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MP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21 d后疗效、症状改善情况、MP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M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儿童MP感染后慢性咳嗽效果较单用阿奇霉素好,患儿咳嗽、咯痰等症状更好更快缓解,MP清除率高,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孟善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皮肤溃疡病损全程综合治疗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明基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经综合系统治疗并随访的21例糖尿病皮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全程综合治疗的效果和临床意义.结果 21例患者中,糖尿病足部溃疡伴感染11例,其中接受足趾截肢6例,5例接受综合清创换药;下肢小腿皮肤感染4例;臀部感染6例.所有患者经院内治疗以及后期门诊随诊进一步治疗后均治愈或显著好转.结论 真菌和细菌所致的皮肤感染后溃疡在糖尿病患者中为常见,临床治疗中实行全程系统综合治疗,同时进行创面彻底清创换药是良好预后的基础.
作者:徐岗村;顾霖;杨素兰;董吉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39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L-6、IL-27、MBP水平.结果 ①研究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8.95%,P<0.05);②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IL-27、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⑤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9%)与对照组(2.6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降低IL-6、IL-27、MBP水平,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机体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10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水平.结果 两组产妇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MAP均较T0下降,HR均较T0上升(P<0.05),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对照组HR与T1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较T1下降(P<0.05);T3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氧分压(P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脐动脉血乳酸、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案,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褚瑞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经产前超声诊断的47例ACC胎儿的临床资料,将超声、MRI结果与出生后或引产后结果对照,比较评价产前超声与MRI检查诊断胎儿ACC的准确性.结果 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胎儿侧脑室前角变窄、后角扩张,呈“泪滴状”,第三脑室扩张、上移,透明隔腔消失为主;MRI声像图特征以胎儿冠状位或正中矢状位胼胝体结构部分缺如或完全缺如为主.出生后或引产结果显示,ACC完全缺如26例,ACC部分缺如21例,并合并脑室扩张、脑积水、小脑发育异常、唇腭裂、蛛网膜囊肿、小下颌畸形等.产前超声依靠直接、间接征象诊断39例,准确率为82.98%,MRI依靠直接征象诊断40例,准确率为85.11%,产前超声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ACC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胎儿ACC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同时,对产前超声诊断ACC的胎儿应行MRI进一步明确诊断,为临床后续治疗及处理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黄淑娴;余玲娜;李胜凯;刘利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呼吸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肺泡灌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肺部体征变化及肺部病灶影像学改变,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佳.
作者:周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东莞市453例育龄妇女血液中叶酸水平,为制定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东莞市453例育龄期女性作为实验对象,空腹状态下采集4 ml静脉血液,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实验对象血清中红细胞叶酸水平和血清叶酸水平.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453例育龄妇女血清叶酸水平为(9.70±4.12) ng/L,红细胞叶酸水平为(527.84±192.62) ng/L.叶酸水平受育龄期女性职业、居住地点、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较大,干部群体叶酸水平高,务农者叶酸水平低(P<0.05);城市户口叶酸水平高于农村户口(P<0.05);本科学历叶酸水平高,小学学历叶酸水平低(P<0.05)、35~39岁年龄段叶酸水平高,24~29岁年龄段叶酸水平低(P<0.05);不同年龄段、局部环境、职业和文化程度均有叶酸缺乏情况.结论 东莞市育龄妇女整体叶酸缺乏率较低,有少部分妇女血液中叶酸含量未达到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佳浓度,该部分女性在备孕期应加强膳食结构营养,针对性补充叶酸,提高优生率.
作者:孙晓岩;陈博;袁细妹;韩临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24h动态脑电图检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脑电图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常规脑电图组(65例)与动态脑电图组(75例),对比两组经不同脑电图检查技术检出的脑电图异常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对比不同脑电图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结果 动态脑电图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脑电图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残疾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中度异常患者死亡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准确性更好,有助于医师尽早为患者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致残及致死风险,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包卫方;孙朋波;王慧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采用platinumEliteDL型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并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0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采用WHO Qol-BREF生活量表评估两组手术前、治疗后4个周期的生活质量;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4个周期,观察组有效率为44.00%,高于对照组的26.00% (P <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个周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海文;宋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接受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对照组35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为25.7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不增加,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志杰;张涛;王能超;赵一电;王皓颖;朱金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锥形束CT)的测量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CBCT临床资料,三维重建后测量上颌牙槽前壁与鼻腭管前壁之间的距离以及上颌中切牙不同植入高度的唇舌向骨质厚度.结果 上颌牙槽骨前壁与鼻腭管前壁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鼻腭管口腔侧测量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度上颌中切牙唇舌向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高度骨质厚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mm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长度是安全的,可有效避免鼻腭管中进入微种植体.
作者:黄荣;聂子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达菲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菲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量和痛经情况、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月经量、痛经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CA125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脱落率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率(4.44%、8.89%)均低于对照组(20.00%、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菲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月经过多、减轻痛经,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18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GOLD分级,按患者肺功能将其分为四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检测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反映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患者感染前后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这些指标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前临床症状评分[(3.65±0.81)分]和生活质量评分[(6.32±0.97)分]均低于感染后两者评分[(5.69±1.37)分,(7.86±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均随组别升高而升高,且这些指标与肺功能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且感染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贾全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诊断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出生的14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早产组115例,足月组28例,均采取床旁超声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早产儿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比足月儿新生儿高(P<0.05).②首次经床旁超声检查正常但是在72 h后经复查发现5例新生儿为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患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流速比正常新生儿低(P<0.05),而RI值则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诊断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床旁超声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无创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茵感染的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 571例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肺炎链球菌鉴定,确定阳性率,对细菌鉴定阳性患儿的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耐药性试验,分析耐药性特点.结果 1 571例患儿中,有118例肺炎链球茵培养阳性,感染率为7.51%;感染类型以肺炎为主;1岁以下患儿占比高于1~3岁(含)及3~5岁患儿,冬季发病患儿占比高于其他3个季节,不同性别患儿占比较接近;患儿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87.29%、90.68%和76.27%,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很低,分别为4.24%、0.00%和0.85%.结论 5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岁以下患儿更易感染肺炎链球茵;肺炎为主要疾病类型;肺炎链球茵感染有季节差异性,应将冬季作为重点防护时期;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普遍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应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工作.
作者:范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行剖宫产的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卫辉市中医院105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53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镇痛优良率(94.34%)高于对照组(80.77%,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的稳定妊娠期高血压行剖宫术产妇的血压及心率,麻醉效果显著,术后新生儿身体状态较佳.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忻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ASO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32例.常规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七水蛭粉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应血液指标及其肢体循环改善程度和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ERS)、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ERS为(16.32±4.58) mm/h,PLT为(287.21±37.62)109/L,FIB为(3.56±0.43) g/L,LDL-C为(3.01±0.25) mmol/L,HbA1c为(6.18±0.39)%,各指标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及踝肱指数等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伤,且损伤程度均较轻,常规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恶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相应血液指标,并对促进其患肢相应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且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兰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下磁共振扫描(MRI)在踝关节周围韧带中的显示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招募的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自然体位、完全背屈位、完全跖屈位MRI扫描.统计踝关节周围韧带影像学特征,比较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内侧副韧带(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及胫腓下联合韧带在不同体位MRI显示效果.结果 ①距腓前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自然体位-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分3分者38.96%(60/154)、41.55% (64/154),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距腓后韧带在自然体位-冠状面、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分3分者26.66%(52/195)、75.78%(72/195),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胫舟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完全跖屈-冠状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3分者29.62%(40/135)、39.26%(53/135),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④胫跟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及冠状面显示佳,评3分者居多,分别占评3分者25.00%(47/188)、34.57%(65/188),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胫腓下联合韧带在自然体位-横断面、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居多,分别占评3分者28.67%(41/143)、10.55%(58/143),二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位MRI扫描对踝关节周围韧带显示效果不同,其中外侧副韧带以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效果佳,内侧副韧带以完全跖屈-冠状面、完全背屈-冠状面显示效果佳,下胫腓联合韧带以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效果佳,可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杨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纳入实验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且接受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者5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抗体滴度、阳转率、免疫学指标CD3+、CD4+T、CD8+T、CD4+/CD8+水平及阳转组、未阳转组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Fe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 实验组患者抗体滴度、阳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CD4+/CD8+低于对照组,CD8+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转组、未阳转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Fe蛋白、PTH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阳转组白蛋白水平高于未阳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体滴度值及阳转率水平较差,外周血CD4+T、CD8+T、CD4 +/CD8+以及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有关.
作者:武丽芳;卫德鹏;黄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患者女,50岁,3年前开始于活动中出现心悸、胸闷,随后晕厥,伴大汗,晕厥持续约2 ~3 min缓解,之后上述晕厥症状反复出现3次,均于活动中出现.2年半前患者因“反复晕厥”第一次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查脑利钠肽(BNP)1 656 pg/ml,D-二聚体正常,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未见异常,余诊疗不详,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年前因“胸闷、憋气症状进行性加重”第1次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就诊,当时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憋气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伴心悸、双下肢水肿.轻微活动即出现胸闷、憋气,伴心悸,无胸痛,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因有反复晕厥病史,患者每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时,采取坐位防止摔倒.
作者:徐萌萌;冯洪亮;姜龙;杨建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