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遂甫;陈永生
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肠肿瘤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结肠肿瘤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肿瘤梗阻18例及左半结肠肿瘤梗阻2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12)d和(33±10)d;并发症率为22.2%和30.0%;病死率为0%和5.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梗阻性结肠肿瘤患者应采用积极的治疗态度,创造手术条件,选择手术时机,采用病灶切除一期吻合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占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92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情况,总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简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纵隔气肿的发病机制,总结其诊疗方案.方法 对32例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行纵隔切开置管引流18例.结果 32例中治愈31例(96.9%),死亡1例(3.1%).结论 纵隔气肿可分为张力性和非张力性气肿两种.对于张力性纵膈气肿,在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的同时,要积极减压治疗,采取前上纵膈切开置管引流,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仵好金;李自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通过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等方法对小儿进行护理.结果 38例患儿住院7d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规范的健康宣教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保证胸廓矫治效果的关键.
作者:付晓荣;古建平;李金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和病理学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P患者根除前后血清中CRP、TNF-α、IL-8的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HP相关胃炎组血清CRP、TNF-α、IL-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5.33,5.12,4.98,P<0.05),HP根除后血清中CRP、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23,3.99,P<0.05).结论 CRP、TNF-α、IL-8与HP相关胃炎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途径.方法 将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25例,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术后体质量(BWI)均有所下降,但PN组下降更明显(P<0.05);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均升高,EN组明显好于PN组(P<0.05);肠功能恢复EN组快于PN组;并发症发生率PN组高于EN组(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方式,EN支持优于PN支持.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舒缓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以缓解疼痛.结果 疼痛由剧烈转变为轻度25例,由中度疼痛转变为轻度疼痛20例,由疼痛转变为无痛23例.结论 护理人员提高疼痛评估能力和护理干预水平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痛变性疼痛.
作者:张俐;马建新;杨贤琼;李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30例前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及测量,对可疑胎盘及前置血管显示不清者再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多切面观察.结果 前置血管30例,经临床诊断、病理检查确诊26例(86.67%),误诊4例(13.33%),其中3例(96.67%)前置胎盘合并前置血管诊断为前置胎盘,未观察到前置血管;1例(3.33%)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漏诊前置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前置血管分为四型,帆状附着型14例(46.67%),副胎盘型7例(23.33%),双叶胎盘型5例(16.67%),脐带胎盘边缘附着型4例(13.33%).30例前置血管患者中阴道分娩6例(20.0%),剖宫产24例(80.0%);活婴29例(90.63%),死胎3例(9.37%),30例中全部母亲及29例(96.67%)婴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置血管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首选用于前置血管的检查,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王刚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比值,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 38例,糖尿病肾病(DN)组32例;对照组(CON)组40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痛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痛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而逐渐增高.
作者:胡建荣;魏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r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常规检查,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图像上测量病变径线,通过与术中测量值对比评价其准确性.结果 颌骨囊肿CT表现各异,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测量值与术中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类颌骨囊肿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多层螺旋CT对颌骨囊肿侵犯范围的准确评估有重要意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廖益辉;刘晓兵;李夏缨;陈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脂乳剂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3 min后,E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0.2~0.3 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 mg/kg),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实施胃镜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注药前5 min、检查开始即刻、检查中及检查结束后5 min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P组患者在检查开始即刻及检查中的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各监测时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注射痛显著少于P组(P<0.05).结论 依托咪脂乳剂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效果确切,注射痛少,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轻微.
作者:焦岩;朱平增;杨彦军;贾真;乔治;关文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周口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确诊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59例(64眼)患者行玻璃体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60眼(93.75%)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眼(4.69%)视力无明显变化,视力下降1眼(1.56%).术后并发虹膜新生血管2眼和后发性白内障5眼,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痛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脑损伤的MRI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的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血中胆碱酯酶活力分轻中重三组,分析患者脑组织MRI表现.结果 有机磷农药轻度组脑组织形态、信号未见异常.中度组有2例顶枕叶脑回肿胀,但MRS波形异常.重度组有6例双侧额顶枕叶弥漫性肿胀,灰白质分界模糊,呈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ADC值下降;4例双侧基底节、双侧额顶枕皮层长T1、长T2信号;1例仅累及脑干表现为脑干肿胀,弥漫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1例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中重组MRS示NAA/Cr值下降、Cho/Cr值升高、NAA/Cho值明显下降.各组间NAA/Cr、Cho/Cr、NAA/Ch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可以反映有机磷脑损伤的程度.结论 MRI能发现有机磷中毒后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变性、坏死和细胞毒性水肿.有机磷中毒脑损伤好发部位是双侧基底节,小脑、脑干很少受累.1H MRS可早于MRI常规序列检测脑损伤,能有效的评估有机磷农药中毒脑损伤程度.
作者:李书鹏;张振华;王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m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内重要的稳定结构,在防止胫骨关节面向前移动起主要作用,在控制膝关节旋转运动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常见的损伤,多见于运动创伤,近年来随着对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微创手术的应用,该型损伤的治疗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现就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保守治疗的选择对于保守治疗的疗效,长期以来颇有争议.
作者:吕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积乳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8例乳腺积乳囊肿患者采用手术完整切除.结果 本研究68例全部治愈,术中和术后做病理均得到证实为乳腺积乳.结论 手术治疗乳腺积乳囊肿效果显著.
作者:郭玉奇;郭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7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施行取石术,进行内镜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与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1045例成功实施取石,31例取石困难而放弃取石,取石成功率为97.1%.1例在手术结束时突然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经抢救治愈出院.1例出现肠穿孔,1例出现急性胆管炎,4例出现术后大出血,4例出现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均痊愈,无死亡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2%.结论 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廖桂芳;王波;熊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定位注射治疗肠胃手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胃肠道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46例,按摩组45例,对照组45例.穴位注射组选取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次选一侧穴位,双侧交替进行,间隔12小时1次;按摩组于术后6h后用大拇指交替按摩双侧足三里穴,每次10~15 min,每4小时1次,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结果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早恢复肠蠕动且先出现肛门排气,按摩组次之,对照组晚恢复肠蠕动及肛门排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组腹胀发生率低,按摩组次之,对照组腹胀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能快速、安全、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张敏丽;吕玲玉;刘湖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骨桥蛋白(OPN)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膜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COX-2和OPN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术后40例脑膜瘤组织及10例正常脑膜组织,COX-2、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侵袭组中COX-2、OPN的血清含量高于非侵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COX-2、OPN及MMP-9蛋白在侵袭组脑膜瘤中的表达均高于非侵袭组(P<0.01).在侵袭性脑膜瘤中COX-2、OPN和MMP-9两两比较,其表达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OX-2、OPN与脑膜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评价脑膜瘤侵袭性及预后的辅助指标,通过术前血清学检测、术后免疫组化检查可判断脑膜瘤的潜在侵袭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疗效水平.
作者:刘昆;王敏;张铁铮;韩培军;陈清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D-二聚体(DD)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老年AMI患者162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ACE及血浆DD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ACE及血浆DD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ACE、DD的含量对老年AMI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耿秀莲;封占民;张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妈富隆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育龄期患者TCRP的临床资料,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6个月者35例,未服用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情况、超声下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息内的复发率.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服药组恢复正常32例(91.4%),未服药组21例(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月经干净后3~7d子宫内膜厚度,服药组(6.7±1.7)mm,(6.0±1.4)mm,未服药组(9.3±1.2)mm,(8.0±1.2)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服药组0例,未服药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应用于TCRP术后可有效改善月经紊乱状况,抑制内膜增殖,近期疗效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高毅璇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