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瑶;陈达莉;官莉贞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期待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68例异位妊娠患者予以临床期待疗法治疗.结果 68例患者中56例自愈,自愈率为82.4%,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平均时间18d,盆腔包块消失时间2~6周.结论 对于血HCG< 200 U/L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期待疗法是安全可靠的,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无创伤、操作简单,并且减少反复发生异位妊娠的机会,提高远期生育率,不增加输卵管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穿孔修补术6例,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4例,穿孔修补术后行二期根治手术2例;姑息性胃癌切除术8例;一期胃癌根治术3例.三种术式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5个月,13.6个月和23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术式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应尽可能行根治术或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余强;王群;王道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全科治疗与专科治疗之间的效价.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112例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在社区接受全科治疗的52例患者为全科组,在医院接受专科治疗的60例患者为专科组,观察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肺功能及使用药物的效价.结果 全科组临床症状评分为(1.0±0.4)分,专科组为(0.8±0.7)分,专科组评分略高于全科组,肺功能指标略好于全科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组每周治疗成本为163.28元,专科组成本为187.52元,效价比分别为158.52元与220.61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治疗在控制哮喘临床症状方面具略有优势,但全科治疗费用低,在效价比上明显优于专科治疗,而且有利于患者就近医治,定期随访,提高依从性.
作者:张铁琴;窦红;古力娜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12月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1000张,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37.7%,单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占17.51%,与抗菌药物注射剂联合使用的处方占81.96%.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独特功效得到临床认可,但在针对幼龄儿童使用及与抗菌药物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的合理性.
作者:郑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护理水平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9例应用介入栓塞的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9例产后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均有效止血.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严密观察病情、系统的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殷爱娣;刘青;韩月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康复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有计划的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多次教育,对照组仅进行入院常规宣教.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WCST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增高,而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WCST与治疗前相比,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减少,正确数及分类数均增加,两组相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更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
作者:张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及类风湿因子(RF)三个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抗CC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RF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法,AKA采用免疫荧光法.结果 RA组单项指标中敏感性为RF>抗CCP> AKA,特异性为抗CCP>AKA> RF,联合检测指标抗CCP+ AKA、抗CCP+ RF、AKA+ RF阳性时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9.2%、96.9%、94.7%,阳性预测值为98.3%、94.6%、92.3%,抗CCP+ AKA+ RF三项指标均阳性时,特异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抗CCP、AKA和RF联合检测比单项指标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阴阳性预测值,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早期诊断率,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早期RA患者意义更大.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结构性鼻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8例诊断为结构性鼻炎的患者,将鼻中隔黏膜下矫正、中鼻甲成形、下鼻甲功能性部分切除和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切除4个单一手术进行组合,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6 ~18个月,痊愈156例(75%),有效44例(16.35%),无效8例(8.65%),总有效率为91.35%.结论 结构性鼻炎是由于鼻腔存在多种结构异常而引起的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鼻腔成形术是对双侧鼻腔进行统一的功能性矫正,恢复鼻腔对称性整体结构的手术,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毕瑞鹏;马慈;徐乐;蒋功海;李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进展型脑卒中是脑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典型起病方式之一,患者病情在1~3d甚至1周才达高峰,呈阶梯式发展.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1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前循环脑梗死35例,后循环脑梗死6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4岁;前循环脑梗死36例,后循环脑梗死4例.两组发病时间、年龄、伴发疾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作者:张耀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GF)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80例妊高征患者(重度25例,中度31例,轻度24例)和3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清中MMP-9及VEGF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妊高征组MMP-9及VEG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血清MMP-9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56,P<0.05).结论 MMP-9及VEGF参与了妊高征的病理生理改变,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闫立青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重症创伤患者乳酸早期清除率与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性观察并收集因重症创伤入院的90例重症创伤患者的RTS评分、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患者预后.将所有患者按不同标准分成生存组、死亡组和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各分组年龄、性别、RTS评分和初始乳酸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x2=4.67,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x2=4.56,P<0.01).结论 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重症创伤患者的良性预后及转归.
作者:袁有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与空腹C肽的关系.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记录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有无斑块,并记录其一般情况及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亚临床AS组患者年龄大、糖化血红蛋白高、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空腹C肽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方程的是年龄、吸烟、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血清胆固醇.结论 空腹C肽水平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岩;文世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作用和效果,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监护室2001年3月至2011年12月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应用IABP的患者39例,通过对比IABP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分析IABP的疗效.结果 应用IABP约40 min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都有所提高,尿量增加、心率下降.出现穿刺点渗血、血肿3例,下肢缺血栓塞并肾缺血、肾功能衰竭1例,终死亡6例,余32例治愈出院 结论 IABP对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氧供、增加心输出量有显著作用,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作者:洪景云;郑黎明;智红晓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修复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提取雄性大鼠骨髓MSCs.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60COγ照射+ MSCs移植组.通过PCR、Y-FISH方法示踪雄性大鼠MSCs在雌性大鼠肺组织内的分布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应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PCR结果显示60COγ照射+MSCs移植组的大鼠肺脏可以扩增出Sry基因的DNA序列,而且Y-FISH及SP-C免疫荧光方法显示移植MSCs在大鼠肺组织内分化为2型肺泡上皮细胞.单纯照射组、60COγ照射+MSCs移植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0COγ照射+MSCs移植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ELISA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60COγ照射+ MSCs移植组肺组织内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0COγ照射+MSCs移植组肺组织内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结论 MSCs移植通过在损伤肺组织内的定向分化能力及减少肺内炎性介质的释放来减轻放射性肺损伤.
作者:刘红梅;张罗献;马利军;吴纪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中晚期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炎患者的预防、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 总结解放军113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57例老年中晚期肺癌放疗导致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 通过对57例患者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加强基础护理,放射性肺炎均控制在1~2级.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结合放疗的照射剂量,采用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放射性肺炎的损伤,确保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完成.
作者:黄美红;裘璟;葛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患儿,第4胎第3产,胎龄28+5周,因胎盘早剥自然分娩出生,出生体质量1.237 kg,出生后1 min评分10分,5 min评分6分,10 min评分4分,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出生后2 h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480 mg气管内注入并持续鼻导管吸氧;2 d行胸部CT示双肺炎症,给予抗感染治疗;3 d出现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3 d后撤机,后持续氧疗并液体支持治疗,患儿呼吸困难缓解,但于出生后40 d仍不能停氧,考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给予氨茶碱2.5 mg/(kg·d),分2次静脉注射,连用10 d,效果不明显.出生后46 d复查胸部CT示肺炎吸收,但双肺透亮度低,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停用抗生素,静脉应用地塞米松0,3 mg/(kg·d),3 d;0.2 mg/(kg·d),3 d;0.1 mg/(kg·d),3 d;0.1 mg/(kg·d),隔天1次,共1周,患儿症状好转,改为间断吸氧,同时应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患儿吸氧时间逐渐减少,并于出生后71 d停氧.
作者:宋焕清;宋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及达喜治疗老年性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口服,每日2次;伊托必利50 mg,口服,每日3次;达喜2片,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和内镜下的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及达喜治疗老年性难治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
作者:徐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的窗口,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其中不乏有心跳呼吸停止,外伤大出血[1]、大面积烧伤[2、过敏、心源性休克[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重度中毒等患者,多需要深静脉置管快速静脉补液,血液净化,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常规的深静脉穿刺根据静脉解剖部位进行经验性操作,但由于部分患者深静脉解剖变异及医务人员工作经验不同,失败率高,降低抢救成功率.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B超引导下进行深静脉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穿刺成功时间明显缩短,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建清;胡蓬勃;吕毅;杜绪强;周国军;姜海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0年5月,洛阳正骨医院上肢损伤科应用锁骨钩板固定治疗102例RockwoodⅢ型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及RockwoodⅡ型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术后疼痛25例,内固定取出后仍有疼痛5例;肩关节功能障碍6例;内固定取出后再次发生脱位2例;锁骨钩板断裂1例;肩峰应力骨折2例;锁骨远端应力骨折1例;肩袖损伤1例.结论 应用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较满意,但仍存在着各种并发症,该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作者:郑怀亮;杨林平;宁凡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密度及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应用维生素D后的变化.方法 将急性ITP患儿分为两组,均用糖皮质激素(每日泼尼松2mg/kg)治疗3周.对照组30例,给予乳酸钙0.5/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给予维生素D 800 U口服,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血清骨钙蛋白(BGP)、总碱性磷酸酶(AKP)、钙和磷水平及骨密度(BMD).结果 治疗3周后,对照组患儿的PICP、BGP、AKP、钙、BMD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磷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成骨细胞合成明显受抑制,骨密度减低,联合应用维生素D后成骨细胞合成无明显抑制,骨密度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彦格;李慧霞;刘炜;毛彦娜;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