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舌侧正畸与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的临床对比

王海燕

关键词:错颌, 舌侧正畸, 唇侧正畸非拔牙, 口腔功能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舌侧正畸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观察组行舌侧正畸治疗,行 VAS 评分、自制的牙齿美观期待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对牙齿美观预期值分别为(1.96±0.86)分、(2.54±0.91)分、(3.36±0.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周进食困难、口腔软组织不适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语音影响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1、4周美观功能影响程度评分分别为(0.29±0.32)分、(0.06±0.5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舌侧正畸治疗1个月后易出现进食困难和发音障碍,但治疗后对美观程度的影响程度较低。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男性精液质量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方法对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2011年至2014年9月收治的262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62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12例患者又划分为熬夜组62例,饮酒组46例,吸烟组50例,桑拿组54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无一例熬夜、饮酒、吸烟。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精液密度与精子形态。结果对照组精液密度明显高于饮酒组、桑拿组以及熬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精子向前运动能力明显高于熬夜组与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精子形态明显优于饮酒组、桑拿组以及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良生活习惯直接决定了男性精液质量的高低,其对于男性精子密度、向前运动能力以及精子形态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男性应当充分重视自身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此提高精液质量。

    作者:周平;宗晓涵;赵玉华;罗瑞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术后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经手术治疗的21例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儿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并发脑脊液漏1例,尿潴留2例,颅内压增高1例,大小便失禁2例,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出院时患儿均有较好改善,无大小便失禁者。结论预见性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小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101例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调查评价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方法均能够改善睡眠障碍,但干预组睡眠质量(PSQI 评分)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护理干预满意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5,P ﹤0.05)。结论个体化宣教、个体化心理干预、个体化饮食指导、个体化疼痛护理能够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穆培霞;张桂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广灵县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4年8月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5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aO2、PaCO2和 pH 水平变化及并发症,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pH、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肺活量比值(FEV1/ FVC)分别为(51.62±0.58)mm Hg、7.13±0.16、(2.29±0.35)L和(60.52±0.39),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0.72±0.94)mm Hg、7.28±0.07、(2.65±0.44)L 和(66.95±0.6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1.93±0.58)mm Hg,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5.04±0.61)mm Hg;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5/48),低于对照组22.9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 COPD 并发呼吸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阑尾炎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切除术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LA)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109例急性阑尾炎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经脐单孔 LA 组55例,常规 LA 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转率、住院日、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经脐单孔LA 组顺利完成手术45例,中转常规 LA 7例,开腹阑尾切除术3例,中转率为18.19%;常规 LA 组顺利完成手术51例,中转开腹阑尾切除术3例,中转率为5.56%。两组均无粪漏、腹腔出血及脓肿形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切口感染、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是可行的,但与常规腹腔镜切除术比较,其安全性、有效性较低。

    作者:张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均予以西药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5%,而对照组为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治疗组在降低血糖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仅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以同期发病条件基本相同的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NIHSS 评分、ADL 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术后患者存活率为83.6%,致残率为14.43%;对照组术后患者存活率为60.00%,致残率为42.0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林;纪德峰;徐增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前及术后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前、术后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行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则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泌乳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复常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泌乳素复常24例,复常率为80.0%;生长激素复常23例,复常率为76.7%;观察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尿崩1例,脑脊液漏1例,鼻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7±9.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1±13.4)min;观察组肿瘤全切25例,肿瘤切除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稳定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新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舌侧正畸与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舌侧正畸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观察组行舌侧正畸治疗,行 VAS 评分、自制的牙齿美观期待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对牙齿美观预期值分别为(1.96±0.86)分、(2.54±0.91)分、(3.36±0.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周进食困难、口腔软组织不适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语音影响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1、4周美观功能影响程度评分分别为(0.29±0.32)分、(0.06±0.5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舌侧正畸治疗1个月后易出现进食困难和发音障碍,但治疗后对美观程度的影响程度较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濮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60例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卡环式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义齿修复效果、基牙牙槽骨高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义齿修复优良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近中牙槽骨高度[(11.72±1.60)mm vs(11.50±1.23)mm]、远中牙槽骨高度[(10.18±1.41)mm vs(10.00±1.38)mm]、并发症发生率(3.33% vs 16.67%)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卡环式义齿修复,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具有并发症少、远中基牙牙槽骨密度变化小、修复优良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9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肿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的不断加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不断升高。随着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肿瘤的天数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结论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肿瘤患者进行短期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廉;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手术的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7例6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评价患者预后与护理的关系。结果经过严格规范护理的68只眼黄斑裂孔患者,视网膜复位66只(占97%)。术后痊愈65只眼,60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3眼视力减退。结论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买玉洁;鲁方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患者80例为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组,另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无狭窄患者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在相同条件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全部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 正常 RR 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超过50 ms 的心搏数占 RR 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的特点。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组 SDNN、SDANN、RMSSD、PNN50均降低,SDN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DANN、RMSSD、PNN5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较正常组降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作者:张真真;赵洛沙;杨帆;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作用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将78例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咽痛、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肺部感染、腹胀等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很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胃肠择期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排卵情况。结果两组术后 FSH 均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LH、LH/ FSH、T 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应把握好手术强度,配合常规用药效果更好。

    作者:王鹤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息肉鼻窦炎采取鼻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运城市急救中心接诊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鼻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息肉鼻窦炎患者采取鼻镜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宁留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 NIHSS 评分与 BI 评分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对患者神经缺损状况与生活质量予以有效改善,安全可靠,能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继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滨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与对照组(6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两组治疗后 TNF-α[(8.4±3.5)ng/ L VS(15.4±5.0)ng/ L]、IL-6[(42.2±12.3)ng/ L VS(60.7±10.2)ng/ L]、IL-8[(22.1±8.7)ng/ L VS (37.6±6.4)ng/ L]、IL-10[(34.7±10.5)ng/ L VS(51.8±11.3)n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综合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明确,能有效降低 TNF-α、IL-6、IL-8、IL-10水平。

    作者:李宁;张锋刚;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经外侧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外侧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差异及半年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43.8)min、(205.5±107.4)ml、(11.3±4.1)d,与对照组(159.2±63.0)min、(316.0±104.6)ml、(14.2±4.3)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半年后优良率分别为76.5%、73.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复位可靠,便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具有安全、微创等众多优势。

    作者:闫伟;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钙激活氯通道 TMEM16A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TMEM16A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妇科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48例,并以同期良性子宫病变且子宫内膜正常病例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理组织的生化检验,比较 TMEM16A 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TMEM16A 评分均为阳性,﹢、﹢﹢和﹢﹢﹢的比例分别为16.7%、33.3%、50.0%;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阴性和弱阳性,比例分别为68.0%和32.0%;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0,3.114,19.919,33.108,P ﹤0.01)。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TMEM16A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4%、100%、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 ﹤0.01);组织学分级 G1、G2、G3的阳性率分别为55.6%、88.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3,P ﹤0.01);肌层浸润﹤1/2和≥1/2的阳性率分别为73.7%和1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3.324, P ﹥0.05)。结论 TMEM16A 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恶变和进展的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相关性。

    作者:盖俊峰;寇明捷;毛莉;师大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