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消化道类癌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袁秀芳;李晓凤

关键词:消化道类癌, 绝经期女性, 内镜
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道类癌的新进展以提高对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和天津南开医院经内镜、组织病理及手术确诊的4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4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生命质量提高.结论 类癌综合征的特有表现与绝经期女性性激素缺乏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相似,易误诊,内镜检查及病理是早期诊断的依据,内镜下黏膜切除及生长抑素治疗等已达成共识.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对危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危重症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呼吸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APACHEⅡ评分,以及呼吸机使用天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及ICU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体温、心率、呼吸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APACHEⅡ评分、AaDO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使用天数、AaDO2和ICU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乌司他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好.

    作者:许玉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低钠低氯血症72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1].

    作者:丁进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

    目的 观察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DHS内固定治疗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86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钉板断裂、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出现髋内翻畸形1例,患髋关节优良率为94.2%.结论 动力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贾新斌;赵晋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浆和尿液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目的 通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其他生化标记物的比较,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64例AMI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H-FABP浓度;同时选取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H-FABP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和胶乳比浊法免疫测定(LTIA).结果 cTnT,CK-MB,MYO,H-FABP( by ELISA),H-FABP (by LTIA),心电图(ECG)诊断AMI敏感性分别为39.1%,59.4%,64.1%,68.7%,70.3%和54.7%;特异性为:98.1%,71.7%,81.1%,77.4%,90.6%和92.5%.结论 对AMI患者的诊断,H-FABP(by LTIA)优于cTnT,CK-MB,MYO,H-FABP( by ELISA),ECG.

    作者:王宏运;何海超;王绍欣;李转珍;姚慧霞;张东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以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为手术适应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5年追踪随访269例患者,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结果 269例手术患者中再出血者86例(32%),其中静脉曲张破裂45例(52.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9例(22.1%),消化性溃疡出血15例(17.4%),原因不明出血7例(8.1%).术中测定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FPP>30 cm H20出血率39.5%,FPP≤30 cm H2O出血率1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乙肝后肝硬化中,HBV-DNA阳性者再出血率为45.6%,HBV-DNA阴性者再出血率为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长期服用普奈洛尔再出血率为10.4%,未规律用药者再出血率为4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再出血率为32.5%,B级者再出血率为42.2%,B级肝功能再出血率略高于A级肝功能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与门静脉压力、肝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与肝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系不明显.

    作者:王丽君;张湘霓;程荣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 观察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2例:A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B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C组吸入噻托溴铵;D组为空白对照组.疗程均为1年,评估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肺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后肺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B组、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C组和D组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P<0.01);A组的平均急性加重次数为(0.8±0.4)次,明显低于D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和空白对照组,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虹;苏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67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期间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结果 67例患者中发生腹泻39例,占58.21%,代谢紊乱7例,占10.45%,营养管方面并发症15例,占22.39%.针对并发症原因进行积极处理,48例完成肠内营养,占71.64%,14例改为混合营养,占20.90%,5例改为肠外营养,占7.46%.结论 高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主要与营养液输入方法、肠道功能、伴随疾病等因素有关,经过积极处理后大多数患者均能够耐受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仍然是高龄患者优先选择的营养方法.

    作者:夏晓明;施仁忠;张亚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乳腺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螺旋藻组患者在化疗前1~3d开始口服螺旋藻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连服30 d.对照组仅用化疗.化疗前和化疗开始后1个月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 螺旋藻胶囊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正调节作用,治疗前后IgG、IgA、IgM的对比检测表明治疗组IgG、IgA、IgM均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体液免疫机能恢复率达72.72%,而对照组为50.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藻胶囊对细胞免疫有一定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胞免疫恢复率达74.54%,而对照组为70.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患者的体液免疫有正调节作用.

    作者:刘明伟;徐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3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9年3月琼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 一侧次全切除59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21例,双侧次全切除238例.术后痊愈出院,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未出现喉返神经受损及喉头水肿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愈率高、安全、复发率低.

    作者:苏琼川;张惠明;柯行顺;陈文定;莫伟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隐匿阴茎52例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Devine术加阴茎背浅悬韧带切断术治疗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 52例隐匿阴茎患者均采用松解切除纤维索带,切断阴茎浅悬韧带,部分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再行包皮口成形及耻骨前过多脂肪组织切除术.结果 术后36例出现阴茎皮肤水肿,但4周内基本能消退.随访6~12个月,阴茎外观满意,显露良好,疲软状态下阴茎术后较术前平均增长(2.20±0.67)cm.结论 Devine术加阴茎浅悬韧带切断术治疗隐匿阴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Devine术可切除失去弹性的纤维肉膜组织松解阴茎,切断阴茎背侧浅悬韧带进一步延长阴茎,效果满意.

    作者:邵立钦;范锐;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救肾汤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

    目的 探讨自拟救肾汤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9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西药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利尿等;观察组50例服采用自拟救肾汤(药物组成: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黄、金银花、连翘、生栀子、黄芩、丹参、川芎、赤芍等)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量、血尿素氮、出血、肾功能、神志等变化.部分患者进行肾活检.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14.16,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0%)优于对照组(60.42%,x2=18.19,P<0.01);观察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救肾汤有较明显的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作者:夏新社;张小兆;夏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QRS波时限、血浆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测定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方法 按2009年ACCF/AHA心力衰竭指南诊断标准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50例,非心力衰竭(对照组)4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测定QRS波时限及检测血浆BNP、hs-CRP水平,并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 CHF组QRS波时限、血浆BNP、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P<0.05).CHF组QRS波时限、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均小于0.05);血浆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和血浆BNP及hs-CRP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QRS波时限及血浆BNP与左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对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指导治疗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琮琳;张菲斐;韩战营;邱春光;黄振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功能异常患者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时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6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肾功能正常组)和Ⅱ组(30例,肾功能异常组).分别给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维持时间.Ⅱ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间沟注药后10~720 min左旋布比卡因的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相当(P>0.05),但Ⅱ组维持时间长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左旋布比卡因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峰值浓度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45±0.26)h、(0.90±0.13) mg/L和(4.98±0.45)h.结论 肾功能异常对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对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有一定影响.

    作者:唐晓莉;王承海;崔晓宁;尚书军;邵伟;孙考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巴曲酶、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目的 探讨巴曲酶、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及应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发作终止的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出、凝血时间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可迅速控制TIA发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控制一部分TIA发作,联合治疗组疗效较佳,联合治疗方法亦安全.

    作者:张肖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变化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激活抑制物-1( 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浆t-PA、PAI-1并加以分析.结果 合并肾脏损害(A)组t-PA、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t-PA/PAI-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无肾脏损害(B)组t-PA、PAI-1急性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恢复期降至正常,t-PA/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t-PA急性期低于B组,恢复期高于B组,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B组,t-PA/PAI-1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纤溶系统功能的削弱可能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钧菲;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3%患儿经过沙丁胺醇气雾和酮替芬治疗,病症减轻或治愈,12.7%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症状逐渐缓解.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要针对症状及发病原因对症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知能力.

    作者:马素丽;王燕;刘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选择32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对其静息及心绞痛发作时各导联ST段变化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有27例(84%)胸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 mV,且抬高幅度大于V1导联,同时伴广泛导联(5个导联以上)ST段压低.结论 左主干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aVR导联ST段抬高且抬高幅度大于V1导联,同时伴广泛导联ST段压低.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可提高左主干病变检出率(31%),比静息时心电图对于判定左主干病变更具参考价值.

    作者:王辉;李东旺;张振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激光照射量与CT分级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分析CT分级(Ⅰ、Ⅱ级)与激光照射量的相关性,研究出相关激光照射量的大小.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1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第4~5腰椎间盘突出34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8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并汽化5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依据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每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CT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分级分成CT I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 PLDD治疗CTⅠ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500J左右;CTⅡ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600~710 J之间,把握好激光照射量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昌马;杨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持续静脉滴注大剂量尿激酶对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栓的治疗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滴注大剂量尿激酶对血液透析(HD)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VC)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78例长期CVC导管内血栓形成的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尿激酶125 000 U/次,持续滴注6h,对照组使用5000 U/ml进行24h封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溶栓治疗方法对长期CVC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动脉端溶栓成功率为88.2%,静脉端成功率为95.7%,总成功率为91.2%;对照组动脉端溶栓成功率为76.0%,静脉端成功率为75.0%,总成功率为75.6%;治疗组溶栓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成功后观察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11.5%)显著低于对照组(35.5%).结论 持续滴注大剂量尿激酶较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血栓疗效好,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礼应;余月明;蔡纯清;张勇;韩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定量诊断冠心病的研究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定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采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48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AD)的患者,静脉注射腺苷拟造成心肌缺血,注射剂量为140μg/(kg·min),用药时间6 min(总剂量0.8 mg/kg),测量左室16节段的收缩期室壁运动大速度和加速度及各节段心肌收缩的达峰时间.同时应用二维(2D)超声心动图目测各节段心肌负荷前后的运动异常.结果 30例确诊为CAD的患者中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试验阳性24例.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有3例为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试验阳性.应用组织多普勒腺苷超声心动图诊断CAD的敏感性为80%( 24/30),特异性为83.3% (15/18),阳性预测值为88.9% (24/27),阴性预测值为71.4%( 15/21),诊断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66.7%、75.0%和100%.而30例确诊为CAD的患者中2D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试验阳性22例.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有5例为2D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试验阳性.2D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CAD的敏感性为73.3% (22/30),特异性为72.2% (13/18),试验阳性预测值为81.5% (22/27),阴性预测值为61.9%( 13/21),诊断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5.6%、66.7%、100%.结论 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可安全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不良反应轻微,较二维超声心动图试验更加客观准确,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初筛.

    作者:周发展;杜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