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

刘玉蓉

关键词:2 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尿病、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腰围、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丙氨酸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脾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 NAFLD 患者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因此一定要减轻体质量、对血脂异常予以纠正、对胰岛素抵抗予以有效改善,由此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钙激活氯通道 TMEM16A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TMEM16A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妇科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48例,并以同期良性子宫病变且子宫内膜正常病例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理组织的生化检验,比较 TMEM16A 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TMEM16A 评分均为阳性,﹢、﹢﹢和﹢﹢﹢的比例分别为16.7%、33.3%、50.0%;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阴性和弱阳性,比例分别为68.0%和32.0%;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0,3.114,19.919,33.108,P ﹤0.01)。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TMEM16A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4%、100%、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 ﹤0.01);组织学分级 G1、G2、G3的阳性率分别为55.6%、88.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3,P ﹤0.01);肌层浸润﹤1/2和≥1/2的阳性率分别为73.7%和1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3.324, P ﹥0.05)。结论 TMEM16A 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恶变和进展的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相关性。

    作者:盖俊峰;寇明捷;毛莉;师大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维A治疗严重类型银屑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阿维 A 治疗严重类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82例严重类型银屑病患者,包括22例寻常斑块型,20例红皮病型,19例泛发性脓疱型及21例关节病型,分别将其标记为 A、B、C、D 四组,观察并记录阿维 A 对这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B 组为85.00%,C 组为100.00%,D 组仅为52.38%;不良反应症状包括口干、唇炎、皮肤干燥、瘙痒以及脱发等,但经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结论阿维 A 治疗严重类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濮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60例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卡环式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义齿修复效果、基牙牙槽骨高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义齿修复优良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近中牙槽骨高度[(11.72±1.60)mm vs(11.50±1.23)mm]、远中牙槽骨高度[(10.18±1.41)mm vs(10.00±1.38)mm]、并发症发生率(3.33% vs 16.67%)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卡环式义齿修复,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具有并发症少、远中基牙牙槽骨密度变化小、修复优良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患者均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45例患者中共有48例术眼,44例患者术后仅有少量云翳,或其角膜透明,不存在新生血管生长,即为痊愈;复发4例。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彻底清除患者胬肉组织,有效降低手术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继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胎儿左右室流出道、四腔心、三血管切面的四切面法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在声像图质量显示完全良好的2681例患者中,有52例胎儿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新生儿经超声诊断或经引产后进行胎儿尸检有45例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为86.5%。在2600例患者中,出生后新生儿经超声诊断或经引产后进行胎儿尸检后发现56例,超声检查漏查4例,漏查率为7.1%。产前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80.4%。结论采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情况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无创伤、敏感度高等优点,对于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产前超声检查对于有效干预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赵慧敏;刘庆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采用硼替佐米静脉推注联合化疗,观察组23例采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对照组为64.7%,两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对照组为41.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优良,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较多但是较为轻微,患者有较好耐受性,可提升长期生存率,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玉秀;张勇刚;许春玲;钟亚平;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舌侧正畸与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舌侧正畸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唇侧正畸非拔牙治疗,观察组行舌侧正畸治疗,行 VAS 评分、自制的牙齿美观期待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对牙齿美观预期值分别为(1.96±0.86)分、(2.54±0.91)分、(3.36±0.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周进食困难、口腔软组织不适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语音影响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1、4周美观功能影响程度评分分别为(0.29±0.32)分、(0.06±0.5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舌侧正畸治疗1个月后易出现进食困难和发音障碍,但治疗后对美观程度的影响程度较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高频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健康体检的100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超声对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记录不同年龄层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并比较弥漫性甲状腺疾病与正常人群(健康对照组)声像图特点。结果10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频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为9.30%,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亚急性甲状腺炎分别为30、16、24、10、9、4例,同时40~59、60~75岁组检出率明显高于22~39岁组(P ﹤0.05)。另外,甲状腺疾病患者(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除外)与健康对照组在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在健康人群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检查中有较大的价值,且其检出率与年龄有关。

    作者:何静;崔可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患者80例为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组,另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无狭窄患者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在相同条件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全部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 正常 RR 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超过50 ms 的心搏数占 RR 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的特点。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组 SDNN、SDANN、RMSSD、PNN50均降低,SDN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DANN、RMSSD、PNN5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较正常组降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作者:张真真;赵洛沙;杨帆;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胺碘酮在房颤患者非心脏手术中控制快心室率的急性应用

    目的:回顾性研究非心脏手术期间胺碘酮用于控制房颤(AF)快心室率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急腹症手术161例,术中均出现 AF。心室率﹥160次/ min 行同步直流电复律。经中心静脉推注胺碘酮负荷量150 mg。推注第1次负荷量(A1)后,房颤心室率﹥120次/ min、或仍合并短阵室速时推注第2次负荷量(A2),以30 mg/ h 泵入胺碘酮维持剂量(配置为300 mg/50 ml)。观察给予胺碘酮负荷量前后心室率变化、收缩压变化区间。术后访视并记录胺碘酮相关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手术操作时间(118±25)min。3例患者心室率﹥160次/ min 同步直流电复律,1例转为窦律,2例仍为 AF 但心室率﹤100次/ min。离室时 AF 146例,12例转复窦律,3例结性心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后 AF 心室率明显降低,区间下移;收缩压均有下降,但整体区间明显上移且趋于稳定;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胺碘酮能够有效控制房颤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短期静脉用药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职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尿病、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腰围、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丙氨酸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脾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 NAFLD 患者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因此一定要减轻体质量、对血脂异常予以纠正、对胰岛素抵抗予以有效改善,由此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刘玉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8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采取外支架固定治疗,B 组采取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恢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 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3.2±2.5)d、(96.2±14.7)d,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优良率为75.6%,B 组为68.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 B 组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减轻手术创伤的优点,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为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张俊霞;陈道振;司花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各类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析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有效治疗方法,比较各类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4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全矫治疗,观察组采取双光镜治疗,比较两组矫正前、随访1年、随访2年时视力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矫正前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经矫正后,观察组随访1年时视力平均为(0.91±0.37),随访2年视力平均为(0.95±0.2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远视性弱视、近视性弱视、散光性弱视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92%、87.96%、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3.72%,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光镜矫正治疗各种类型屈光不正弱视效果均优于全矫治疗,且远视性弱视有效率高,散光性弱视有效率低。

    作者:胡新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消化科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 Hp 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阳性)与对照组(阴性),均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前14 d 采取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后以胃舒散持续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及 RT-PCR 法分别对胃泌素浓度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量。结果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20例根除,根除率为40.0%,经治疗后患者胃泌素浓度显著降低(P ﹤0.05),而阴性对照组治疗后两项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 ﹥0.05),另根除患者治疗后胃泌素浓度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根除患者(P ﹤0.05);80例胃溃疡患者中根除24例,根除率为30.0%,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浓度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而未根除患者治疗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患者胃泌素浓度及基因表达水平出现异常改变,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通过降低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来改善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胃溃疡患者发病可能有除胃泌素异常外其他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中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以同期发病条件基本相同的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NIHSS 评分、ADL 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术后患者存活率为83.6%,致残率为14.43%;对照组术后患者存活率为60.00%,致残率为42.0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林;纪德峰;徐增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 Rutkow 疝环充填式手术,记录两组治疗及预后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0%)、随访复发率(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20.93%, P ﹤0.05)。结论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及预后均较为满意,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凤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确山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90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7/45),对照组为8.8%(4/4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采取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射治疗具有满意效果,不良反应轻微,为理想治疗模式,具有较大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吕桂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沁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9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观察组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显著高于对照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显著效果,但操作不当易引发术后并发症,需予以注意,以保证手术安全性。

    作者:冯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阳曲县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结果手术平均出血量300 ml,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感染。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5周,无退钉、断裂、内固定松动现象,无功能障碍或严重疼痛,生活均可自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可防止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惠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续监护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监护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 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续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按时锻炼、按时复诊遵医行为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杜敏;柳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