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测量价值研究

黄荣;聂子林

关键词:上颌, 中切牙, 颌骨, 解剖形态, 锥形束CT
摘要:目的 研究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锥形束CT)的测量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CBCT临床资料,三维重建后测量上颌牙槽前壁与鼻腭管前壁之间的距离以及上颌中切牙不同植入高度的唇舌向骨质厚度.结果 上颌牙槽骨前壁与鼻腭管前壁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鼻腭管口腔侧测量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度上颌中切牙唇舌向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高度骨质厚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mm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长度是安全的,可有效避免鼻腭管中进入微种植体.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25例慢性乙肝患者,按3∶1∶1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2组患者采用固定处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3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治疗,48周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的第0、12、24和48周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治疗48周后,1组患者的HBV-DNA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疗效与总体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2组和3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健康水平.

    作者:郝利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脑外伤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94例,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研究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预后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预后总良好率(87.23%)高于对照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ADL评分(72.33±13.16)分、Fugl-Meyer评分(78.18±8.62)分均高于对照组[(52.85±13.54)分、(60.11±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韩寅;熊性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预成冠对修复大面积乳牙龋坏的远期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预成冠对修复大面积乳牙龋坏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大面积乳牙龋坏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与入院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患儿接受预成冠修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邻接较好、修复体完整、边缘密合以及继发龋方面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在牙体完整、磨耗方面的数据较为接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面积乳牙龋坏患儿行预成冠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齿修复效果,还能优化远期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红;李碧波;曾红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呼吸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肺泡灌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肺部体征变化及肺部病灶影像学改变,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佳.

    作者:周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地佐辛治疗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椎管内麻醉割宫产术中寒战患者实施地佐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山西大医院59例剖宫产术中寒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9例患者均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结合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9例患者分为地佐辛组(36例,应用地佐辛治疗)、曲马多组(23例,应用曲马多治疗).研究对比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镇静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寒战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患者用药后1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低于曲马多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新生儿Apgar评分[(9.36±0.46)分]高于曲马多组[(9.05±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患者实施地佐辛治疗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郝卫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体位下磁共振扫描在踝关节周围韧带中的显示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下磁共振扫描(MRI)在踝关节周围韧带中的显示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招募的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自然体位、完全背屈位、完全跖屈位MRI扫描.统计踝关节周围韧带影像学特征,比较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内侧副韧带(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及胫腓下联合韧带在不同体位MRI显示效果.结果 ①距腓前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自然体位-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分3分者38.96%(60/154)、41.55% (64/154),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距腓后韧带在自然体位-冠状面、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分3分者26.66%(52/195)、75.78%(72/195),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胫舟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完全跖屈-冠状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3分者29.62%(40/135)、39.26%(53/135),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④胫跟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及冠状面显示佳,评3分者居多,分别占评3分者25.00%(47/188)、34.57%(65/188),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胫腓下联合韧带在自然体位-横断面、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居多,分别占评3分者28.67%(41/143)、10.55%(58/143),二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位MRI扫描对踝关节周围韧带显示效果不同,其中外侧副韧带以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效果佳,内侧副韧带以完全跖屈-冠状面、完全背屈-冠状面显示效果佳,下胫腓联合韧带以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效果佳,可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杨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病历卡建立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对症施治,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予以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病理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疼痛评分为0分者,3分以下者实验组多于对照组,4~10分者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性高,术后痛感低,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国民;叶丽琴;陈少卿;江群广;郭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效果

    目的 分析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并选择同期44例行微创Mc Keown术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 h、24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44v]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血清VEGF、MMP-9及CD44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 (4/45)],低于对照组[25.00% (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1%(5/45),低于对照组[34.09% (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可缩短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阻止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降低术后复发率,且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床旁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诊断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出生的14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早产组115例,足月组28例,均采取床旁超声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早产儿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比足月儿新生儿高(P<0.05).②首次经床旁超声检查正常但是在72 h后经复查发现5例新生儿为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患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流速比正常新生儿低(P<0.05),而RI值则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诊断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床旁超声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无创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朔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GDM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治疗前后检查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①血糖血脂水平: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治疗后观察组MDA(40.21±3.22) nmol/ml、ROS(202.97±19.24) U/ml水平低于对照组[MDA(52.36±3.67) nmol/ml、ROS(278.21±22.75) U/m1],SOD水平(223.08±24.02) U/ml高于对照组(168.50±20.89)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结局:观察组低血糖(5.13%)、子痫前期(2.56%)、剖宫产(28.21%)、羊水过多(5.13%)、早产(7.69%)、巨大儿(2.56%)低于对照组[低血糖(25.64%)、子痫前期(20.51%)、剖宫产(58.97%)、羊水过多(25.64%)、早产(30.77%)、巨大儿(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2.56%)、产后出血(2.56%)、胎儿窘迫(5.13%)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7.69%)、产后出血(5.13%)、胎儿窘迫(12.8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GDM,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英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机体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10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水平.结果 两组产妇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MAP均较T0下降,HR均较T0上升(P<0.05),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对照组HR与T1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较T1下降(P<0.05);T3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氧分压(P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脐动脉血乳酸、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案,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褚瑞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50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和侧索受损的症状,首发症状为:双下肢无力21例、走路不稳25例、双下肢无力伴大小便障碍3例;深感觉障碍36例,末梢感觉减退14例,伴精神症状10例,智能减退6例,50例均伴双下肢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21例,减弱14例,巴宾斯基征试验阳性42例,霍夫曼征阳性11例.指鼻不准8例,跟膝胫试验阳性15例.44例行脊柱MRI检查,发现33例(75.00%)有脊髓损害表现;50例均行肌电图检查,其中41例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47例,46例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常规检测显示28例贫血,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值低于正常者45例,叶酸低于正常值15例,35例显示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均予以维生素B12、维生素B1治疗,9个月后随访显示痊愈42例,好转8例.结论 SCD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深感觉异常、下肢无力、共济失调等,还可能伴有精神异常,患者多伴有巨幼细胞贫血、胃病、甲状腺疾病史.MR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给予维生素B12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雷文馨;胡德亚;薛晨辉;范刚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MP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21 d后疗效、症状改善情况、MP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M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儿童MP感染后慢性咳嗽效果较单用阿奇霉素好,患儿咳嗽、咯痰等症状更好更快缓解,MP清除率高,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孟善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忻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ASO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32例.常规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七水蛭粉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应血液指标及其肢体循环改善程度和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ERS)、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ERS为(16.32±4.58) mm/h,PLT为(287.21±37.62)109/L,FIB为(3.56±0.43) g/L,LDL-C为(3.01±0.25) mmol/L,HbA1c为(6.18±0.39)%,各指标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及踝肱指数等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伤,且损伤程度均较轻,常规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恶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相应血液指标,并对促进其患肢相应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且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兰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茵感染的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 571例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肺炎链球菌鉴定,确定阳性率,对细菌鉴定阳性患儿的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耐药性试验,分析耐药性特点.结果 1 571例患儿中,有118例肺炎链球茵培养阳性,感染率为7.51%;感染类型以肺炎为主;1岁以下患儿占比高于1~3岁(含)及3~5岁患儿,冬季发病患儿占比高于其他3个季节,不同性别患儿占比较接近;患儿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87.29%、90.68%和76.27%,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很低,分别为4.24%、0.00%和0.85%.结论 5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岁以下患儿更易感染肺炎链球茵;肺炎为主要疾病类型;肺炎链球茵感染有季节差异性,应将冬季作为重点防护时期;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普遍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应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工作.

    作者:范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联合应用阿替普酶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62例ACI患者,根据患者所用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所有ACI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9 mg/kg的阿替普酶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0.2g丁苯酞软胶囊,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Hcy、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24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k-PGF1a、NSE与Hcy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k-PGF1a、NSE与Hcy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28天的MMSE评分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28天的MMSE评分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2.6%比71.6%,x2=12.138,P<0.叭).结论 阿替普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ACI患者,可显著改善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NSE、Hcy指标,提高6-k-PGF1a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纪庭金;杨娉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采用platinumEliteDL型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并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0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采用WHO Qol-BREF生活量表评估两组手术前、治疗后4个周期的生活质量;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4个周期,观察组有效率为44.00%,高于对照组的26.00% (P <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个周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海文;宋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测量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锥形束CT)的测量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CBCT临床资料,三维重建后测量上颌牙槽前壁与鼻腭管前壁之间的距离以及上颌中切牙不同植入高度的唇舌向骨质厚度.结果 上颌牙槽骨前壁与鼻腭管前壁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鼻腭管口腔侧测量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度上颌中切牙唇舌向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高度骨质厚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mm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长度是安全的,可有效避免鼻腭管中进入微种植体.

    作者:黄荣;聂子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研究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接受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对照组35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为25.7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不增加,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志杰;张涛;王能超;赵一电;王皓颖;朱金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4h动态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24h动态脑电图检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脑电图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常规脑电图组(65例)与动态脑电图组(75例),对比两组经不同脑电图检查技术检出的脑电图异常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对比不同脑电图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结果 动态脑电图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脑电图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残疾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中度异常患者死亡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准确性更好,有助于医师尽早为患者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致残及致死风险,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包卫方;孙朋波;王慧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