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出现阴道流血21例(63.64%),出现腹痛8例(24.24%),在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术后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尽12例(36.36%),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甲氨蝶呤(MTX)全身用药+刮宫术16例,MTX全身用药+B超下孕囊内注射+刮宫术17例,B超引导下清宫术5例,宫腹腔镜及开腹行病灶切除术2例,子宫全切术1例.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CSP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异位妊娠,易发生误诊误治.超声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作者:文姝;刘永红;江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介入治疗的138例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根据主要的冠状动脉及其重要分支是否完全再血管化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61例)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运重建完全与不完全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P<0.05),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近期及远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以及心绞痛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可以只对引起症状的血管进行血运重建,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欣;苏毅;慕春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组15例给予恩度225 mg加入3个微量输液泵序贯持续输注15 d;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DDP)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15例采用恩度常规给药7.5 mg/m2(每天15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h,第1~15天;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DDP 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于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持续给药联合DP方案化疗可使晚期卵巢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作者:管素君;隋黎丽;薛秀燕;牟建红;陈志强;韩立堂;管乐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行胃肠道全麻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观察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及恢复情况,评估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单项测试功能恶化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心理控制、数字广度与数字符号测试结果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脏器功能储备降低,应用瑞芬太尼来麻醉能缩短意识恢复时间,显著提高高龄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吴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肺动脉高压症(PA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在我科住院的93例SLE患者按入选标准筛查出PAH组24例和非PAH组6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检测结果数据.结果 临床特征方面,两组患者雷诺现象、运动后呼吸困难、肺间质病变和多浆膜腔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PAH组比较,PAH组实验室检测血小板减少、高滴度抗RNP抗体、球蛋白升高、C3减少、类风湿因子升高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明显(P<0.01).结论 SLE继发PAH患者总体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早期药物干预有望逆转或者延缓病情的进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进行PAH的筛查和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雷诺氏症、肺间质病变、高滴度抗RNP抗体等均是PAH发病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子.轻中度患者的PAH与SLE活动性相关.
作者:邹霓;白秀芝;谢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腹股沟疝发生率逐年增高,此与老年人常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便秘等致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及腹壁软组织日趋薄弱有关[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48例,男46例,女2例,年龄43~80岁,≥60岁32例,平均66.5岁.腹股沟疝单侧47例,双侧疝1例;复发疝2例,直疝5例.病程13个月~8年.合并有冠心病3例,心功能不全2例,房型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习惯性便秘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例,前列腺肥大9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
作者:姚志刚;钱呈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5%,随机分为强化降糖组(目标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6.0%)和或标准治疗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0%~7.9%).女性病例占40%,其中30%曾经有过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随访时间4年.结果 治疗1年,强化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中位值为6.4%,标准组为7.5%;随访期间,强化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与标准组相似(危险比0.90;95%置信区间0.78~1.04;P=0.16).但强化组死亡率显著高于标准组(危险比1.22;95%置信区间,1.01 ~ 1.46;P=0.04).强化组低血糖急性治疗发生率高于标准组,体质量增加亦较标准组显著(P<0.01).结论 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降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正常值水平对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影响.
作者:游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卵巢癌不同病理分类、组织学分级、二元论分型中输卵管结扎的比例,了解输卵管结扎对卵巢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9例卵巢癌患者及同期因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就诊的149例患者中输卵管结扎的比例.结果 卵巢浆液性癌49例,其中行输卵管结扎者13例;卵巢黏液性癌33例,其中行输卵管结扎者14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7例,均未行输卵管结扎.卵巢浆液性癌G1、G2、G3级中输卵管结扎的分别为6、8、1例;卵巢黏液性癌G1、G2、G3级中输卵管结扎的分别为5、6、1例;子宫内膜样癌G1、G2、G3级分别为3、2、2例(均未行输卵管结扎);二元论分型Ⅰ型中输卵管结扎5例;Ⅱ型中输卵管结扎22例;卵巢癌组、对照组中输卵管结扎<5年者分别为15、29例,5~10年者分别为10、26例,>10年者分别为2、4例;卵巢癌中输卵管结扎比例低于对照组;卵巢癌G3组输卵管结扎比例低于非G3组;随着输卵管结扎年限的增长,卵巢癌中输卵管结扎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结扎对卵巢癌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输卵管结扎年限对卵巢癌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程一姗;孔红霞;杨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在所有房颤患者中,瓣膜性、非瓣膜性和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在房颤相关因素中老年为58.1%.因血栓栓塞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合理的抗凝治疗降低血栓栓塞更具必要性.本研究分析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
作者:梅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H1、MMP-2蛋白在5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3例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nm23-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43.1%,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91.4%,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4.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M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切端癌残留有关(P<0.05).nm23-H1与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nm23-H1、MMP-2均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均可促进远处转移的发生;nm23-H1的表达缺失可能与切端癌残留有关;nm23-H1、MMP-2可作为判断食管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黄国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高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76例,切除率77.5%,姑息性切除15例,其他7例.术后并发症26例,围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6.1%.结论 对高龄结肠癌患者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外,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完善的心肺肾等功能检查及检测,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根治性切除的有效和根本保证.
作者:刘焕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局部浸润麻醉下面部整形手术镇静的可行性,并寻找达到满意镇静时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e50).方法 面部整形患者40例,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镇痛下,以血浆靶浓度为1 μg/ml开始TCI丙泊酚,使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分)达到2~3分为满意镇静标准,相邻靶浓度比率为1∶2观察局部浸润麻醉时、切皮时、手术30 min时患者OAA/S评分变化及术后患者对手术过程记忆和满意评价.结果 丙泊酚TCI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的Ce50为1.08 μ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1.38~3.76μg/ml.在局部浸润麻醉时OAA/s评分升高,切皮和手术中评分无变化,手术后部分患者对麻醉和切皮有记忆,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结论 丙泊酚TCI能够满足局部浸润麻醉下门诊整形手术的镇静需求,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达到OAA/S评分2~3分的满意镇静深度的Ce50为1.08 μg/ml.
作者:张同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对慢性肾病和2型糖尿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评估应用不同剂量阿法达贝泊丁初始治疗血红蛋白反应及4周后血红蛋白水平,初始反应不良是指血红蛋白变化百分数低四分位值低于2%.结果 与血红蛋白反应良好患者相比,对药物初始反应不良患者12周及随访期间具有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P<0.01),初始反应不良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率较高(校正危险比1.35,95% CI 1.09~1.59)或病死率(1.42,95% CI.12 ~1.78).结论 对ESAs初始反应不良与增加心血管事件或死亡危险相关.
作者:蔡辉;赵施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并于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1029例,其中阴道分娩产妇492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537例(剖宫产组).低出生体质量儿(<2.5 kg)产妇36例,正常出生体质量儿(2.5 ~4.0 kg)产妇897例,巨大儿(>4.0 kg)产妇96例,分别对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观察各影响因素与产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结果 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0.9% (201/492)和45.3%(243/537),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0.7% (198/492)和37.2%(200/5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25.0% (9/36)、44.6% (400/897)和57.3% (55/96).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22.2% (8/36)、42.4%(380/897)和59.4% (57/96),三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盆底组织无保护作用,随胎儿体质量增加,产后盆底组织所受损伤增加.
作者:沈琦;王鲁文;朱旭明;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山西省临县卫生学校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60例,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及莫沙必利,服药4、8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中、后24 h食管pH监测变化,并评价胃镜下的疗效.监测用药期间其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7%,8周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与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便携式记录仪监测24 h食管pH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pH <4的总百分时间、pH <4的次数、持续5 min以上的反流次数、以及长反流时间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4周比较,治疗8周的pH <4的总百分时间、pH <4的次数、持续5 min以上的反流次数以及长反流时间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患者胃镜下总有效率为88.3%.用药期间大多数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其控制症状并治愈食管炎,并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比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无菌抽取患儿脑脊液进行墨汁染色,均为阳性.结果 3例患儿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头痛、呕吐,其中1例出现复视、嗜睡、昏迷、抽搐,3例均通过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有隐球菌,1例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2例脑实质有异常信号改变,2例前期静脉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出现病情加重或静脉炎后,改为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口服氟康唑、5-氟胞嘧啶,1例确诊后即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现3例已痊愈.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由于年龄限制,部分患儿不能准确表达症状,故易误诊、延误治疗,在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病情渐加重或出现静脉炎的情况下改用鞘内注射,患儿病情明显得以控制,治疗时间较长,终治愈.
作者:王林娜;罗强;张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丢失与抗磷脂抗体(APA)[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抗体(LA)]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150例有妊娠丢失史的患者,其中分为胚胎停育组(36例)、死胎组(44例)和复发性流产组(70例).对照组为同期120例正常孕妇,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血清APA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整个观察组APA、ACA、L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停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胎组和复发性流产组的APA、ACA、LA阳性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与妊娠丢失有关,尤其对于复发性流产和死胎者.因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常规筛查APA,有利于尽早对因治疗.
作者:张浩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复合新斯的明(NEO)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98例足月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5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的负荷量,其后用PCEA,配方为曲马多400 mg+氟哌利多5mg+新斯的明2 mg+生理盐水配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对照组47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负荷量,其后PCEA配方为曲马多400 mg+氟哌利多5 mg+生理盐水配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观察两组术后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血压、心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恶心、呕吐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及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联合新斯的明在剖宫产术后PCEA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推广应用.
作者:秦维洪;荆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应城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有56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56例完整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或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治疗效果优38例,占67.9%;良14例,占25%;中3例,占5.4%;差1例,占1.8%.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较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出现,是现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旭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手术指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中转开腹4例,成功率96.83%;手术时间平均为(111±25) min,出血量平均为(180±6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6±1.5)d.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的优点,为子宫切除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顺利完成手术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高晓棠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