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市453例育龄妇女血液叶酸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孙晓岩;陈博;袁细妹;韩临晓

关键词:育龄妇女, 血液, 叶酸水平, 神经管畸形
摘要:目的 研究东莞市453例育龄妇女血液中叶酸水平,为制定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东莞市453例育龄期女性作为实验对象,空腹状态下采集4 ml静脉血液,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实验对象血清中红细胞叶酸水平和血清叶酸水平.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453例育龄妇女血清叶酸水平为(9.70±4.12) ng/L,红细胞叶酸水平为(527.84±192.62) ng/L.叶酸水平受育龄期女性职业、居住地点、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较大,干部群体叶酸水平高,务农者叶酸水平低(P<0.05);城市户口叶酸水平高于农村户口(P<0.05);本科学历叶酸水平高,小学学历叶酸水平低(P<0.05)、35~39岁年龄段叶酸水平高,24~29岁年龄段叶酸水平低(P<0.05);不同年龄段、局部环境、职业和文化程度均有叶酸缺乏情况.结论 东莞市育龄妇女整体叶酸缺乏率较低,有少部分妇女血液中叶酸含量未达到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佳浓度,该部分女性在备孕期应加强膳食结构营养,针对性补充叶酸,提高优生率.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利尿合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BNP、H-FABP和Nexilin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尿合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微管链接蛋白(Nexi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64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以利尿合剂治疗)和常规组(仅给予常规疗法治疗),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及心衰相关因子、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高于常规组(68.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及6 min行走距离(6MWT)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动幅度均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H-FABP、Nexil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2.50%)与常规组(6.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尿合剂联合常规疗法可改善CHF患者的疗效和心功能,降低心衰程度,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测量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锥形束CT)的测量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CBCT临床资料,三维重建后测量上颌牙槽前壁与鼻腭管前壁之间的距离以及上颌中切牙不同植入高度的唇舌向骨质厚度.结果 上颌牙槽骨前壁与鼻腭管前壁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鼻腭管口腔侧测量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度上颌中切牙唇舌向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高度骨质厚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mm的上颌中切牙间植入长度是安全的,可有效避免鼻腭管中进入微种植体.

    作者:黄荣;聂子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27、MB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39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L-6、IL-27、MBP水平.结果 ①研究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8.95%,P<0.05);②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IL-27、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⑤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9%)与对照组(2.6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降低IL-6、IL-27、MBP水平,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茵感染的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 571例5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肺炎链球菌鉴定,确定阳性率,对细菌鉴定阳性患儿的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耐药性试验,分析耐药性特点.结果 1 571例患儿中,有118例肺炎链球茵培养阳性,感染率为7.51%;感染类型以肺炎为主;1岁以下患儿占比高于1~3岁(含)及3~5岁患儿,冬季发病患儿占比高于其他3个季节,不同性别患儿占比较接近;患儿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87.29%、90.68%和76.27%,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很低,分别为4.24%、0.00%和0.85%.结论 5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岁以下患儿更易感染肺炎链球茵;肺炎为主要疾病类型;肺炎链球茵感染有季节差异性,应将冬季作为重点防护时期;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普遍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应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工作.

    作者:范向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脑外伤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94例,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研究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预后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预后总良好率(87.23%)高于对照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ADL评分(72.33±13.16)分、Fugl-Meyer评分(78.18±8.62)分均高于对照组[(52.85±13.54)分、(60.11±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所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韩寅;熊性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PCT、IL-6、TNF-α、CRP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18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GOLD分级,按患者肺功能将其分为四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检测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反映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患者感染前后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这些指标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前临床症状评分[(3.65±0.81)分]和生活质量评分[(6.32±0.97)分]均低于感染后两者评分[(5.69±1.37)分,(7.86±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和CRP水平均随组别升高而升高,且这些指标与肺功能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且感染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贾全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地佐辛治疗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椎管内麻醉割宫产术中寒战患者实施地佐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山西大医院59例剖宫产术中寒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9例患者均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结合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9例患者分为地佐辛组(36例,应用地佐辛治疗)、曲马多组(23例,应用曲马多治疗).研究对比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镇静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寒战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患者用药后1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低于曲马多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新生儿Apgar评分[(9.36±0.46)分]高于曲马多组[(9.05±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患者实施地佐辛治疗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郝卫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活动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比较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接受活动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和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的口腔健康状况及炎症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点口腔健康状况较治疗前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炎症反应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效果较固定义齿理想,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改善明显,龈沟液炎症反应显著减轻.

    作者:韩福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忻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ASO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32例.常规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七水蛭粉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应血液指标及其肢体循环改善程度和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ERS)、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ERS为(16.32±4.58) mm/h,PLT为(287.21±37.62)109/L,FIB为(3.56±0.43) g/L,LDL-C为(3.01±0.25) mmol/L,HbA1c为(6.18±0.39)%,各指标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及踝肱指数等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伤,且损伤程度均较轻,常规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恶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七水蛭粉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相应血液指标,并对促进其患肢相应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且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兰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25例慢性乙肝患者,按3∶1∶1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2组患者采用固定处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3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治疗,48周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的第0、12、24和48周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治疗48周后,1组患者的HBV-DNA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疗效与总体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2组和3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健康水平.

    作者:郝利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病历卡建立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对症施治,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予以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病理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疼痛评分为0分者,3分以下者实验组多于对照组,4~10分者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性高,术后痛感低,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国民;叶丽琴;陈少卿;江群广;郭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东莞市453例育龄妇女血液叶酸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东莞市453例育龄妇女血液中叶酸水平,为制定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东莞市453例育龄期女性作为实验对象,空腹状态下采集4 ml静脉血液,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实验对象血清中红细胞叶酸水平和血清叶酸水平.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453例育龄妇女血清叶酸水平为(9.70±4.12) ng/L,红细胞叶酸水平为(527.84±192.62) ng/L.叶酸水平受育龄期女性职业、居住地点、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较大,干部群体叶酸水平高,务农者叶酸水平低(P<0.05);城市户口叶酸水平高于农村户口(P<0.05);本科学历叶酸水平高,小学学历叶酸水平低(P<0.05)、35~39岁年龄段叶酸水平高,24~29岁年龄段叶酸水平低(P<0.05);不同年龄段、局部环境、职业和文化程度均有叶酸缺乏情况.结论 东莞市育龄妇女整体叶酸缺乏率较低,有少部分妇女血液中叶酸含量未达到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佳浓度,该部分女性在备孕期应加强膳食结构营养,针对性补充叶酸,提高优生率.

    作者:孙晓岩;陈博;袁细妹;韩临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山西地区HPV流行状况及病毒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山西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流行率,探讨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进展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PV各型DNA拷贝数,对HPV 16、HPV 18型阳性患者宫颈细胞进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并进行阴道细胞学分级(TBS).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 518例女性,其中3 199例(20.61%)检测为HPV阳性;山西地区常见的HPV类型是HPVl6、HPV52和HPV58型.HPV16型normal/LSIL/CIN1组、CIN 2/CIN 3组、宫颈癌(CC)组病毒载量分别为3.13(2.48 ~3.74)、4.48(4.10 ~5.14)、5.17(4.41~5.63) log copies/104上皮细胞,CIN2/CIN 3组病毒载量高于normal/ LSIL/CIN1组(P<0.01),但低于CC组(P<0.01);HPV18型三组病毒载量分别为4.10(2.86 ~4.88)、3.90(2.93~5.31)、3.94(3.57~ 4.73) log copies/104上皮细胞,三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983).结论 宫颈病灶组织中HPVI6亚型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相关,病变单位细胞内的HPV病毒载量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而HPV18亚型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无关.

    作者:李雪娇;王炜;郝崇华;赵志敏;张建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NAC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癌坯抗原(CEA)、癌抗原(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EA、CA125、HE4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辛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2017年临床输血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2017年的临床输血资料,了解临床用血现状,探讨科学合理用血方法.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3 780例输血患者,对各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使用情况、人均用血量、内外科用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5年来临床用血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增长率分别为24.40%、-2.00%、17.70%、0.60%),人均输血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率分别为6.90%、-3.20%、-5.00%、0.00%),成分血使用率为100.00%,红细胞悬液(61.59%)、血浆(17.81%)使用量偏高,血小板(9.61%)、冷沉淀(5.97%)使用量偏少,血液品种使用较单一,自体输血量偏少.结论 医院临床输血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血情况,需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加强临床医生输血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作者:张帮林;郑琳;刘育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患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脑卒中的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脑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的70例患者建立研究A组,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70例患者建立研究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收的70例资料匹配的志愿者建立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测定,同时评估其抑郁程度.比较各组Hcy水平的差异以及Hcy水平和抑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Hcy水平为(23.56±8.76) μmol/L,B组血清Hcy水平为(17.83±7.14)μmol/L,对照组Hcy水平为(17.98±6.79μ)mol/L.研究A组与研究B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水平随着患者的抑郁评分提升,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成现正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出现升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者的抑郁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预成冠对修复大面积乳牙龋坏的远期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预成冠对修复大面积乳牙龋坏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大面积乳牙龋坏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与入院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患儿接受预成冠修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邻接较好、修复体完整、边缘密合以及继发龋方面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在牙体完整、磨耗方面的数据较为接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面积乳牙龋坏患儿行预成冠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齿修复效果,还能优化远期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红;李碧波;曾红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对I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对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山西大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予以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记录两组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情况、随访情况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以及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左心力衰竭发生率均少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无瘤生存率、死亡率、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李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联合应用阿替普酶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62例ACI患者,根据患者所用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所有ACI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9 mg/kg的阿替普酶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0.2g丁苯酞软胶囊,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Hcy、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24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k-PGF1a、NSE与Hcy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k-PGF1a、NSE与Hcy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28天的MMSE评分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28天的MMSE评分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2.6%比71.6%,x2=12.138,P<0.叭).结论 阿替普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ACI患者,可显著改善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NSE、Hcy指标,提高6-k-PGF1a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纪庭金;杨娉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朔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GDM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治疗前后检查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①血糖血脂水平: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治疗后观察组MDA(40.21±3.22) nmol/ml、ROS(202.97±19.24) U/ml水平低于对照组[MDA(52.36±3.67) nmol/ml、ROS(278.21±22.75) U/m1],SOD水平(223.08±24.02) U/ml高于对照组(168.50±20.89)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结局:观察组低血糖(5.13%)、子痫前期(2.56%)、剖宫产(28.21%)、羊水过多(5.13%)、早产(7.69%)、巨大儿(2.56%)低于对照组[低血糖(25.64%)、子痫前期(20.51%)、剖宫产(58.97%)、羊水过多(25.64%)、早产(30.77%)、巨大儿(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2.56%)、产后出血(2.56%)、胎儿窘迫(5.13%)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7.69%)、产后出血(5.13%)、胎儿窘迫(12.8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GDM,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英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