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梗阻性结肠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治疗体会

李占宝

关键词:结肠肿瘤, 肠梗阻, I期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肠肿瘤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结肠肿瘤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肿瘤梗阻18例及左半结肠肿瘤梗阻2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12)d和(33±10)d;并发症率为22.2%和30.0%;病死率为0%和5.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梗阻性结肠肿瘤患者应采用积极的治疗态度,创造手术条件,选择手术时机,采用病灶切除一期吻合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24例临床体会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一般在0.3%~7.2%,合并妊娠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主要系肿瘤水肿,退行性变而并非肌瘤细胞增殖,流产率高于正常子宫妊娠者,随妊娠月份增加,子宫较同期妊娠大,因此压迫症状较明显.近年来由于高龄产妇增多,B超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对24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霍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早期喉癌应用放射治疗的意义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在早期喉癌中应用的意义及临床效应.方法 将90例早期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放射治疗)45例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45例,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yclin DI、血管内发生长因、P53水平变化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采取放射治疗治疗早期喉癌能够减少常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转移及复发,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

    目的 观察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用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局部用药110例为观察组,自然修复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能够减少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预防宫颈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作者:孙会艳;潘静;张兰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纵隔气肿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纵隔气肿的发病机制,总结其诊疗方案.方法 对32例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行纵隔切开置管引流18例.结果 32例中治愈31例(96.9%),死亡1例(3.1%).结论 纵隔气肿可分为张力性和非张力性气肿两种.对于张力性纵膈气肿,在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的同时,要积极减压治疗,采取前上纵膈切开置管引流,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仵好金;李自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超声在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声像图,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33个浅表淋巴结的纵径/横径(L/H)值、内部回声(淋巴门髓质部形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 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L/H值分别为2.09±0.22、1.38±0.27,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多数呈类圆形,淋巴门髓质消失、且常多处肿大.淋巴门处髓质主干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分别为(19±13)cm/s、(36±15)cm/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min)分别为(8±4)crn/s、(6±4) cm/s.阻力指数(RI)分别为0.59±0.13、0.78±0.11.四项指标中L/H值及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淋巴结超声测量的L/H值分析,结合淋巴结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频谱分析,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淋巴结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为进一步穿刺活检提供依据.

    作者:赵露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探讨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职业紧张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法抽取两所三级甲等医院63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 -R)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得分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使护士的职业任务加重同时个体应对资源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应安排护理人员执行适度的职业任务,采取措施增强个人应对能力以降低职业紧张反应.

    作者:张继娜;施学忠;张华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通过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等方法对小儿进行护理.结果 38例患儿住院7d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规范的健康宣教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保证胸廓矫治效果的关键.

    作者:付晓荣;古建平;李金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寻找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脊髓损伤72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和数量.结果 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40例,主要并发症:呼吸系统感染6例,占8.3%、泌尿系统感染10例,占13.9%、压疮8例,占11.1%,便秘40例,占55.6%,深静脉血栓2例,占2.8%.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呼吸系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27例),并随机选取正常健康者74例作为对照组.将降钙素原浓度、APACHEⅡ评分、并发症、痛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5);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将降钙素原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③降钙素原浓度正常组、轻度升高组、明显升高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痛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判断预后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检测降钙素原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载脂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组、微量组和肾痛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所选受试者抽取静脉血5ml,同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测定血清NGAL和Cystatin C水平.结果 糖尿病各组患者UAE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痛各组 NGAL、Cptatin 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NGAL、Cystatin C水平高于微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组NGAL、Cyswtin C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尿病患者NGAL和Cystatin C水平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前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刘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多层螺旋CT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r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常规检查,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图像上测量病变径线,通过与术中测量值对比评价其准确性.结果 颌骨囊肿CT表现各异,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测量值与术中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类颌骨囊肿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多层螺旋CT对颌骨囊肿侵犯范围的准确评估有重要意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廖益辉;刘晓兵;李夏缨;陈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双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内外侧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1例成人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研究11例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的随访均骨性愈合,Jupiter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2%.结论 采用内外侧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获得较坚强的固定效果,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张永乐;王晓;王义生;张世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检查的情况.结果 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检查,有助于胆总管梗阻原因的确诊,必要时可取活检,指导取石,有效预防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患者因结石残留长期带“T”管生活的不便,及再次手术取石或胆道镜取石的痛苦.结论 纤维胆道镜是目前诊疗肝内外胆道疾病比较理想方法,解决手术中观察肝内外胆道腔内变化及活检问题,并降低了残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潘振龙;王连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退变及相关征象CT分析

    目的 探讨CT对椎间盘退变及相关征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门诊及住院的500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临床、CT征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椎间盘变性膨出74例,引起相关征像29例;椎间盘突出426例,引起相关征像392例.结论 CT是诊断腰椎间盘退变及相关征象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陈映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舒缓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以缓解疼痛.结果 疼痛由剧烈转变为轻度25例,由中度疼痛转变为轻度疼痛20例,由疼痛转变为无痛23例.结论 护理人员提高疼痛评估能力和护理干预水平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痛变性疼痛.

    作者:张俐;马建新;杨贤琼;李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中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和脏器损伤,轻柔准确的操作、合理的淋巴结清扫策略是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基础.结论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涛;徐钧;张瑞;陈海云;郭勤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要点,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07年7月至2011年8月41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通过施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综合护理,总结围术期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医护配合良好,手术均获得圆满成功,无一例出现严重护理差错及并发症,医生满意,患者满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及术后周密护理是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永峰;蔡米丽;石涛;王剑文;唐世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比值,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 38例,糖尿病肾病(DN)组32例;对照组(CON)组40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痛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痛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而逐渐增高.

    作者:胡建荣;魏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清Ig E的监测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gE西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8例门诊确诊患儿,取病程急性期和缓解期静脉血栓测IgE、IgA、IgG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结果 紫癜性肾炎患儿的血清IgA、IgG、IgE和ECP均有增高,但是以IgE增高患儿比例大,急性期占75%,缓解期约占47%,其次为ECP(急性期占34%,缓解期约占11%),而IgA、IgG增高的患者比例较低.结论 IgE对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春芳;夏艳;刘景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无张力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51例(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住院费用高,术后异物感、疼痛及阴囊水肿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高博文;张德言;张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