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王珏;桌瑞立;原涟靖
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 GO)也称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disease)、内分泌突眼,近年来倾向于称之为Graves'眶病.GO常见于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一般可见于50%左右的GD患者,其发生时间与GD可不同步,且该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它以眶部炎症、水肿、继发性纤维化为特征,其早期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T淋巴细胞)、氨基葡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s)沉积和组织水肿,晚期则表现为眼球后组织纤维化[1].GO的自然进程通常经历初始阶段、进展恶化阶段(活动期)、部分缓解阶段和稳定阶段.判断GO 是否处于炎性活动期对指导治疗方案、疗效评估都十分重要,本文就核素显像在活动性GO诊断及治疗评价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剑明;史蓉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骨关节结核中脊椎结核的发病率高,约占50%[1],脊椎的任何节段均可发生结核,其中腰椎为好发部位(约60%).该部位负重及活动度大,受结核菌侵蚀后脊椎结构易遭到破坏,影响脊椎的完整性及稳定性,从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预后极差.临床上典型脊椎结核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出现邻近椎体和椎间盘的破坏、椎体塌陷、后凸畸形、椎旁脓肿、脊髓受压等.
作者:梁维;王珏;桌瑞立;原涟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总结麻醉经验.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快速静脉麻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术,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结果 48例患者术毕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各种反射良好,拔管回病房.结论 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全面的评估病情,麻醉处理力求诱导平稳,合理选用全身麻醉药;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积极控制颅内高压,加强麻醉管理,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金宏;刘明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检测cTnI,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加以比较.结果 AMI后发病12 h内cTnI诊断效率为90.00%,CK-MB(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cTnI检测有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R胸部正侧位片对斜裂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斜裂积液在CR胸部正侧位片和DR胸部正侧位片的X线表现.结果 正位:三角形17例,其中10例为DR,7例为CR;片状5例,全部为CR;边缘清晰20例,其中10例为DR,10例为CR;边缘不清晰2例,全部为CR;密度均匀21例,其中10例为DR,11例为CR;不均匀1例为CR;边缘掩盖征8例,其中2例为DR,6例为CR.侧位:梭形22例;边缘清晰22例;密度均匀22例;位于前肋膈角分角线以下22例,上缘超过肺门14例,未超过肺门8例.结论 DR胸部正侧位片对斜裂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吕贻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可靠、便捷、长效、创伤小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方法[1],但传统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术中疼痛难忍,尤其是提取输卵管的时候受术者的牵拉痛更是难以忍受,更严重者对手术极不配合[1-2],不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而且给受术者造成身心伤害,我站采用双氯芬酸钾、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技术为受术者施行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诊断及预防的方法.方法 将我科开展的1700余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 例胆道损伤,其中行胆管损伤处修补+T管支撑引流者2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 吻合术、T管引流长臂通过吻合口2例及胆囊床毛细胆管漏1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放置引流管引流2周,均治愈.结论 全新认识胆囊切除手术,选择适宜的胆囊切除术式可以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加印;何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或胸水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21例,胸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50 mg+0.9%生理盐水20 ml+顺铂50~60 mg+0.9%生理盐水40 ml+地塞米松10 mg.单药组21例,胸腔内注入等量顺铂和地塞米松.均为每周2次或每2周3次,多重复4次,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90.5%,单药组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任双平;蔚惠芳;李拉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瘘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术后因内瘘口失用或内瘘处包块而申请彩色多普勒检查的15例患者.结果 发现吻合口狭窄6例,吻合口血栓2例,引流静脉假性血管瘤2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引流静脉瘤合并血栓1例,供血动脉粥样硬化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内瘘术后的大多数并发症,可对临床诊治提供较大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R)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技术抢救的27例失血性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休克得到不同程度纠正,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救治成功22例,约占81.3%,死亡5例,约占18.7%.结论 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及以失血为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优于积极液体复苏法,对以失血为主的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作用明显;对限制性液体复苏适宜临界血压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 4233例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33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阳性48例,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46例阳性,相符率76.7%;ELISA法检测阳性61例,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8.4%;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12例均经TPPA确认,TRUST漏检率20.0%.结论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与TPPA接近,且自动检测,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可靠,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梅毒抗体检测之首选方法.
作者:付少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使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比病程早期患者及晚期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40%,总有效率86%;对照组痊愈率24%,总有效率68%;治疗组中病程早期患者总有效率90.9%;晚期患者总有效率70.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老年突聋疗效确切,病程越短者治疗效果越好,对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光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3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细菌生化管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依据CLSI2007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ABA分离率居前4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 26.1%、神经内科19.7%、呼吸内科18.7%、脑外科14.7%;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77.8%;药敏结果表明,ABA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1.2%和23.6%,泛耐药ABA菌株检出率为3.4%.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药耐药十分严重,医院应重视ABA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预防多药耐药ABA医院感染.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有效止血,术后子宫复旧好,无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任红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三大原因.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脑组织血流呈不同程度的低灌注状态.近年来,脑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被证实可以显示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逐步应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理状态的评价[1].由于神经系统的大多数病变主要与微血管相关联,PWI能充分显示小血管的特点,可以准确、无创地评价脑组织内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实用的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为脑缺血性疾病诊断提供必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参数可以了解和掌握脑组织的血液供给情况.
作者:张文博;程敬亮;张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对6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本组61例患者共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79例次,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完全缓解8例(13.11%),部分缓解40例(65.57%),稳定10例(16.39%),进展3例(6.49%).缓解率为78.68%(48/61),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30例有轻度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胸闷等症状,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8.68%(48/61)、63.77%(45/61)、36.06%(22/61).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中晚期肺癌可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张福红;魏铁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在显微镜辅助下对64例垂体瘤患者进行手术,术中根据肿瘤与鞍膈、海绵窦、颈内动脉、视交叉、第三脑室的位置关系以及粘连情况来具体决定切除程度,对于不易全切的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结果 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证实,49例全切,15例次全或部分切除,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能工作学习或生活自理56例,生活需照顾8例,无死亡患者.结论 在严格保护垂体功能的前提下,对于不易全切的垂体瘤,不盲目追求肿瘤全切,术后继续放疗(普通放射和伽马刀)和激素替代治疗,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徐耀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侵袭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9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上矢状窦的重建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71例(76.3%),Ⅱ级切除12例(12.9%),Ⅲ级切除10例(10.7%).术后随访1~2年,平均22个月,无手术死亡及复发患者.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侵袭上矢状窦脑膜瘤可明显减少术后严重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高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生化指标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R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体检者的生化指标低于脑梗死患者(HDL、FBG除外).结论 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判断有明显指导作用.
作者:张红岩;王利军;崔光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对不典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仍有误诊.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8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金焕;李如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