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方;林敏乐
笔者所在科室于1999年至今应用VEGAS固体脉冲激光仪治疗雀斑患者9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洁;文汉东;艾建华;段慧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所在科室于1997~2001年采用平阳霉素针刺法治疗86例手足部复发性疣患者.其中女32例,男54例,平均年龄为29.4岁(6~58岁).
作者:袁劲松;胡长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从2001年6~9月对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3种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并观察3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作者:徐慧珍;施若非;林麟;杨雪源;黄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梅毒螺旋体(TP)侵入人体后产生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体(反应素)和特异性抗体.为了探讨目前检测梅毒的几种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TP-DNA测定试验(TP-PCR)的可靠性,笔者应用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TP-PCR 3种方法,对165例可疑梅毒患者进行检测,并对确证的86例梅毒患者按病程、分期、曾治疗否作分类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采用40%三氯醋酸对110例尿道尖锐湿疣(CA)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克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皮肤着色真菌病在我国并非罕见,随着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对于高龄、广泛、伴有瘢痕形成的着色真菌病病人的治疗经验较少.
作者:杨连娟;李佳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2年7~9月,在上海6家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皮肤性病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进行了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顾菊林;温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环孢素A(CsA)是非细胞毒免疫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白介素(IL-2)及其他淋巴因子的释放.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银屑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通过对自然杀伤(NK)-T细胞的研究发现,天然免疫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刘辉;顾军;郭峰;郭品娥;刘莉;刘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例1.女,6个月.患儿出生后半个月时,双手出现散在红斑及小丘疹,逐渐发展至双下肢及臀部.近2个月双手、双前臂、双足、双小腿出现红斑及粟粒大的红色丘疹,并扩展至臀部、外阴、眼周、口周、鼻周及耳周等部位.
作者:刘素凤;李鸿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男,10岁,左面颈部出现黑色的斑片、丘疹9年,渐扩大,起小结节5年.患者1岁时无明显诱因左耳廓、耳周及颊颌部、颈胸上部出现大片状的浅褐色斑,其表面有多数散在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黑褐色斑点、丘疹及浅暗红色、褐色结节.扪之呈橡胶样硬度.
作者:陶晓苹;伍有成;杨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14岁.皮肤起水疱并感瘙痒、灼痛3 d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7 d前自觉乏力,略有头痛、腰酸,仍坚持上学.
作者:党宏;朱光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老年皮肤的表皮与真皮变薄,表、真皮交界处界面变平,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减少,真皮体积可减少20%左右,皮肤附属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和减退,致使表皮更替速率、修复速率变慢,对损伤的反应、屏障功能、清除化学物质速率、感觉功能、血管反应性、体温调节能力均有所下降.因此老年人易患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改变(增加或减退)、大疱性类天疱疮以及各种增生性疾病等.
作者:刘承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维A酸受体属于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皮肤的分化、增殖、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维A酸受体在皮肤生理中的作用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王彦红;毛舒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儿男,11岁,学生.肥胖伴全身皮肤色素增加3年.3年前,患儿体重比同龄儿童约重10 kg,且体重以每年大约10 kg增加,同时全身皮肤色素亦增加,尤以皱褶部位明显.
作者:熊心猜;汪盛;冉玉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7年以来,本地区麻疹散发流行,现将资料较完整的成人麻疹64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敏刚;刘卫;翁孟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1.14 病史:患者男,32岁,汽车修理厂配料工人.因双手扁平丘疹、疣状增生14年,双前臂丘疹5年,腹部丘疹1年,面部丘疹3个月,无明显不适,于2002年4月8日就诊.
作者:刘玉峰;刘仲荣;高天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报告1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同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女,68岁,胸、背部可见正常肤色或红色不规则结节及斑块性皮损.口腔及下唇黏膜溃疡.血白细胞、C3降低,抗核抗体(ANA)阳性,促甲状腺激素增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黏蛋白沉积.直接免疫荧光示表、真皮交界处C3呈线状或颗粒状沉积.结合该患者病情,对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谢志强;王爱琴;袁姗;李林峰;陈学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扩散法检测了12例隐脑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隐脑患者CD4+细胞百分率、CD4+/CD8+及C3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gG下降(P<0.05).结论:在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隐脑患者同样存在着细胞免疫低下情况.
作者:顾菊林;温海;廖万清;潘炜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前我国慢性荨麻疹患者逐渐增多,本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棘手,治疗时原则上应首先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
作者:杨斌;刁庆春;钟白玉;林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