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h动态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包卫方;孙朋波;王慧玲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24 h动态脑电图, 病情评估,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24h动态脑电图检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脑电图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常规脑电图组(65例)与动态脑电图组(75例),对比两组经不同脑电图检查技术检出的脑电图异常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对比不同脑电图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结果 动态脑电图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脑电图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残疾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中度异常患者死亡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准确性更好,有助于医师尽早为患者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致残及致死风险,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体位下磁共振扫描在踝关节周围韧带中的显示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下磁共振扫描(MRI)在踝关节周围韧带中的显示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招募的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自然体位、完全背屈位、完全跖屈位MRI扫描.统计踝关节周围韧带影像学特征,比较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内侧副韧带(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及胫腓下联合韧带在不同体位MRI显示效果.结果 ①距腓前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自然体位-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分3分者38.96%(60/154)、41.55% (64/154),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距腓后韧带在自然体位-冠状面、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分3分者26.66%(52/195)、75.78%(72/195),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胫舟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完全跖屈-冠状面显示佳,评3分者相对较多,分别占评3分者29.62%(40/135)、39.26%(53/135),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④胫跟韧带在完全背屈-横断面及冠状面显示佳,评3分者居多,分别占评3分者25.00%(47/188)、34.57%(65/188),两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胫腓下联合韧带在自然体位-横断面、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佳,评3分者居多,分别占评3分者28.67%(41/143)、10.55%(58/143),二者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位MRI扫描对踝关节周围韧带显示效果不同,其中外侧副韧带以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效果佳,内侧副韧带以完全跖屈-冠状面、完全背屈-冠状面显示效果佳,下胫腓联合韧带以完全背屈-横断面显示效果佳,可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杨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联合应用阿替普酶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62例ACI患者,根据患者所用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所有ACI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9 mg/kg的阿替普酶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0.2g丁苯酞软胶囊,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Hcy、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24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k-PGF1a、NSE与Hcy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k-PGF1a、NSE与Hcy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28天的MMSE评分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28天的MMSE评分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2.6%比71.6%,x2=12.138,P<0.叭).结论 阿替普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ACI患者,可显著改善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NSE、Hcy指标,提高6-k-PGF1a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纪庭金;杨娉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利尿合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BNP、H-FABP和Nexilin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尿合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微管链接蛋白(Nexi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64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以利尿合剂治疗)和常规组(仅给予常规疗法治疗),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及心衰相关因子、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高于常规组(68.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及6 min行走距离(6MWT)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动幅度均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H-FABP、Nexil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2.50%)与常规组(6.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尿合剂联合常规疗法可改善CHF患者的疗效和心功能,降低心衰程度,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脑外伤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94例,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研究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预后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预后总良好率(87.23%)高于对照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ADL评分(72.33±13.16)分、Fugl-Meyer评分(78.18±8.62)分均高于对照组[(52.85±13.54)分、(60.11±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韩寅;熊性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测量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锥形束CT)的测量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CBCT临床资料,三维重建后测量上颌牙槽前壁与鼻腭管前壁之间的距离以及上颌中切牙不同植入高度的唇舌向骨质厚度.结果 上颌牙槽骨前壁与鼻腭管前壁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鼻腭管口腔侧测量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度上颌中切牙唇舌向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高度骨质厚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mm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长度是安全的,可有效避免鼻腭管中进入微种植体.

    作者:黄荣;聂子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达菲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达菲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菲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量和痛经情况、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月经量、痛经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CA125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脱落率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率(4.44%、8.89%)均低于对照组(20.00%、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菲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月经过多、减轻痛经,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27、MB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39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L-6、IL-27、MBP水平.结果 ①研究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8.95%,P<0.05);②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IL-27、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⑤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9%)与对照组(2.6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降低IL-6、IL-27、MBP水平,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PCT、IL-6、TNF-α、CRP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18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GOLD分级,按患者肺功能将其分为四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检测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反映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患者感染前后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这些指标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前临床症状评分[(3.65±0.81)分]和生活质量评分[(6.32±0.97)分]均低于感染后两者评分[(5.69±1.37)分,(7.86±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均随组别升高而升高,且这些指标与肺功能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且感染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贾全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效果

    目的 分析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并选择同期44例行微创Mc Keown术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 h、24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44v]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血清VEGF、MMP-9及CD44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 (4/45)],低于对照组[25.00% (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1%(5/45),低于对照组[34.09% (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可缩短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阻止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降低术后复发率,且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MP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21 d后疗效、症状改善情况、MP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M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儿童MP感染后慢性咳嗽效果较单用阿奇霉素好,患儿咳嗽、咯痰等症状更好更快缓解,MP清除率高,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孟善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特征、诊断、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PNEN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PNENs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1.7,年龄(44.2±12.2)岁.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胰体尾切除术(6例)、胰腺中段切除术(4例)、肿瘤切除术(8例)、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肿瘤大小为(4.8±2.4)cm,术后病理证实为PNENs.术后发生胰瘘4例(11.4%)、出血1例(2.9%)、腹腔积液2例(5.7%)、切口感染1例(2.9%),肺部感染1例(2.9%),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例(94.3%),随访28(5~65)个月,其中1例(3.0%)复发,2例(6.1%)死亡.结论 PNENs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根据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来提高诊断率,进一步确诊则需要术后病理结果.术后病理以高分化肿瘤较多.手术是治疗PNENs的主要和有效的方法,大部分病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李珠银;冯伟;张伟博;杜帅;赵龙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活动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比较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接受活动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和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的口腔健康状况及炎症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点口腔健康状况较治疗前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炎症反应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效果较固定义齿理想,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改善明显,龈沟液炎症反应显著减轻.

    作者:韩福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1.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WHOQOL-BREF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随访三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6.67%,无病生存时间为(17.64±4.4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45.00%,无病生存时间为(14.64±3.6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峰;张强;张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50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和侧索受损的症状,首发症状为:双下肢无力21例、走路不稳25例、双下肢无力伴大小便障碍3例;深感觉障碍36例,末梢感觉减退14例,伴精神症状10例,智能减退6例,50例均伴双下肢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21例,减弱14例,巴宾斯基征试验阳性42例,霍夫曼征阳性11例.指鼻不准8例,跟膝胫试验阳性15例.44例行脊柱MRI检查,发现33例(75.00%)有脊髓损害表现;50例均行肌电图检查,其中41例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47例,46例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常规检测显示28例贫血,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值低于正常者45例,叶酸低于正常值15例,35例显示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均予以维生素B12、维生素B1治疗,9个月后随访显示痊愈42例,好转8例.结论 SCD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深感觉异常、下肢无力、共济失调等,还可能伴有精神异常,患者多伴有巨幼细胞贫血、胃病、甲状腺疾病史.MR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给予维生素B12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雷文馨;胡德亚;薛晨辉;范刚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4h动态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24h动态脑电图检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脑电图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常规脑电图组(65例)与动态脑电图组(75例),对比两组经不同脑电图检查技术检出的脑电图异常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对比不同脑电图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结果 动态脑电图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脑电图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残疾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中度异常患者死亡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准确性更好,有助于医师尽早为患者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致残及致死风险,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包卫方;孙朋波;王慧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茵感染的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 571例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肺炎链球菌鉴定,确定阳性率,对细菌鉴定阳性患儿的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耐药性试验,分析耐药性特点.结果 1 571例患儿中,有118例肺炎链球茵培养阳性,感染率为7.51%;感染类型以肺炎为主;1岁以下患儿占比高于1~3岁(含)及3~5岁患儿,冬季发病患儿占比高于其他3个季节,不同性别患儿占比较接近;患儿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87.29%、90.68%和76.27%,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很低,分别为4.24%、0.00%和0.85%.结论 5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岁以下患儿更易感染肺炎链球茵;肺炎为主要疾病类型;肺炎链球茵感染有季节差异性,应将冬季作为重点防护时期;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普遍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应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工作.

    作者:范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预成冠对修复大面积乳牙龋坏的远期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预成冠对修复大面积乳牙龋坏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大面积乳牙龋坏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与入院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患儿接受预成冠修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邻接较好、修复体完整、边缘密合以及继发龋方面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在牙体完整、磨耗方面的数据较为接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面积乳牙龋坏患儿行预成冠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齿修复效果,还能优化远期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红;李碧波;曾红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NAC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癌坯抗原(CEA)、癌抗原(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EA、CA125、HE4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辛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导管接触性溶栓在下腔静脉滤器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导管接触性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滤器局部血栓形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17例可回收滤器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溶栓效果及滤器的取出率.结果 17例可回收滤器合并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时间为(4.38±1.40)d,尿激酶用量为(2.28 ±0.69)百万单位,滤器取出率为88.2%,滤器取出后远期随访无再发肺栓塞.结论 在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的治疗中,导管接触性溶栓效果良好.

    作者:李阳;王兵;崔文军;安乾;司江涛;王颖;吴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2017年临床输血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2017年的临床输血资料,了解临床用血现状,探讨科学合理用血方法.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3 780例输血患者,对各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使用情况、人均用血量、内外科用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5年来临床用血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增长率分别为24.40%、-2.00%、17.70%、0.60%),人均输血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率分别为6.90%、-3.20%、-5.00%、0.00%),成分血使用率为100.00%,红细胞悬液(61.59%)、血浆(17.81%)使用量偏高,血小板(9.61%)、冷沉淀(5.97%)使用量偏少,血液品种使用较单一,自体输血量偏少.结论 医院临床输血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血情况,需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加强临床医生输血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作者:张帮林;郑琳;刘育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