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军;李泉;陈洁
我们于1998年8月~1999年5月,应用派瑞松霜(原名复方达克宁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60例湿疹和皮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虹;盖金明;邵永山;解春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扁平苔藓(L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约为0.5%~1%[1].本文对36例LP的皮肤病理变化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黄东辉;靳培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们对YAG激光手术联合万乃洛韦(丽珠威)口服治疗尖锐湿疣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单纯YGA激光手术治疗尖锐湿疣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继权;沈克慧;盛晚香;熊邦义;车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应用PCR方法对致病性外瓶霉进行分类鉴定.以ITS3和ITS4为引物,对常见的7种致病性外瓶霉的模式株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Ⅱ)进行扩增,4种内切酶(HinFI、MspI、BsuRI和RsaI)酶切.各种间多态性显著,常规方法难以鉴别的皮炎外瓶霉和甄氏外瓶霉较易区分.PCR-RFLP准确可靠,可用于形态及其他方法难以确定的致病菌种的鉴别.
作者: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万哲;马圣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以皮肤和肌肉的炎症为主要表现,伴发恶性肿瘤的概率高.为了探讨湖南地区皮肌炎合并肿瘤的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990年~1998年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红付;朱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特比萘芬是一种合成的口服或局部外用的丙烯胺类化合物,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一种合成麦角固醇的关键酶,而导致真菌细胞膜破裂及细胞死亡.该药口服后吸收良好,具较强的嗜脂性,在表皮、真皮和脂肪组织中有较高浓度.
作者:赵文立;秦振宇;郭宁如;吴绍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寻常型天疱疮(PV)是天疱疮中常见而又较严重,死亡率高的一型[1,2].现将我科采用中等剂量皮质类固醇与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PV的完整资料及长期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斌;何建华;傅雨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自1997年8月~1998年7月应用康宁克通-A联合α-糜蛋白酶封闭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享智;谢巧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盐酸万乃洛韦(丽珠威,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是新的口服抗疱疹病毒药,我们对比观察了口服万乃洛韦与静脉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沅珉;熊腊元;曹富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片剂口服,霜剂外用及两者合用治疗手足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近期对59例门诊手足癣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马东来;王家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卡泊三醇为维生素D3的衍生物,通过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分化,用以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我们尝试用其治疗银屑病病甲,获得一些结果.
作者:张清;雷鹏程;袁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7~1998年我们采用丽珠威(盐酸万乃洛韦)大剂量、长疗程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1临床资料240例复发性GH患者,男164例,女76例,年龄18岁以上.在原发GH时均采用了阿昔洛韦0.2每日5次,共10天治疗,且随访4个月内有1次以上GH复发,查HSV-IgM阳性.
作者:何才偆;孟姗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皮肤血管炎发病机理多认为是IC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生物因子活化致血管损伤和炎症.IC、补体活化、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功能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本文对32例结节性红斑(EN)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VonWillebrand因子(VWF)进行检测,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小板活化在EN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春梅;李保强;于立勤;齐宝权;于中蛟;李艳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女,42岁,1975年妊娠8个月时发病,全身泛发红斑基础上出现脓疱,伴发热.T38.0~39.0℃.顺产一男婴后皮疹消退.曾反复发作5次.1999年5月1日,皮疹再发,全身皮肤疼痛,并有发热、畏寒.高39.8℃,否认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
作者:李雪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报告8例口腔二期梅毒疹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及舌部红斑、糜烂、白斑和咽部充血.实验室检查8例患者RPR、TPHA均为阳性.普鲁卡因青霉素、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第3、6、9、12个月时复查,两项指标均逐渐下降.2例转为阴性.4例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1个月内皮疹消退,4例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2个月内皮疹消退.
作者:刘健航;左雯君;钱晖;乐福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分析46例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ENA(盐水可提取抗原)多肽抗体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表明ENA多肽抗体中,抗Scl-70抗体与肺间质纤维化紧密相关,检测SSc患者抗Scl-70抗体有助于估计其器官累及情况.早期不发生器官累及的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dcSSc)可称为慢性dcSSc.
作者:谭庆梅;翁孟武;苏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报告一13岁男性患儿,临床表现为结膜炎,口腔炎、尿道炎、皮肤渗出性粘液性及脓性角化性损害,诊断为不完全型Reiter病.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支持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本文主要讨论了该病的病因、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刘江波;杨森;李卉;周文明;张学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70岁,农民.右侧面部角化增生性皮疹已5年.患者长期务农,受日光曝晒的机会较多.5年前右面部眼睑下方长出一米粒大的小结节,略高起.此后,结节呈慢性进行扩大,发展缓慢,无任何自觉症状.2年后结节增至蚕豆大,高起,有时破溃,表面有痂,并伴不均匀性色素加深,曾在当地诊所外涂多种药膏效果不好.
作者:陈艺明;倪容之;黄海松;吴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