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镜对胃食管反流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治疗

兰立志;杨永杰;赵迪萍

关键词:呼吸困难, 气管镜, 胃食管反流,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了解对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采用气管镜实施诊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促进胃肠动力及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气管镜诊治。了解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为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90.63%,观察组为8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由于胃食管反流引发的呼吸受阻疾病采用气管镜诊治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严重额外不适,患者依从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手术的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7例6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评价患者预后与护理的关系。结果经过严格规范护理的68只眼黄斑裂孔患者,视网膜复位66只(占97%)。术后痊愈65只眼,60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3眼视力减退。结论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买玉洁;鲁方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术后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经手术治疗的21例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儿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并发脑脊液漏1例,尿潴留2例,颅内压增高1例,大小便失禁2例,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出院时患儿均有较好改善,无大小便失禁者。结论预见性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小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颈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2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3例颈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巨检:观察淋巴结,质量呈中等显示,为轻中度肿大,有灰黄色小的坏死灶于切面检出;镜下观察: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表现,窦扩张,结构仍存在,有中性粒细胞间质浸润,有灶性或成片化脓性坏死,周边形成有肉芽组织。23例嗜银纤维染色结果均呈阳性,微脓肿周边、淋巴窦内切片示见颗粒状、棕黑色或多形性、杆状的细菌,均为显色阳性。采用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头颈部猫抓病淋巴结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需依据病理特点及时诊断,对症支持并配合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建瑞;于宏亮;王小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息肉鼻窦炎采取鼻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运城市急救中心接诊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鼻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息肉鼻窦炎患者采取鼻镜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宁留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126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口腔颌面部创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康复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住院系统康复治疗1个月以及家庭康复治疗2个月,观察组给予住院系统康复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和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 Fugl-Meyer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作用,患者恢复期间采取家庭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和负担。

    作者:许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沁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9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观察组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显著高于对照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显著效果,但操作不当易引发术后并发症,需予以注意,以保证手术安全性。

    作者:冯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消化科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 Hp 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阳性)与对照组(阴性),均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前14 d 采取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后以胃舒散持续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及 RT-PCR 法分别对胃泌素浓度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量。结果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20例根除,根除率为40.0%,经治疗后患者胃泌素浓度显著降低(P ﹤0.05),而阴性对照组治疗后两项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 ﹥0.05),另根除患者治疗后胃泌素浓度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根除患者(P ﹤0.05);80例胃溃疡患者中根除24例,根除率为30.0%,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浓度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而未根除患者治疗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患者胃泌素浓度及基因表达水平出现异常改变,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通过降低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来改善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胃溃疡患者发病可能有除胃泌素异常外其他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中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 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 血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8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采取外支架固定治疗,B 组采取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恢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 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3.2±2.5)d、(96.2±14.7)d,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优良率为75.6%,B 组为68.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 B 组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减轻手术创伤的优点,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为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张俊霞;陈道振;司花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8例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次、1次/ 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环醇片25 mg/次,3次/ d。两组均不用其他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疗程共48周。观察乙肝病毒学指标(HBV DNA、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 HBV DNA 低于检出下限比率,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均相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和肝纤维化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在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刘天保;刘占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86例(98眼),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规范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等手术期护理,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结果经科学的围术期护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晶状体损伤或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重要保障。

    作者:鲁方方;高韶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牙髓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4例牙周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奥硝唑糊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结果观察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硝唑糊剂在运用根管填充方法治疗牙周牙髓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发挥高效的杀灭口腔细菌的作用,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9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肿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的不断加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不断升高。随着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肿瘤的天数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结论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肿瘤患者进行短期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廉;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阳曲县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结果手术平均出血量300 ml,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感染。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5周,无退钉、断裂、内固定松动现象,无功能障碍或严重疼痛,生活均可自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可防止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惠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临颍县人民医院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取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2 cm H2 O(1 cm H2 O =0.098 kPa)、吸氧体积分数﹤25%时结束,对照组采取常规头罩吸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OI、PaO2分别为(225.87±12.20)mm Hg(1 mm Hg =0.133 kPa)、(65.74±6.25)mm Hg,与对照组的(192.45±11.09)mm Hg、(57.22±6.07)mm H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RR、PaCO2分别为(48.60±6.25)mm Hg、(47.60±4.03)mm Hg 与对照组的(53.11±7.24)mm Hg、(52.30±5.16)mm H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提高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密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菌种分布及药敏性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液菌种分布情况,作药敏性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中耳炎鼓室内脓液作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记录结果,明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菌种分布与耐药率。结果1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72株,其中真菌22株(12.79%),厌氧菌32株(18.60%),需氧菌118株(68.60%);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药物敏感率为100.00%,奇异变形菌对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敏感率为100.00%;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敏感率为10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生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敏感率高。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液中菌种分布提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在治疗方面,需严格参照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率高的抗生素,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史凌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男性精液质量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方法对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2011年至2014年9月收治的262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62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12例患者又划分为熬夜组62例,饮酒组46例,吸烟组50例,桑拿组54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无一例熬夜、饮酒、吸烟。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精液密度与精子形态。结果对照组精液密度明显高于饮酒组、桑拿组以及熬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精子向前运动能力明显高于熬夜组与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精子形态明显优于饮酒组、桑拿组以及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良生活习惯直接决定了男性精液质量的高低,其对于男性精子密度、向前运动能力以及精子形态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男性应当充分重视自身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此提高精液质量。

    作者:周平;宗晓涵;赵玉华;罗瑞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护理疗效,为延续护理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对其分别进行延续护理和常规指导,观察两组出院后的生活情况。结果观察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表现稳步提升,对照组患者则出现下降趋势,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护理能力,发现观察组护理能力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均优于对照组;根据出院后护理指导满意程度调查表,观察组满意率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作者:李霞;王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项生化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项生化指标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行MHD 的尿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液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超纯透析液组(48例)和常规透析液组(48例),观察透析3个月后两组患者贫血指标、生化指标和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超纯透析组白蛋白浓度(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Ca2﹢分别为(43.14±4.10)g/ L、(110.6±23.8)g/ L、(33.04±4.18)%、(2.51±0.08)mmol/ L,均显著高于常规透析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纯透析液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0.21±18.30)pg/ L、(5.72±1.86)mg/ L,均显著低于常规透析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纯透析液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能够降低单核细胞活性,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作者:刘继红;李艳丽;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