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周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26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组),B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每组130例.给药后睫毛反射消失,行胃镜检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记录给药前(T0),首次完全给药后1 min(T1)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注射痛、肌阵挛、恶心呕吐、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的指标及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降低(P<0.05).B组的苏醒时间较A组有所缩短(P<0.05).B组在恶心呕吐,注射痛情况发生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
作者:王大月;杨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与长春新碱、多柔比星联合地塞米松方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8例为VD方案治疗组,24例患者为VAD方案治疗组.采用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工作组(EBMT)标准判定疗效,按照NCICTCAE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方案比较显示:VD方案组完全缓解(CR)为44.4%,部分缓解(PR)为33.3%,轻微缓解(MR)为16.7%,无变化(NC)为11.1%,疾病进展(PD)为0,总有效率为88.9%;VAD方案组CR为8.3%,PR为29.2%,MR为20.8%,NC为29.2%,PD为12.5%,总有效率为58.3%.经x2检验分析,两组方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方案不良反应较轻,未见明显血液学及心脏毒性.结论 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作者:李春霞;丁小崇;孙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将45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ASA Ⅰ~Ⅱ)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Ⅰ组术前半小时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Ⅱ组术前半小时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观察患者术后1、2、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第1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从手术结束到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要求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差)和术后48 h患者对镇痛药的需求量及使用镇痛药的比例.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需要镇痛药的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使用镇痛药的量和比例也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控制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后的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比例,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根生;周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局部浸润麻醉下面部整形手术镇静的可行性,并寻找达到满意镇静时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e50).方法 面部整形患者40例,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镇痛下,以血浆靶浓度为1 μg/ml开始TCI丙泊酚,使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分)达到2~3分为满意镇静标准,相邻靶浓度比率为1∶2观察局部浸润麻醉时、切皮时、手术30 min时患者OAA/S评分变化及术后患者对手术过程记忆和满意评价.结果 丙泊酚TCI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的Ce50为1.08 μ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1.38~3.76μg/ml.在局部浸润麻醉时OAA/s评分升高,切皮和手术中评分无变化,手术后部分患者对麻醉和切皮有记忆,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结论 丙泊酚TCI能够满足局部浸润麻醉下门诊整形手术的镇静需求,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达到OAA/S评分2~3分的满意镇静深度的Ce50为1.08 μg/ml.
作者:张同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时心脏手术患者微循环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抽取27例患者按年龄、病种及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监测统计,并按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诱导剂量10 μg/kg和18 μg/kg芬太尼时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下降;气管插管时前者心率增快,后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②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给予30 μg/kg芬太尼后,患者心率又减慢6%~10%,心排血量减少30%,心肌收缩性轻度抑制;部分患者纵断胸骨时应激反应明显,而大剂量(50 μg/kg)芬太尼患者的应激反应较中等剂量(30 μg/kg)时更为轻微.③对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注射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患者以心率减慢为显著,每搏量增加,心脏收缩指数不变,MAP下降,心肌收缩代偿性增强,纵断胸骨循环功能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上无心肌缺血改变.结论 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随着术前用药、剂量大小、注射速度以及是否伍用其他麻醉药物等有所差异,而对不同病种的患者其表现也并非一致.
作者:邢孝玲;毛光波;于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3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hs-CRP水平、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的组间差异性,并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hs-CRP、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和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存在正相关(r=0.703,P =0.003).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hs-CRP水平升高,两者呈正相关.
作者:杨道荣;姜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血清及房水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水平,探讨RBP4、ENA-78在NV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NVG患者40例(40只眼)作为实验组(A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B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C组)各40例(40只眼)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血清及房水标本,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房水中RBP4、ENA-78的水平.结果 ①A组房水中RBP4、ENA-78的水平(84±6) mg/L、(249±16) ng/L明显高于B组的(71±7) mg/L、(172±15) ng/L和C组的(59 ±6) mg/L、(85 ±12) n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16,P<0.01;F=75.39,P<0.01).A组血清中RBP4、ENA-78的水平(57 ±6) mg/L、(184±16) ng/L高于B组的(47±5) mg/L、(135±15) ng/L和C组的(34 ±6) mg/L、(64±12) n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3.46,P<0.01F =81.23,P<0.01).②A组房水和血清中RBP4与ENA-78的水平呈正相关(r=0.72,0.67,P均<0.01),其余各组标本中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NVG患者房水及血清中RBP4、ENA-7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房水中二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在NVG病理机制过程中,RBP4、ENA-78作为促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NV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家干;黄友敏;周永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对吕梁市人民医院儿科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98例川崎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98例KD中男62例,女36例,男:女为1.72∶1.<1岁20例,l~<3岁61例,3~<5岁13例,≥5岁4例.平均发病年龄2岁6个月.冠状动脉异常32例(32.65%),其中冠状动脉内径正常,但冠状动脉壁增厚,回声增强5例(5.10%),冠状动脉扩张24例(24.49%),冠状动脉瘤3例(3.06%).结论 川崎病主要见于儿童,尤其3岁以下儿童,男多于女.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病例也较多.且两者均易合并冠状动脉损害,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早期诊断、及时适当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孙平莲;李亚蕊;郭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应城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有56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56例完整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或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治疗效果优38例,占67.9%;良14例,占25%;中3例,占5.4%;差1例,占1.8%.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较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出现,是现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旭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73耳)和治疗组64例(75耳),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医联合中药的辩证施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聘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组15例给予恩度225 mg加入3个微量输液泵序贯持续输注15 d;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DDP)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15例采用恩度常规给药7.5 mg/m2(每天15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h,第1~15天;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DDP 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于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持续给药联合DP方案化疗可使晚期卵巢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作者:管素君;隋黎丽;薛秀燕;牟建红;陈志强;韩立堂;管乐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并于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1029例,其中阴道分娩产妇492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537例(剖宫产组).低出生体质量儿(<2.5 kg)产妇36例,正常出生体质量儿(2.5 ~4.0 kg)产妇897例,巨大儿(>4.0 kg)产妇96例,分别对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观察各影响因素与产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结果 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0.9% (201/492)和45.3%(243/537),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0.7% (198/492)和37.2%(200/5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25.0% (9/36)、44.6% (400/897)和57.3% (55/96).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22.2% (8/36)、42.4%(380/897)和59.4% (57/96),三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盆底组织无保护作用,随胎儿体质量增加,产后盆底组织所受损伤增加.
作者:沈琦;王鲁文;朱旭明;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宫颈管长度缩短率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早产症状的初产妇298例,每天经会阴测量1次宫颈管长度,计算宫颈管长度缩短率.然后观察不同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5%组,16% ~ 30%组,31% ~60%组,>60%组,第1、2周及第3周内的早产率的情况.并计算3周总的早产率.结果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5%时,早产可能性极低.随着宫颈管缩短率的上升,早产率也明显增加,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6% ~30%和31% ~60%时,早产率分别为3.4%和7.9%,两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60%组时,早产率为48%,与其他组早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宫颈管长度缩短率越大,早产率越高.结论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可作为早产的预测指标,且宫颈管缩短率与早产率呈正比.
作者:张计华;王杏芹;马虹;杨京卫;孙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县级医院医生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水平和政策执行意愿.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阳城县人民医院135名医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医生信息,经统计软件计算认知水平和政策执行意愿水平.结果 在满分为5分的评价中,制度认知水平得分为3.38分,政策执行意向得分3.87分;在制度认知影响因素中,政策学习时间、意愿和政策信息可及性得分分别为3.43、2.22和3.03分,政策学习时间和政策信息可及性与政策认知呈正相关,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意愿和政策信息可及性还能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意向.结论 被调查县级医院医生基本了解基本药物制度,但对制度细节了解较少.加强医生学习政策有关知识的意愿和时间,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医生制度认知和政策执行意愿.
作者:刘新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5%,随机分为强化降糖组(目标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6.0%)和或标准治疗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0%~7.9%).女性病例占40%,其中30%曾经有过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随访时间4年.结果 治疗1年,强化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中位值为6.4%,标准组为7.5%;随访期间,强化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与标准组相似(危险比0.90;95%置信区间0.78~1.04;P=0.16).但强化组死亡率显著高于标准组(危险比1.22;95%置信区间,1.01 ~ 1.46;P=0.04).强化组低血糖急性治疗发生率高于标准组,体质量增加亦较标准组显著(P<0.01).结论 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降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正常值水平对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影响.
作者:游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组(童诺组)40例,异维A酸凝胶组(爱思洁组)43例,红霉素软膏组(红霉素组)47例,观察治疗2、4、6、8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童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爱思洁组或红霉素组,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座疮,疗效优于单用异维A酸凝胶或红霉素软膏,是治疗寻常痤疮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曹冰青;张恒坡;郝伟丽;李景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灼烧治疗气道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6例气道良性狭窄的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采用高频电刀灼烧治疗,以临床症状改善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46例患者共进行了84次电灼烧治疗.完全有效14例(30.43%),部分有效19例(41.3%),轻度有效12例(26.09%),无效1例(2.17%).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灼烧治疗气道良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宏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尤瑞克林)和对照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血清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 尤瑞克林可以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及体征.
作者:刘平平;苏暘力;王燕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手术指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中转开腹4例,成功率96.83%;手术时间平均为(111±25) min,出血量平均为(180±6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6±1.5)d.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的优点,为子宫切除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顺利完成手术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高晓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早期检测对预测危重患者病情的临床意义.方法 ICU病房2011年1至12月危重病患者400例包括刚入院的和刚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进入ICU病房后2h内第一次抽血常规测定各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Ⅲ),观察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单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凝血功能明显异于SIRS (P<0.05);SIRS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于非MODS组(P<0.05).结论 危重患者凝血功能早期检测有助于SIRS患者早期病情判断,并有助于MODS的早期监测.
作者:闫莉梅;黄忠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