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李辉;王伟献;刘金梅;胡汝平;杨顺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 激光, 康柏西普, 最佳矫正视力,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102眼)DM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激光治疗的51例(51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51例(51眼)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6 mm黄斑区总容积(TMV)、黄斑中心厚度(CMT)、佳矫正视力(BCVA)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TMV、CMT、BCV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MV、CMT低于对照组,BCVA提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治疗DME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利于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黄斑水肿,且并发症较少.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S患者86例,将其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和生活方式干预组,随访6个月,超声检测CIMT及肱动脉内径,血液学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比较两组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6个月,瑞舒伐他汀组与治疗前比较,大CI-MT及ET-1、Hcy、hs-CRP、TNF-α、IL-6、IL-18水平均降低(P均<0.05),而NO水平升高(P<0.05),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增大(P<0.05);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瑞舒伐他汀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逆转CIMT,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微微;李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引发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造成肺损伤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搜集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与肺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8.14%)高于对照组(69.49%),P<0.05;观察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3.56%)低于对照组(32.2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肺剂量、肺容积百分比(V20)及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发生肺损伤的相关诱导因素;通过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证实,患侧肺的平均肺剂量是导致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仍然存在少数不良反应,其所致肺损伤与平均肺剂量、V20及肿瘤体积密切相关.

    作者:贾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糖尿病肾病病理特征与补体C3沉积的关系及其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病理特征与肾组织补体C3沉积的关系及其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2006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补体C3沉积情况,将入选患者分成C3阳性组(39例)和C3阴性组(76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指数;同时对比不同病理分型(Ⅰ~Ⅳ组)间C3沉积的差别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C3阳性组和C3阴性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情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3阳性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肌酐水平高于C3阴性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C3阴性组(P<0.05);病理分型Ⅰ~Ⅳ组患者的补体C3沉积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等级的升高,C3沉积阳性率也随之增加;C3阳性组的活动指数(7.0±1.5)高于C3阴性组(4.3±1.3),C3阳性组的慢性指数(4.5±1.7)低于C3阴性组(6.5±1.6),P<0.05;所有患者随访2年发现,患者病理等级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肾组织C3沉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产生不良影响,并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小病灶甲状腺结节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小病灶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郑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小病灶甲状腺结节患者96例,给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手术病理、随访1年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对小病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与病理结果及随访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对直径为11~15、6~10、≤5 mm的小病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小病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童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常见过敏原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门诊随访的儿童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单纯过敏性鼻炎患儿50例作为对照A组,同期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作为对照B组.通过过敏原筛查检测三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血清中过敏原类型及其特异性IgE(sIgE),比较三组总IgE及sIgE水平.结果 ①实验组及对照B组血清sIgE阳性率高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螨、屋尘、霉菌、猫毛皮屑、狗毛皮屑为三组患儿的主要过敏原,其中以螨为主,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过敏性鼻炎以及大部分支气管哮喘属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佛山地区主要吸入性变态反应原为螨、屋尘、霉菌、猫毛皮屑、狗毛皮屑,其中螨为该地区主要的吸入性变态反应原,对过敏性鼻炎以及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早期防治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亮;白珺;谭汝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腔内血液流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腔内血液流场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腔内血液流场指标.结果 观察组右房压、肺动脉平均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缓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时心尖二腔心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及心尖三腔心切面的切面相能量损耗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可调节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腔内血液流场状态.

    作者:窦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在清除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高危型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在清除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PV)高危型感染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择同煤集团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2月门诊经HPV DNA分型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采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冲洗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阳性6例,阴性54例,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转阴率为90.0%.而对照组患者阳性47例,阴性13例,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转阴率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期间有4例患者自觉阴道分泌物增多,未影响正常治疗.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在清除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PV)高危型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清除宫颈内的HPV病毒,提高病毒转阴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晓玲;赵金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氯解磷定治疗,观察组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对比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全血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CRP)水平、病死率、胆碱酯酶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全血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5天时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可有效保护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脏器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情恢复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秦振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生精胶囊联合勃锐精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生精胶囊联合勃锐精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少弱精子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服用勃锐精冲剂,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生精胶囊.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A+B)级精子、A级精子、精子密度、精液量及精子活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4%;治疗后,研究组(A+B)级精子、A级精子、精子密度、精液量及精子活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生精胶囊联合勃锐精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显著,可提高精子密度,增强精子活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冠心病患者70例,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35例.常规剂量组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低剂量组采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低剂量组的心肌桥检出长度、心肌桥检出率及李克特量表评分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检查时接受的电离辐射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应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时,虽然会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诊断结果,而且可以降低检查时接受的电离辐射.

    作者:张冰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物致小儿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目的 探讨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小儿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因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超声提示:双肾体积增大并呈双肾弥漫性改变,泌尿系多发结石并集合系统内絮状物质;双侧病变27例,单侧病变28例;腹部平片检查示结石均不显影.均给予解痉及碱化尿液等治疗,16例患儿联合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39例患儿经单纯解痉、碱化尿液及纠正内环境紊乱等治疗后24 h内恢复排尿,16例患儿给予1次血液透析治疗后逐渐恢复排尿.治疗1周且尿量稳定后复查彩超,51例患儿结石全部消失,4例患儿结石明显缩小,肾实质回声恢复正常,伴有肾、输尿管积水的患儿积水范围全部缩小或消失.院外随访3个月,55例患儿复查电解质、肾功能及泌尿系彩超均大致正常.结论 因不合理药物应用导致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应及早积极救治,联合解痉、碱化尿液治疗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液体治疗及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理想,同时应加强对小儿用药合理性的重视.

    作者:杨宁宁;张谦;闫跃强;陈涛;郭立华;范应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

    目的 探讨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入院的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60例,均予以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跖趾与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像学结果、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疼痛、活动受限、对鞋的要求、跖趾关节(MTP)运动、指间关节(IP)运动、MTP-IP关节确定性、与MTP-IP有关的骨痂、力线与AOFAS总分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第一跖骨与近节跖骨干中线间夹角(HVA),第一、二跖骨干中线夹角(IMA),跖骨远端关节角(DMAA),跖骨伸出长度(MPD)与胫侧籽骨位置(TS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度均>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结论 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疗效显著,满意率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并发症,需要临床予以对症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许少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鼻高流量氧疗用于机械通气拔管后序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治疗后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接受HFNC治疗(HFNC组),32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NPPV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一般情况及拔管治疗后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插管时间、拔管前APACHEⅡ评分、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拔管后1、24、48 h氧合指数、PaCO2及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HFNC组压疮发生率、误吸发生率低于NPPV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舒适度评分优于NPPV组,ICU停留时间少于NPPV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接受HFNC序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立;梅牧;徐建仙;裴文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RF)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救治的389例重症肺炎合并RF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治愈、好转与死亡,将治愈作为预后良好组,好转与死亡作为预后不良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重症肺炎合并RF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间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家庭环境、转入方式、肺不张、胸膜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贫血、腺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早产、贫血、腺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MODS、ARDS是儿童重症肺炎合并RF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RF预后的危险因素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贫血、腺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MODS及ARDS;而与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家庭环境、入科方式、肺不张、胸膜炎等无关.

    作者:陈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AMI后心绞痛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8)与对照组(n=48).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515,P<0.001).治疗后所有患者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溶酶体颗粒膜蛋白(CD63)与P选择素(CD62p)、溶血磷脂酸(LP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CD62p、CD63、PAC-1与L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NO、ET-1与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6.3%(3/48)比12.5%(6/48),χ2=0.490,P=0.483].结论 AMI后心绞痛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安全性高,疗效好,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文娟;王芝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单纯超重与肥胖对年轻女性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单纯超重与肥胖对年轻女性(≤35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第1次接受IVF助孕的年轻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女性的临床资料,共1272个完整周期,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BMI 18.5~24.0 kg/m2)共901个周期,超重组(BMI 24.0~28.0 kg/m2)260个周期,肥胖组(BMI≥28.0 kg/m2)111个周期,评估超重及肥胖对卵巢控制性超排卵(COH)及实验室指标优胚率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PIH)、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小于胎龄儿(SGA)]的影响.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PIH、GDM及巨大儿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均<0.05),临床妊娠率低于正常体质量组(χ2=16.776,P=0.00),Gn用量高于正常体质量组(F=3.407,P=0.042);肥胖组与超重组Gn用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SGA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重与肥胖的年轻非PCOS患者行IVF/ICSI助孕,Gn用量增加,临床妊娠率降低,妊娠合并症如GDM和巨大儿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作者:娄华;孙玲;杨险峰;孙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收治的152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氟桂利嗪胶囊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32%)低于观察组(9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较单一使用氟桂利嗪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驰;肖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顺铂及IL-2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顺铂(DDP)、白细胞介素-2(IL-2)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96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对照组予以DDP胸腔灌注并紫杉醇类或依托泊苷(VP-16)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IL-2胸腔灌注.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有效率、进展时间、肿瘤标记物水平与疗效的关系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胸腔积液进展时间延长(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顺铂、IL-2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肿瘤标记物水平,提高了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并且延长了胸腔积液进展的时间.

    作者:李兰;李荣臻;杨道科;郎锦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复发型原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究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复发型原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频复发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单纯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治疗,观察两组缓解情况、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缓解情况上,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χ2=7.791,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0,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t=6.388,P<0.05),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t=4.254,P<0.05),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t=2.019、2.76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复发型原发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朱文清;张先明;杜小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前臂骨内腱鞘囊肿的早期诊治

    目的 探讨早期诊治前臂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骨内腱鞘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位于桡骨下段腱鞘囊肿,2例位于尺骨上段腱鞘囊肿,均经手术清除病灶,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术后均得到随访.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5(13~23)个月,无局部复发,腕部、肘部、肩部关节功能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以避免对该病的误诊,手术治疗以病灶刮除及外固定保护为主,术后良好的功能锻炼进一步促进了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