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清;胡蓬勃;吕毅;杜绪强;周国军;姜海明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分析43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经过,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有针对性预防并发症.结果 本研究43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无一例死亡,肺部感染1例,压疮1例.结论 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大,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实施围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保证.
作者:张明珠;徐金贵;何嘉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期待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68例异位妊娠患者予以临床期待疗法治疗.结果 68例患者中56例自愈,自愈率为82.4%,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平均时间18d,盆腔包块消失时间2~6周.结论 对于血HCG< 200 U/L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期待疗法是安全可靠的,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无创伤、操作简单,并且减少反复发生异位妊娠的机会,提高远期生育率,不增加输卵管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的窗口,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其中不乏有心跳呼吸停止,外伤大出血[1]、大面积烧伤[2、过敏、心源性休克[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重度中毒等患者,多需要深静脉置管快速静脉补液,血液净化,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常规的深静脉穿刺根据静脉解剖部位进行经验性操作,但由于部分患者深静脉解剖变异及医务人员工作经验不同,失败率高,降低抢救成功率.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B超引导下进行深静脉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穿刺成功时间明显缩短,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建清;胡蓬勃;吕毅;杜绪强;周国军;姜海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应用鼻咽通气管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全身麻醉苏醒期使用鼻咽通气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前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术前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使用鼻咽通气管在苏醒期的烦躁、血压、耐管情况.结果 干预组经术前护理干预后烦躁率、耐管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应用鼻咽通气管躁动的发生率,使患者耐管情况良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手术和麻醉护理质量.
作者:刘锦瑶;陈达莉;官莉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明确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治方法及影像学检查的实际临床应用.方法 对27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肩峰下撞击邻近骨质增生硬化明显,钩型肩峰8例,冈上肌腱撕裂10例;保守治疗18例,手术9例;Neer评分优5例,满意17例.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效的影像学检查能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
作者:李志磊;李黎;全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有效控制并发症,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未出现髋关节脱位、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科学有序的护理及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付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术前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只了解常规指导,两组术后的康复训练程序完全一致.比较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情况、心理状态及术后临床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首次排尿情况、心理状态、第4周末康复训练计划完成量及术后第1、3个月时实验组的置换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术前进行护理综合干预,可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肢体康复.
作者:肖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 检测55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尿TGF-β1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HSPN患儿尿TGF-β1、皮疹持续时间、血清白蛋白、血脂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尿TGF-β1与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SPN患儿尿TGF-β1显著升高,说明TGF-β1参与了患儿的免疫病理过程,患儿皮疹持续时间长,血脂升高、血浆蛋白降低.
作者:钟燕玲;谢云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12月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1000张,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37.7%,单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占17.51%,与抗菌药物注射剂联合使用的处方占81.96%.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独特功效得到临床认可,但在针对幼龄儿童使用及与抗菌药物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的合理性.
作者:郑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和非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黄县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50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的病因,并与54例非尿毒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胃炎(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炎(7例),胃溃疡(6例),食管静脉破裂(4例),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2例).非尿毒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1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复合溃疡(6例),肿瘤(7例).结论 尿毒症患者和非尿毒症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存在差异.前者常见病因是胃炎,后者常见的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作者:魏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与空腹C肽的关系.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记录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有无斑块,并记录其一般情况及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亚临床AS组患者年龄大、糖化血红蛋白高、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空腹C肽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方程的是年龄、吸烟、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血清胆固醇.结论 空腹C肽水平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岩;文世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与64排螺旋CT诊断老年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43例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64排螺旋CT扫描的报告相对照.结果 43例患者经手术、介入或食管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中一项诊治证实超声心动图与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性起到的互补作用.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与螺旋CT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瘤快捷、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二者结合可提高主动脉夹层的阳性诊断率及破口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以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帮助.
作者:袁丽娜;杨瑞;李玉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中晚期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炎患者的预防、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 总结解放军113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57例老年中晚期肺癌放疗导致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 通过对57例患者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加强基础护理,放射性肺炎均控制在1~2级.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结合放疗的照射剂量,采用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放射性肺炎的损伤,确保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完成.
作者:黄美红;裘璟;葛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及在传染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的隔离措施.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108例患儿通过采取相关措施达到预期效果,无一例死亡,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尽快掌握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时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11年10月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手术均一次成功,其中单纯息肉切除31例,息肉切除同时浅层内膜切除24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切除49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剥除8例.手术时间12~ 39 min,平均21 min;出血量10 ~ 70 ml,平均45 ml.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38.0 ~38.4℃),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息肉改变.随访12 ~ 2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TCRP定位准确、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不影响卵巢功能、恢复快,明显降低复发率,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罗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和曲面重组(CPR)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的AS患者进行双侧骶髂关节MSCT容积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并进行MPR获得双侧骶髂关节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然后选取矢状面图像分别在骶骨上缘1/4、1/2、3/4处沿骶骨走行划曲线进行CPR技术获得双侧骶髂关节成像.分别对横断面图像、MPR图像和CPR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S患者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早期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皮质中断或白线消失,软骨下骨质受侵蚀、囊变,关节面轻度硬化,但关节间隙无改变.进展期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局部骨皮质呈锯齿状改变,软骨下骨质囊状破坏、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增宽.稳定期主要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骶髂韧带钙化.56例AS患者,双侧同时受累47例,单侧受累9例;轴位图像诊断,Ⅰ~Ⅱ级16例,Ⅲ~Ⅳ级25例;MPR图像诊断Ⅰ~Ⅱ级24例,Ⅲ~Ⅳ级26例;CPR图像诊断Ⅰ~Ⅱ级29例,Ⅲ~Ⅳ级26例,早期诊断率轴位图像与重建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和后处理MPR图像和CPR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CPR图像能全面观察骶髂关节,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更有意义.
作者:亓立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短期的观察和评价.方法 对27例患者116颗牙进行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复诊,对修复体的颜色、边缘、形态及有无继发龋进行临床检查.结果 98.2%的修复体形态完整,96.5%的修复体颜色与邻牙匹配,99.1%的边缘密合、无继发龋,97.4%的无边缘着色;96.5%以上的修复体达到A级.结论 前牙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等因素与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再发胆管结石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范围与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关系.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时间间隔较术前缩短,EST术大开口较小开口,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时间间隔缩短,胆囊切除并行EST术后胆总管结石再次形成胆总管结石的几率升高.结论 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高危因素.
作者:石朝阳;郝卉杰;周川;薛福敏;冯百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贝尼地平对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濮阳市中医院高血压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依那普利片治疗3个月;贝尼地平治疗组180例,服用贝尼地平片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尿白蛋白(ALB)和尿β2微量白蛋白(β2-MG),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量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尿白蛋白和尿β2-MG.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及尿ALB和尿β2-MG均较前下降,但贝尼地平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贝尼地平降压效果较好,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吴桂玲;张荣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黄芩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1例,口服黄芩苷胶囊(每次0.5g,3次/d)和恩替卡韦分散片(每次0.5 mg,1次/d,持续18个月);对照组91例,与治疗组同疗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结果 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复常率为91.2%,HBeAg转阴率为56.0%,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52.7%,HBV-DNA转阴率为98.0%;随访6个月的ALT复常率为82.4%,HBeAg转阴率52.7%,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48.4%,HBV-DNA转阴率为94.5%.而对照组随访6个月ALT复常率为69.2%,HBeAg转阴率为41.8%,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36.3%,HBV-DNA转阴率为79.1%.治疗组这些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黄芩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持久恢复肝功能和抗病毒的疗效.
作者:亓民;张国强;王灵菊;韩凤琪;臧珂;李国涛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