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练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惠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和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加用红花,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贺淑静;宋素彩;王萱;曹俊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后路环枢椎钉板固定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路环枢椎侧块钉板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12例,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位颈脊髓病症状体征,影像学显示环枢椎不稳,术前JOA评分6~11分,平均7.4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植骨达到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例,略有改善3例,无变化1例;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5.6分.结论 环枢椎钉板内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可保障环枢椎稳定,促进环枢关节融合,是治疗环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志坚;陈坤峰;梅伟;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者停止红细胞生成素后的低血红蛋白水平.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红蛋白上升≥130 g/L分为两组(A组),一组减量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原剂量的30%,另一组(B组)停止应用红细胞生成素,观察3个月内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低水平.结果 A组278例,B组275例.观察期内A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110 g/L者为24.5%( 68/278),<100 g/L者为10.0% (28/278);B组分别为10.2% (28/275)和4.5% (12/275).多变量模型分析显示包括年龄、铁蛋白、白蛋白和基线的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停止应用红细胞生成素与血红蛋白低值<100 g/L[ OR=1.92(CI:1.24-2.97)],而减少用量与血红蛋白低值高于120 g/L [OR=1.44(CI:3.65 -5.37)]相关.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基线血红蛋白> 130g/L,中止或减少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部分患者在3个月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中止使用患者发生血红蛋白下降几率更大.
作者:许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黏稠度、血管内皮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62例AMI患者(AMI组)和12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血中DD、hs-CRP、血液黏稠度、血管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AMI组DD、hs-CRP、血液黏稠度、血管内皮功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清中DD、血液黏稠度、hs-CRP、血管内皮功能,对AMI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家军;张鑫;耿秀莲;封占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初步总结不同类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11年5月11年间经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有完整资料的225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其类型比例、年龄分布,诊断方式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结不同类型舌下腺囊肿的比例为单纯型占66.7%,口外型占21.8%,哑铃型占11.5%.青年人多发.诊断以穿刺为主,口外型穿刺加超声检查,准确率96.9%.治疗以口内切口行腺体及与其相粘连的囊肿摘除为主要治疗方式,对口外型囊肿行口内或口内口外联合切口手术切除,术后术区加压包扎3~7d.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0.4%.结论 单纯型及哑铃型采取穿刺检查为常规诊断方式,口外型需穿刺加彩超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为诊断方式,行口内切口完整摘除舌下腺手术是根治舌下腺囊肿避免复发的关键.
作者:刘蕾;王祥军;谢卫红;李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经社会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流行病学表明8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确切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本文主要分析总结PAI-1、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刘英晓;董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病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头晕症状及记忆力减退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若新;张灵梅;魏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 PPROM)发生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8月在大同市第一医院分娩的158例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易发因素、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生殖道感染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易发因素,其次为流产引产史;比较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的PPROM妊娠结局,孕28~33+6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的患者(P<0.05).结论 引起PPROM的易发因素很多,对于28~ 33+6周的患者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获得佳母儿结局.
作者:贾海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25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克拉霉素片剂250 mg,1次/d,口服,疗程3个月.术前术后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及鼻窦CT扫描结果,量化评估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结果 2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5.20±2.50)分,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为(3.28±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前鼻窦CT发现19例为双侧鼻窦炎症,按侧进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共有44侧.治疗前后轻微炎症组和轻度炎症组与中度炎症组和重度炎症组的例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Lund-Mackey鼻窦CT评分为(8.16±4.26)分,治疗后为(5.44±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樊生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α-硫辛酸组(L组),每组15例.L组于体外循环(CPB)前静脉注入α-硫辛酸50 mg/kg,术后1~5d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50 mg/kg;C组静脉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5天(T5)、术后第7天(T7)测定血清尿素氯(BUN)、血清肌酐(Cr)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β2-MG、Cr及BUN于术后T1、T3均高于T0;相同时间点L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 围术期应用α-硫辛酸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卫东;尹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7例疑似早期宫外孕的患者测定血HCG,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分布,测量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均经腹腔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联合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符合率和超声表现检出率.结果 167例中早期未破裂型50例(29.94%),早期流产型60例(35.92%),已破裂型53例(31.73%),漏误诊4例(2.45%),诊断符合率为97.60%.结论 经阴经腹结合CDFI能准确迅速地取得宫外孕的证据,并结合血HCG进行生化学检查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较好手段,可减少较小病灶的漏诊.
作者:李培玉;李欣欣;劳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南阳地区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确诊难活性肾病综合征忠儿33例,将病理分型与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33例患儿中单纯性肾病10例,肾炎性肾病23例,病理类型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39.1%,微小病变肾小球病(MCD)占17.4%,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及IgA肾病各占13.0%,膜增殖性紧肾小球肾炎及膜性肾痛(MN)各占8.7%.1例FSGS患儿及1例 MN 患儿要求转院失访,31例患儿明确病理类型后给予相应方案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难治性肾病患儿应适当早期行肾脏穿刺病理活检.南阳地区难治性肾病患儿病理类型以MsPGN及 MCD 为常见,首选应用强的松2mg/( kg·d)+环磷酰胺8~12mg/(kg·d),连用2d,共6~8次方案治疗.
作者:赵丽丽;陈九军;丁显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9例AD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9例ADR中,21~60岁成人较多,占80.46%;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多,占56.39%,导致不良反应的以抗菌药物居多,占48.87%,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占28.82%.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与 ADR 知识宣传,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志军;余海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给予甲钴胺(0.5mg,每日3次口服)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0.9%氯化钠100ml+硫辛酸450 mg,每日1次避光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入),对照组单给予甲钴胺(用法及用量如前述),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4.3%)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具有协同作用,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安全性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崔凤云;石振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丙泊酚单用和联用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注射利多卡因40 mg后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B组: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后30 s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手术中根据体动情况酌情追加丙泊酚,每次30 ~ 50 mg.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毕等待苏醒时间、注射痛、术中体动次数和程度、丙泊酚用量、需追加丙泊酚的例数、术毕镇痛效果、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等.结果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A组(P<0.01),B组需追加丙泊酚的例数少于A组(P<0.05),B组术毕的等待苏醒时间比A组短(P<0.01),B组的注射痛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人工流产术时,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的效果更佳.
作者:张子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哮喘惠儿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及氨茶碱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惠儿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多索茶碱组患儿临床症状较氨荼碱组惠儿明显致善(P<0.05);多索茶碱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喘息、哮鸣音的有效率分别为95.0%、90.0%、85.0%,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哮喘性疾病,可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
作者:车革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并比较治疗急性脑肿胀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59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组采用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常规手术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十字或星形或者弧形切开硬膜,去除血肿.结果手术组31例患者成活19例(61.3%),其中恢复良好11例(57.9%),中度残疾5例(26.3%),重度残疾2例(10.5%),植物生存1例(5.3%),死亡12例.常规手术组28例患者成活10例(35.7%),死亡18例(64.3%);其中恢复良好5例(50.0%),中度残疾2例(20.0%),重度残疾2例(20.0%),植物生存1例(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能有效缓解弥漫性颅内高压、保护中线结构,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的功能.
作者:关毅;杨学旺;陈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患者(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B组)各15例.A组在产科医师消毒铺巾完成后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当血浆药物浓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始手术,同时静脉快速注射阿曲库胺0.4~0.5 mg/kg,TOF值为O后完成气管插管,术中机控呼吸;B组取右侧卧位,于第2~3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1 ml+1O%葡萄糖2 ml,硬膜外头端置管4 cm备用.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由同一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在出生后1、5 min进行Apgar评分,分别记录为Apgar 1、Apgar5并比较.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2、5天由同一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分别记录为NBNA 1、NBNA 2、NBNA 5并比较.胎儿娩出后,在第1次呼吸前,即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近胎儿端一段脐带,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ml,做血气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HC03 -的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各时点NBNA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胺全身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王卫华;王尚柯;李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4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各42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泵停用后胰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CSⅡ组与MSⅡ组相比较血糖更加容易平稳,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并且部分患者停泵后胰岛功能恢复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T2DM疗效安全有效,适宜作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姜丽燕;郑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隰县妇科门诊普查资料,分析妇科常见病分布,为妇科常见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隰县已婚妇女病普查情况,对普查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计算各种妇科常见病的构成比.结果 共收集普查人数1356例,2008年至2010年宫颈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5.38%、23.12%和23.97%.宫颈慢性疾病仍常见妇科病.结论 县级基层医院仍要加强妇女病的普查力度.为妇科常见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早期的筛查.
作者:康芳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