其体外培养的PBMC,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中的IL-4和IFN-γ水平.结果:在Hp或PHA刺激下,Hp抗体阳性及Hp抗体阴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PBMC产生IL-4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Hp抗体阳性患者)或无显著差异(Hp抗体阴性患者);但Hp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BMC产生的IL-4及IFN-γ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入组的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PBMC经Hp刺激,可导致Th细胞亚群失衡,Th2免疫应答占优势.

    作者:蔡涛;李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例

    患者女,42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后出现丘疹,初期为粟粒大小,逐渐增大,呈鲜红色,易破溃出血,偶感瘙痒.皮损逐渐增多,部分融合.近1周左耳后结节再次破溃出血,于2006年4月12日到我科就诊.

    作者:张莹;张朝栋;卢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迪银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311 nm中波紫外线(UVB)现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宽谱UVB相比,窄谱UVB具有疗效好、缓解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窄谱UVB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某些皮肤病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采用窄谱UVB联合迪银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学峰;惠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增殖型天疱疮1例

    患者女,40岁.因口腔反复破溃,伴疼痛6年,全身散发红斑、结节、糜烂3年,于2006年5月至我科就诊.

    作者:张洁;闫国富;刁庆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褐黄病

    报告1例褐黄病.患者男,49岁.面部、耳郭、双手背肤色呈蓝绿色20余年,排尿后尿液变黑4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变薄,真皮内胶原纤维变性,胶原束肿胀,束间可见棕黄色、均质团块状物质沉积.甲苯胺蓝染色示团块状物质呈黑色.尿液加入10%NaOH溶液后变成黑色.腰椎X线检查示腰椎骨质疏松,椎间盘钙化,椎间盘突出.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褐黄病.

    作者:陈龙;朱林学;陈柳青;姜一化;李东升;曾志良;周小勇;王玮蓁;段逸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黑踵病1例

    黑踵病为足跟部的皮下出血,该病本身无大碍,但表现不典型者易被误诊为黑素瘤,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凤莲;廖万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患者男,67岁.因腹部皮肤结节不断复发50年,于2006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50年前起无明显诱因腹部皮肤出现结节,逐渐增至鸽蛋大,无痛痒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脂肪瘤,予以手术切除,未作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倪通;车敦发;吴波;倪容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家系分析及突变位点检测

    目的:分析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遗传特点,并探讨RE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一摩擦性黑变病家系患者,分析其发病特点.提取患者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RE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并进行测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鉴定.结果: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在此家系中未见RET634基因突变.结论: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与RET634基因突变无关.

    作者:左亚刚;刘跃华;王宏伟;朱铁山;方凯;王宝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阴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报告1例外阴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患者女,70岁.外阴红斑、增生、破溃、渗液2年.皮肤科检查见外阴及其周围有一11 cm×10 cm浸润性暗红斑,边界清楚,边缘略隆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部和真皮上部可见不典型单核细胞浸润,多个异形细胞聚集成巢,甚似Pautrier微脓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CD43、Ki-67均(+),CD4、CD8、CD20、CD79α、CD30均(-).诊断:外阴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作者:张江安;于建斌;曹鸿玮;陈燕辉;李琳;陈建立;孟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烧伤瘢痕继发鳞状细胞癌并发腋窝表皮囊肿恶变1例

    患者女,46岁.36年前背部烫伤后遗留大片瘢痕.1年前因瘢痕瘙痒,搔抓后破溃,形成指甲大浅溃疡,经久不愈.半年前,溃疡面迅速扩大,基底呈菜花样增生,形成肿块,偶有渗出,并有异味.

    作者:郭海霞;刘刚;靖亚莎;李鹏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5年1月-2006年5月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商品名: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扁平疣,并以基质作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长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痛风

    患者男,48岁.主诉:双手、足关节反复疼痛伴皮下结节20年.现病史:患者20年前在饮酒后右足跖出现疼痛,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尿酸偏高,高达690 μmol/L(正常值149~416 μmol/L).

    作者:李福伦;徐蓉;王一飞;李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秃发性毛发角化症

    报告1例秃发性毛发角化症.患者女,22岁.因全身泛发毛囊性红色丘疹8年,头皮瘢痕性秃发伴瘙痒4年就诊.临床表现为头部毛发稀疏,部分秃发区可见毛囊萎缩.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密集毛囊性粉刺样丘疹,四肢、躯干泛发粟米大毛囊性丘疹.枕部头皮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突局灶性延长,毛囊口有角质栓,毛囊内外根鞘灶性萎缩或消失,局部多核巨细胞反应性增生,毛囊周围及真皮血管周围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秃发性毛发角化症.

    作者:谢淑霞;赖维;万苗坚;朱国兴;杨素莲;唐录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报告1例切除14年后复发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男,62岁.14年前行右胫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前右胫前原手术部位又出现一肿块,逐渐增大,3 d前肿块表面皮肤破溃,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排列呈梭形或星形,可见核分裂相及多核瘤巨细胞.肿瘤细胞位于黏液样基质中,间质血管丰富,出血明显.

    作者:伍洲炜;朴英兰;施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参酮联合2%氯柳酊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5月-2006年8月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联合2%氯柳酊外用治疗寻常痤疮,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敏;宋英;王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5年1月-12月采用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53例带状疱疹患者,并与红外线照射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东;王飞;潘永正;戴星;陈玉霞;戚翠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面部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男,68岁.因左侧面部肿块溃疡1年,于2005年8月16日在本院就诊.1年前患者左侧面部出现一个黄豆大结节,逐渐增大并溃破,在当地卫生所予以药物(具体用药不详)外用,治疗后皮损无好转.

    作者:叶文静;秦兰英;邢卫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肝脓肿1例

    患者女,33岁.2002年初四肢关节反复出现酸痛与肿胀,伴有口腔溃疡及原因不明的皮肤瘀点、瘀斑,月经量增多.

    作者:冯欢;王辰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无严重掌跖角化过度-1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1例

    患儿男,7岁.因全身皮肤干燥,大量鳞屑7年,于2006年7月4日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就诊,门诊拟鱼鳞病收入院.患儿出生时全身皮肤潮红,头皮有少量脓疱,躯干,四肢较多水疱.后皮肤逐渐干燥,全身有大量鳞屑,冬季瘙痒,脱屑明显,偶有水疱,二三天可消退.给予尿囊素等外用症状略有缓解.平素躯干、四肢出汗不良,鳞屑较厚部位皮肤经常皲裂,伴疼痛.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毕新岭;姚岚;顾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