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周乾
目的 观察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分析其免疫学表型,研究其淋巴结转移状况,为其预后分析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进行光镜检查、病理分析、免疫组化分析,总结其病理特点.结果 检出37例甲状腺微小癌均为乳头状癌,病灶直径0.5~1.0cm者10例,0.1~0.5cm者24例,<0.1 cm者2例,漏诊3例,符合率为92.5%.结论 为提高甲状腺微小癌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从取材到阅片整个过程中,必须仔细操作,必要情况下可配合免疫组化测定,以确定诊断结果,确保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快速冰冻切片标本明确诊断.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小脑变性(ACD)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电生理病变的特征,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9例酒精性小脑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确诊ACD患者9例,临床表现为躯干和肢体共济失调、肢体动作笨拙、震颤、眼震等.头颅MIR主要显示有小脑萎缩.7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ACD初期就诊时易误诊或漏诊.在结合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资料及电生理检查时,详细询问患者饮酒史,可提高ACD的诊断率.
作者:李菁;杨清成;张向东;吴海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将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对照组给予单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电图检查ST段恢复率为81.82%,胸痛缓解率为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恢复率(63.64%)、胸痛缓解率(72.73%).研究组病死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研究组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5% (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石保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7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非糖尿病冠心痛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冠状动脉受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女性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男性则以吸烟为主,另高血压同为两组危险因素.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冠心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血管占67.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其中三支病变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单支观察组较低(P<0.05),多节段病变观察组(70.8%)显著高于对照组(25.0%,P <0.05).病变血管分布情况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具有必要性,对延缓和减轻冠状动脉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为提高小儿偏头痛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偏头痛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其临床表现,将7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偏头痛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服中药治疗,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72例患者中34例有典型的偏头痛先兆,占47.2%;27例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占37.5%;6例为家族性头痛,占8.3%;5例为普通性偏头痛,占6.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在小儿疼痛中较为常见,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在坚持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调理有助于达到根治目的,促进预后,减少不良反应,也利于小儿正常成长发育.
作者:余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ICU重症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321例ICU危重患者,对其进行了1017例次的操作.其中对ICU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发现885例吸痰,34例患者实施了诊断和救治,68例为引导经鼻气管插管,12例直视下调整插管深度,2例行引导更换气管切开套管,20例对其气道出血进行了诊治,1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取痰.结果 其中885例患者经过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之后,其呼吸道症状发生改善,急性呼衰竭34例,对患有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检查,之后对症治疗,其预后效果良好,68例患者引导经鼻气管插管、12例患者调整直视下的插管深度、2例行引导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所有操作均一次成功;而20例气道出血患者,通过治疗,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0例实行纤维支气管镜取痰的患者敏感性都比直接取痰的培养者良好.结论 维支气管镜在ICU重症患者急救中,是一种较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的诊断、治疗方式.
作者:孔令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子宫性索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方法 对2例子宫性索样肿瘤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子宫性索样肿瘤形态学表现多样化.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alretinin,a-inhibin,Melan-A,CD99,Cytokeratin,EMA,SMA,desmin,ER,PR,CgA,CD56,CD10,Vimentin,Ki67标记.结论 子宫性索样肿瘤是一种形态学类似卵巢性索成分、免疫表型多样化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有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及长期的随访.
作者:任颖;银平章;孔令非;郝远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与缝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半月板损伤镜下修复患者150例,从发病年龄、受伤情况、半月板切除及半月板的缝合进行比较.结果 半月板损伤采用缝合方法69例,占46%,其手术成功优良率为91.5%;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54例,占36%,其手术成功优良率为85.3%;半月板全切除25例,占17%,其优良率为65.1%;2例少年儿童半月板石膏外固定,占1.3%,优良率为100%.结论半月板缝合术效果良好,患者反应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训练快,是一种很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坤;王璐娜;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调查结果.方法 选择血液科收治的儿童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病类型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 112例患儿中红细胞系统疾病32例(占28.57%),白细胞系统疾病28例(占25.00%),巨噬细胞与血小板疾病39例(占34.82%),其他12例(占11.61%).其中红细胞系统疾病以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为主,分别占37.58%、18.75%;白细胞系统疾病以ALL为主,占60.71%;巨噬细胞与血小板疾病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占74.36%.合并出血症状、贫血症状、肝肿大、发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占38.39%、41.96%、45.54%、43.75%,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占10.71%、8.04%.结论 血液病患儿入院时伴随症状以出血、贫血、发热为主,巨噬细胞与血小板疾病的发病率高,且疾病类型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血小板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疗效确切肯定,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敏;李春姬;姚兰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12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采用透明角膜缘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改善总有效率(96.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11,P <0.05).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363,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411,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无需二次手术,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相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甘露醇在缓解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牵引、理疗、抗感染药物口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甲泼尼龙联合甘露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3d后,两组患者无痛(42.86% VS 5.71%)、中度疼痛(17.14% VS 48.57%)、重度疼痛(0.00% VS 1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甘露醇能有效缓解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症状,临床疗效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采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对照组50例选用胺碘酮单纯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起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起效快,其心率和血压的恢复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起效快,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麻贵平;王堃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急救护理措施、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7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上述措施完成救治后,抢救成功率为93.24%,病死率为6.76%,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建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2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个人意愿分成胰岛素组(A组,n=114)和降糖药组(B组,n=114)两组.B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方案,A组则予以胰岛素控糖方案.比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变化情况,随访直至其妊娠结束,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A组降幅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自然分娩率为18.4%,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与B组的16.7%和14.0%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予以胰岛素干预,可在血糖控制下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老年口腔修复的有效途径.方法 62例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查口腔情况,并根据口腔情况、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要求及意愿等采用对应的口腔修复方法.结果 治疗后62例口腔疾病均治愈,经口腔修复后牙齿咬(牙合)良好,且无塞牙情况.为62例老年患者中的46例实施了义齿修复治疗,修复比例为74.19%;固定义齿19例,活动义齿27例,46例缺失的牙齿数共为394颗,人均8.6颗.结论 根据具体的口腔状况,为老年患者提供口腔修复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拥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伴脑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伴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前给予微创穿刺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4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4例,占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7%);且其Ⅳ级12例,占40.0%,显著高于对照组(1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Judet植骨法对股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3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58例,手术取出原内固定物,重新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同时在不愈合部位联合行Judet植骨术,术后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疗效评定.结果 58例患者术后愈合率为96.55%,并发症发生率为39.3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87.41±8.5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1.36±6.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为81.03%,高于术前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联合Judet植骨法可提高骨折愈合率和功能恢复率.
作者:范探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30例,中型40例,重型30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通过乳胶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分别对患者、健康人群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hs-CRP[(11.64±6.35) mg/LVS(5.10±3.17) mg/L]、FIB[(4.85±1.32) g/L VS(3.03±0.94)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不同严重程度脑梗死患者hs-CRP、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84、13.50,P<0.01).结论 hs-CRP、FIB可作为脑梗死病情发生、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徐宏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AP(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NST-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70例,随机将SAP患者分为A组(n=20)与B组(n=30),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A组75 mg/d,B组150 mg/d.NST-ACS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后分为C组(n=35)与D组(n=35),均给予氯吡格雷维持,C组75 mg/d,D组150 mg/d.同时选取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于服药前后取患者静脉外周血液样本,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服药前,C组血清sCD40L水平为(804.55±257.25) pg/ml,D组为(860.72±154.85)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D四组服药前血清sCD40L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荷量ld后,C、D两组血清sCD40L浓度水平明显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5d后,A组sC D40L浓度为(630.31±238.57)pg/ml,与B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与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健康人血清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NST-ACS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降低治疗的危险性,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史周乾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