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观察

管素君;隋黎丽;薛秀燕;牟建红;陈志强;韩立堂;管乐静

关键词:恩度给药方法, 联合化疗, 晚期卵巢癌,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组15例给予恩度225 mg加入3个微量输液泵序贯持续输注15 d;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DDP)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15例采用恩度常规给药7.5 mg/m2(每天15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h,第1~15天;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DDP 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于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持续给药联合DP方案化疗可使晚期卵巢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骨科手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的数值变化规律,研究其在术后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进行CRP和血常规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的CRP和WBC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术后感染监测方面CRP可作为判定感染程度和创伤转归的一种良好的标志物,与WBC一起可综合判定感染程度,并控制感染.

    作者:张军;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山西省阳城县医生基本药物制度认知与执行意愿探析

    目的 调查县级医院医生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水平和政策执行意愿.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阳城县人民医院135名医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医生信息,经统计软件计算认知水平和政策执行意愿水平.结果 在满分为5分的评价中,制度认知水平得分为3.38分,政策执行意向得分3.87分;在制度认知影响因素中,政策学习时间、意愿和政策信息可及性得分分别为3.43、2.22和3.03分,政策学习时间和政策信息可及性与政策认知呈正相关,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意愿和政策信息可及性还能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意向.结论 被调查县级医院医生基本了解基本药物制度,但对制度细节了解较少.加强医生学习政策有关知识的意愿和时间,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医生制度认知和政策执行意愿.

    作者:刘新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靶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肾活检病理结果为IMN,尿蛋白定量≥3.5 g/24h,血浆白蛋白<30 g/L.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多靶点组15例,环磷酰胺组(CTX) 16例;多靶点组患者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A(CsA)2 mg/(kg·d)和雷公藤多甙(60 mg/d),联合中等剂量的强的松0.5 mg/(kg·d)治疗,12周后强的松每2周减5 mg,20 mg以下每2周减2.5 mg,10 mg维持;CsA 24周后减半量维持;雷公藤多甙24周后减半量维持.对照组予强的松0.8~1.0 mg/kg+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CTX首次剂量0.75 g/m2,此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在0.5 ~1.0 g/m2,每月1次;CTX总量为6~8g.在治疗后第2、4、6、8、12、24、48周动态监测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酶氨基转移酶等各项临床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多靶点组在治疗2周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已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的第4周开始明显升高(P< 0.01).胆固醇在治疗后的第4周开始下降(P<0.05),第8周开始明显下降(P<0.01).CTX组在治疗8周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已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有明显升高(P<0.01).胆固醇在治疗后的第8周开始下降(P<0.05),第12周开始明显下降(P< 0.01).多靶点组治疗48周后完全缓解3例(20.0%),部分缓解10例(66.67%),总缓解率为86.67%.CTX组治疗48周后完全缓解4例(25.0%),部分缓解9例(56.25%),总缓解率为81.25%.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多靶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与CTX相比,治疗48周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多靶点组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高桂凤;李玉平;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5%,随机分为强化降糖组(目标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6.0%)和或标准治疗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0%~7.9%).女性病例占40%,其中30%曾经有过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随访时间4年.结果 治疗1年,强化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中位值为6.4%,标准组为7.5%;随访期间,强化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与标准组相似(危险比0.90;95%置信区间0.78~1.04;P=0.16).但强化组死亡率显著高于标准组(危险比1.22;95%置信区间,1.01 ~ 1.46;P=0.04).强化组低血糖急性治疗发生率高于标准组,体质量增加亦较标准组显著(P<0.01).结论 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降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正常值水平对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影响.

    作者:游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龄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龄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高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76例,切除率77.5%,姑息性切除15例,其他7例.术后并发症26例,围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6.1%.结论 对高龄结肠癌患者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外,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完善的心肺肾等功能检查及检测,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根治性切除的有效和根本保证.

    作者:刘焕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选择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11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27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21例行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20例行双侧开窗髓核摘除,44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结果 1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13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3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7.3%.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的确定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多间隙、中央型突出髓核大者选择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者加椎间融合内固定.

    作者:卢中道;杨勇;梅伟;范富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心脏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时心脏手术患者微循环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抽取27例患者按年龄、病种及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监测统计,并按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诱导剂量10 μg/kg和18 μg/kg芬太尼时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下降;气管插管时前者心率增快,后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②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给予30 μg/kg芬太尼后,患者心率又减慢6%~10%,心排血量减少30%,心肌收缩性轻度抑制;部分患者纵断胸骨时应激反应明显,而大剂量(50 μg/kg)芬太尼患者的应激反应较中等剂量(30 μg/kg)时更为轻微.③对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注射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患者以心率减慢为显著,每搏量增加,心脏收缩指数不变,MAP下降,心肌收缩代偿性增强,纵断胸骨循环功能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上无心肌缺血改变.结论 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随着术前用药、剂量大小、注射速度以及是否伍用其他麻醉药物等有所差异,而对不同病种的患者其表现也并非一致.

    作者:邢孝玲;毛光波;于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UCBSC)外周静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2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UCBSC外周静脉血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 UCBSC治疗2周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除ALT和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24周后TBiL明显改善(P<0.05),ALB及TP治疗过程中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乏力改善20例(76.9%),食欲改善16例(61.5%),腹水减少或完全消失19例(73.1%).治疗10周后有1例患者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低热,不影响治疗,其余患者未发现与细胞移植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UCBSC外周静脉治疗是短期内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性子宫切除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切除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间31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31例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患者中,胎盘因素居子宫切除首位原因(51.61%),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切除居第2位(29.03%).出血量在1000~6000 ml,平均4130 ml.31例患者均输血,输血量800 ~ 3800 ml,平均2280 ml.结论 子宫切除是治疗产后严重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掌握子宫切除佳手术时机,对于减少后术并发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待霞;刘展;孙克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病程改变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轻、中度增殖前期(NPDR)加强随访,重度NPDR和增殖期(PDR)行视网膜光凝,合并严重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前膜等行玻璃体切割术.结果 全身情况影响病变发展,有效的光凝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要加强随访,早发现、早知疗对维护糖尿病患者的视功能至关重要.

    作者:罗纳丽;刘亚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动态监测先兆早产孕妇宫颈管长度缩短率与早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宫颈管长度缩短率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早产症状的初产妇298例,每天经会阴测量1次宫颈管长度,计算宫颈管长度缩短率.然后观察不同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5%组,16% ~ 30%组,31% ~60%组,>60%组,第1、2周及第3周内的早产率的情况.并计算3周总的早产率.结果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5%时,早产可能性极低.随着宫颈管缩短率的上升,早产率也明显增加,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6% ~30%和31% ~60%时,早产率分别为3.4%和7.9%,两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60%组时,早产率为48%,与其他组早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宫颈管长度缩短率越大,早产率越高.结论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可作为早产的预测指标,且宫颈管缩短率与早产率呈正比.

    作者:张计华;王杏芹;马虹;杨京卫;孙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面部整形手术局部浸润麻醉下的丙泊酚镇静深度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局部浸润麻醉下面部整形手术镇静的可行性,并寻找达到满意镇静时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e50).方法 面部整形患者40例,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镇痛下,以血浆靶浓度为1 μg/ml开始TCI丙泊酚,使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分)达到2~3分为满意镇静标准,相邻靶浓度比率为1∶2观察局部浸润麻醉时、切皮时、手术30 min时患者OAA/S评分变化及术后患者对手术过程记忆和满意评价.结果 丙泊酚TCI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的Ce50为1.08 μ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1.38~3.76μg/ml.在局部浸润麻醉时OAA/s评分升高,切皮和手术中评分无变化,手术后部分患者对麻醉和切皮有记忆,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结论 丙泊酚TCI能够满足局部浸润麻醉下门诊整形手术的镇静需求,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达到OAA/S评分2~3分的满意镇静深度的Ce50为1.08 μg/ml.

    作者:张同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安全性评价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在所有房颤患者中,瓣膜性、非瓣膜性和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在房颤相关因素中老年为58.1%.因血栓栓塞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合理的抗凝治疗降低血栓栓塞更具必要性.本研究分析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

    作者:梅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组15例给予恩度225 mg加入3个微量输液泵序贯持续输注15 d;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DDP)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15例采用恩度常规给药7.5 mg/m2(每天15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h,第1~15天;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DDP 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于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持续给药联合DP方案化疗可使晚期卵巢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作者:管素君;隋黎丽;薛秀燕;牟建红;陈志强;韩立堂;管乐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应城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有56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56例完整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或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治疗效果优38例,占67.9%;良14例,占25%;中3例,占5.4%;差1例,占1.8%.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较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出现,是现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旭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局部麻醉下行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腹股沟疝发生率逐年增高,此与老年人常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便秘等致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及腹壁软组织日趋薄弱有关[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48例,男46例,女2例,年龄43~80岁,≥60岁32例,平均66.5岁.腹股沟疝单侧47例,双侧疝1例;复发疝2例,直疝5例.病程13个月~8年.合并有冠心病3例,心功能不全2例,房型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习惯性便秘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例,前列腺肥大9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

    作者:姚志刚;钱呈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gA肾病5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天门市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对5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IgA肾病患者中20例(57.69%)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15例(28.8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5例(28.85%)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Lee氏Ⅰ级),16例(30.77%)病理类型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Lee氏Ⅲ级).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表现与病理类严重程度并不一致,应尽早行肾活检术确诊.

    作者:孙治华;黄浩;袁舸;张叔伟;邵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婆罗双树样基因及其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研究人婆罗双树样基因(SALL4) mRNA及其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的单核细胞进行SALL4 mRNA表达测定,运用ELISA法同步检测惠儿血清中SALL4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AL组与对照组之间SALL4 mRNA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ALL和T-ALL之间的SALL4 mRNA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LL与ANL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ALL组、T-ALL组、AN-LL组、正常对照组的SALL4蛋白表达量均数分别为:136±17、33±23、151±64、55±16.③各组中的SALL4 mRNA和外周血清中的SALL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31,P<0.01).结论 儿童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存在SALL4基因的异常高表达,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ALL4基因参与了儿童AL的发病.儿童AL中,SALL4 mRNA及其蛋白在B-ALL和ANLL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而在T-ALL和健康对照中不表达,提示儿童AL中B-ALL和T-ALL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而B-ALL和ANLL可能存在同样的发病机制.

    作者:吴爽;徐学聚;杨成胜;张园;刘玉峰;盛光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新机制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房颤动显著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基于肺静脉隔离的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房颤转律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房颤导管消融有了更多新认识,导管消融治疗的证据级别、推荐等级全面升级.然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较高的复发率仍是困扰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左房增大、持续性房颤、长时程房颤负荷及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等.近年来若干新的危险因素不断被发现.本文简要介绍这些因素与房颤复发之间的联系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周建华;林荣海;李振光;鞠卫萍;曹丙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治愈26例,出院随访半年无反复,无血尿及蛋白尿,治愈率57.8%;有效16例,3例症状反复迁延,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失访.5例患儿出院时尿常规未恢复正常,门诊随诊.结论 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水平,结合辅助检查尤其变应原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肾损害及复发率,对改善患儿远期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陈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