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影响

李宁;张锋刚;吴明明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滨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与对照组(6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两组治疗后 TNF-α[(8.4±3.5)ng/ L VS(15.4±5.0)ng/ L]、IL-6[(42.2±12.3)ng/ L VS(60.7±10.2)ng/ L]、IL-8[(22.1±8.7)ng/ L VS (37.6±6.4)ng/ L]、IL-10[(34.7±10.5)ng/ L VS(51.8±11.3)n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综合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明确,能有效降低 TNF-α、IL-6、IL-8、IL-10水平。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荨麻疹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两组共治疗28 d。治疗前后测定血清 IFN-γ和 IL-4。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为9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IFN-γ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IL-4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可以更好的调节免疫平衡,提高慢性荨麻疹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卫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尿病、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腰围、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丙氨酸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脾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 NAFLD 患者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因此一定要减轻体质量、对血脂异常予以纠正、对胰岛素抵抗予以有效改善,由此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刘玉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手术的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7例6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评价患者预后与护理的关系。结果经过严格规范护理的68只眼黄斑裂孔患者,视网膜复位66只(占97%)。术后痊愈65只眼,60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3眼视力减退。结论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买玉洁;鲁方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续监护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监护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 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续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按时锻炼、按时复诊遵医行为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杜敏;柳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项生化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项生化指标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行MHD 的尿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液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超纯透析液组(48例)和常规透析液组(48例),观察透析3个月后两组患者贫血指标、生化指标和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超纯透析组白蛋白浓度(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Ca2﹢分别为(43.14±4.10)g/ L、(110.6±23.8)g/ L、(33.04±4.18)%、(2.51±0.08)mmol/ L,均显著高于常规透析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纯透析液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0.21±18.30)pg/ L、(5.72±1.86)mg/ L,均显著低于常规透析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纯透析液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能够降低单核细胞活性,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作者:刘继红;李艳丽;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咽喉镜治疗鼻窦囊肿的效果

    目的:探讨鼻窦囊肿采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与纤维鼻咽喉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鼻窦囊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行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与纤维鼻咽喉镜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鼻镜鼻窦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难易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4周 Lund-Kennedy 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 CT 扫描上颌窦病变范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咽喉镜治疗鼻窦囊肿,临床效果显著,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王红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患者均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45例患者中共有48例术眼,44例患者术后仅有少量云翳,或其角膜透明,不存在新生血管生长,即为痊愈;复发4例。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彻底清除患者胬肉组织,有效降低手术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继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舌侧正畸与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舌侧正畸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观察组行舌侧正畸治疗,行 VAS 评分、自制的牙齿美观期待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对牙齿美观预期值分别为(1.96±0.86)分、(2.54±0.91)分、(3.36±0.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周进食困难、口腔软组织不适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语音影响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1、4周美观功能影响程度评分分别为(0.29±0.32)分、(0.06±0.5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舌侧正畸治疗1个月后易出现进食困难和发音障碍,但治疗后对美观程度的影响程度较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应用于根尖周病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根尖周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醛甲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病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根尖周疾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拥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实施肺结核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2000元/月、治疗时间≥3个月均是引起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经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护理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文化程度低、高龄、治疗时间长、经济状况差、家人支持情况等均是影响肺结核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于增强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丁密;盛锡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排卵情况。结果两组术后 FSH 均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LH、LH/ FSH、T 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应把握好手术强度,配合常规用药效果更好。

    作者:王鹤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86例(98眼),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规范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等手术期护理,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结果经科学的围术期护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晶状体损伤或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重要保障。

    作者:鲁方方;高韶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101例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调查评价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方法均能够改善睡眠障碍,但干预组睡眠质量(PSQI 评分)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护理干预满意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5,P ﹤0.05)。结论个体化宣教、个体化心理干预、个体化饮食指导、个体化疼痛护理能够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穆培霞;张桂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手术入路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存活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胸入路与经腹食管裂孔两种手术入路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存活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西峡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Ⅱ、Ⅲ型食管胃结合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将其分为 A 组(经腹组,n =60)与 B 组(经胸组,n =40),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记录患者1年生存率,统计患者1年后复发转移率及体质量、呼吸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 B 组的20.0%(P ﹤0.05);A 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13.2)个,大于 B 组的(15.3±7.4)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0±6.2)d,短于 B 组的(21.1±8.7)d(P ﹤0.05)。结论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腺癌患者采用经腹入路术式,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速度快,远期生存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值得推广。

    作者:李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临颍县人民医院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取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2 cm H2 O(1 cm H2 O =0.098 kPa)、吸氧体积分数﹤25%时结束,对照组采取常规头罩吸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OI、PaO2分别为(225.87±12.20)mm Hg(1 mm Hg =0.133 kPa)、(65.74±6.25)mm Hg,与对照组的(192.45±11.09)mm Hg、(57.22±6.07)mm H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RR、PaCO2分别为(48.60±6.25)mm Hg、(47.60±4.03)mm Hg 与对照组的(53.11±7.24)mm Hg、(52.30±5.16)mm H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提高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密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滨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与对照组(6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两组治疗后 TNF-α[(8.4±3.5)ng/ L VS(15.4±5.0)ng/ L]、IL-6[(42.2±12.3)ng/ L VS(60.7±10.2)ng/ L]、IL-8[(22.1±8.7)ng/ L VS (37.6±6.4)ng/ L]、IL-10[(34.7±10.5)ng/ L VS(51.8±11.3)n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综合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明确,能有效降低 TNF-α、IL-6、IL-8、IL-10水平。

    作者:李宁;张锋刚;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 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 血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完成90例垂体腺瘤患者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结果90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顺利完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手术时间(76.52±19.81)min,术中出血量(89.71±23.40)ml;肿瘤全切除率高达76.67%,显著高于肿瘤次全切除率(17.78%)及肿瘤部分切除率(5.56%),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所占比例(9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垂体腺瘤患者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杨黎明;贾红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 Rutkow 疝环充填式手术,记录两组治疗及预后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0%)、随访复发率(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20.93%, P ﹤0.05)。结论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及预后均较为满意,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凤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气管镜对胃食管反流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了解对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采用气管镜实施诊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促进胃肠动力及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气管镜诊治。了解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为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90.63%,观察组为8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由于胃食管反流引发的呼吸受阻疾病采用气管镜诊治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严重额外不适,患者依从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兰立志;杨永杰;赵迪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