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胜;程刚;李馨龄;周杰明;肖爱丽;张承绪;杜晓曦
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的化学成分,并筛选其止血活性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测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家兔体外血液凝集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2个二萜:7α-hydroxy sandaracopimaric acid(1),16,17-dihydroxy-3-oxophyllocladane(2);2个酚苷:acteoside(3),samioside(4);3个三萜:2α,3α,24-三羟基-乌索烷-12-烯-28-酸(5),2α,3α,19α-三羟基-乌索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6),2α,3α,19α,23-四羟基-乌索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7);4个黄酮:鼠李秦素(8),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9),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0),木犀草苷(1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缩短PT的作用(P<0.01),化合物3,4,7,10有显著缩短APTT的作用(P<0.01),化合物5对TT有明显的延长作用(P<0.01),化合物8对FIB有显著增加的作用(P<0.01).结论:化合物2,4,10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6,7,9为从裸花紫珠中首次分得.裸花紫珠可能是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止血作用.
作者:张洁;李宝泉;冯锋;唐于平;柳文媛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建立科学、快速的抗衰老药效预测模型.方法:根据中药复方的组方原则,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抗衰老药效与其性味归经之间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对抗衰老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模型预测复方的抗衰老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准确率为93.33%.结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复方的抗衰老药效.
作者:麦其鹏;李续娥;吴艳华;周诚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对肾炎大鼠血清中IL-1,IL-6及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兔抗鼠肾毒血清注射人正常大鼠体内,诱导产生慢性肾小球肾炎,在该模型上,用昆明山海棠给药4周,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1,IL-6和TNF-α,同时测定相关指标,并设模型对照组及雷公藤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结果:昆明山海棠能显著降低IL-1,IL-6,TNF-α的产生.结论:昆明山海棠治疗慢性肾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作者:伍小波;徐嘉红;罗先钦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泽泻药材中泽泻醇A、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RP-C18色谱柱(6.0mm×1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正交实验优化药材提取方法并测定18个不同批次样品的含量.结果:泽泻醇A、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在测定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方法的回收率在96.67%-99.61%,RSD均小于3.0%.结论:该分析方法能简便快速的测定泽泻中多个主要成分的含量,可以较全面的反映泽泻药材质量的优劣.
作者:罗张炎;周爱存;张朝凤;张勉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建立盐益智仁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测定盐益智仁饮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益智仁饮片中圆柚酮含量、氯离子电极法测定辅料氯化钠含量.结果:得到7个不同产地10批盐益智仁饮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同时建立了盐益智仁饮片中圆柚酮和辅料含测定方法.结论:建立了较完善的盐益智仁饮片质量标准.
作者:李文兵;胡昌江;龙兰艳;黄勤挽;谢秀琼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选取了3个不同产地的41个杜仲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用近红外光谱仪漫反射方式在12000-4000 cm-1采集相应样品的光谱,利用仪器自带的OPUS软件优选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并用偏小二乘法(PIS)建立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和光谱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模型.结果: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减去一条直线相结合处理后,在7502~4597.6 cm-1能有效地提取光谱中的信息,经交叉验证后校正集相关系数(R2)为0.926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029,预测集标准偏差(SEP)为0.026.结论: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和近红外光谱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适合于此中药指标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作者:李伟;孙素琴;覃洁萍;易艳红;杨美华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心多泰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CD62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中医证型为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脑心多泰胶囊+培哚普利组(治疗组)和培哚普利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患者服药8周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浆PAI-1,vWF和CD62p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PAW,vWF和CD62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降低,但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浆PAI-1,vWF,CD62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心多泰胶囊有治疗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对改善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有效.
作者:杨建梅;王国印;王佑华;苑素云;周端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结合毒性药材研究现状以及多年来在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与转换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与认识,思考现阶段可行的含毒性药材中成药评价处理规范.初步建立了非处方药转换中含毒性药材中成药评价思路与方法.基本解决了目前在中成药非处方药转换中面临的毒性药材问题,有效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对方便消费者用药、保障其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增强非处方药转换中含毒性药材中成药评价的科学、公正,保证公众自我药疗中的用药安全.
作者:夏东胜;程刚;李馨龄;周杰明;肖爱丽;张承绪;杜晓曦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采用定量指纹图谱为主要技术手段,评价中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建立起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模式.方法:以桂枝茯苓胶囊为例,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40%醇提浸膏、水提浸膏、混合浸膏、软材及成品的定量指纹图谱的测试,考察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果:4种中间体及成品各自10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66~0.999,10批成品指纹图谱中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桂皮醛及丹皮酚等特征峰定量结果的RSD<1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对中药过程质量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家春;梁娜;肖伟;毕宇安;王振中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及其所含的雄黄和朱砂对细菌脂多糖(LPS)所致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原代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联合培养,利用LPS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炎症反应.通过[3H]多巴胺掺入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采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超氧化自由基的水平;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记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LPS(10μg·L-1)处理大鼠神经元-胶质细胞联合培养7d后明显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对多巴胺的摄取.安宫牛黄丸(400 mg·L-1)和雄黄(40 mg·L-1)能明显拮抗LPS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而朱砂单用无效.LPS激活神经小胶质细胞,促进其释放超氧化自由基,此作用可被安宫牛黄丸和雄黄抑制.LPS诱导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大幅上调TNF-α,iNOS,IL-1β,COX-2 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水平,安宫牛黄丸和其所含雄黄明显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过度产生,而单用朱砂无效.结论:安宫牛黄丸能拮抗LPS引起的脑内炎症反应,而雄黄是其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张锋;陆远富;刘杰;石京山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评价芩连四物汤及其各部位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影响,并探讨物质基础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制备各部位样品(QL-1QL-14);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该方及各部位的生物效应;采用HPLC-DAD-ESI-MS法对活性显著部位QL-3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芩连四物汤拮抗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主要活性部位是QL-1,QL-3,QL-5,QL-7,QL-11 5个部位;通过标准化合物对照及质谱特征对活性显著部位QL-3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和指认,鉴定了其中29个化合物分别为苹果酸、没食子酸、梓醇、原儿茶酸、桃叶珊瑚苷、川芎嗪、香草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小檗红碱、芍药苷、四氢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益母草苷、甲基黄连碱、阿魏酸、巴马汀、小檗碱、野黄芩苷、黄荃素-7-O-葡萄糖苷、黄芩苷、地黄苷C、汉黄芩苷、白杨素-7-O-葡萄糖苷、千层纸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结论:芩连四物汤拮抗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主要活性部位为挥发油部位及去除大分子的醇沉上清液小分子部位;醇沉上清液小分子部位经大孔树脂吸附醇梯度洗脱得到了水洗脱部位,20%及60%醇洗脱3个活性部位.
作者:刘春美;唐于平;华永庆;尚尔鑫;段金廒;吴德康;丁安伟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大黄素增强吉西他滨对裸鼠SW1990细胞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裸鼠SW1990细胞移植瘤的动物模型上,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大黄素组(E组,40 mg·kg-1),吉西他滨组(G组,125 mg·kg-1),联合用药组(E+G组,大黄素40 mg·kg-1+吉西他滨80 mg·kg-1).各组均采取腹腔注射药物,3d1次,前后共11次.观察各组用药过程中肿瘤体积、瘤重、体重的变化.末次用药后1周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ytochrome C的表达变化.结果:末次用药后1周E+G组肿瘤体积和瘤重明显小于其他各组;Tunel法显示E+G组肿瘤细胞凋亡比其余各组显著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显示E+G组的Bax,Cytochrome C的表达比其他各组显著增多,而Bcl-2的表达比其余各组明显降低,经计算Bcl-2/Bax显著下降.结论:大黄素能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裸鼠体内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移植瘤的抑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大黄素通过促进胰腺癌SW1990细胞中Bax的表达和抑制Bel-2的表达,降低Bcl-2/Bax,继而促进线粒体Cytochrome C释放,从而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移植瘤的促凋亡作用,达到增强吉西他滨在体内的抑瘤效果.
作者:魏为添;郭亚飞;陈辉;刘殿雷;郭洪春;林胜璋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通过不同纯度绿原酸的致敏试验结果,结合对文献的综合分析,揭示绿原酸的非致敏原性.方法:设定了不同纯度绿原酸提取物组(绿原酸20%-99%)、注射用绿原酸组、不同纯度绿原酸提取物和注射用绿原酸的透析内液组和外液组、过期和降解后的注射用绿原酸组作为受试药物,以豚鼠和大鼠为受试动物,分别采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和皮肤被动过敏试验进行致敏性验证;采用LC-MS法鉴定了透析内液中大分子残留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结果:质量分数高于92%的绿原酸提取物、注射用绿原酸及其降解物和含小分子的透析外液均未发生过敏反应;质量分数低于40%的绿原酸提取物及其透析内液均被LC-MS鉴定出大分子化合物并且发生明显的过敏反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均证明了绿原酸没有致敏原性,而低纯度提取物中存在的大分子物质才与致敏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吴晓冬;杨华蓉;林大胜;张洁;罗飞;徐小平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探索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其种皮透水性;生物测定法检测种内发芽抑制物;层积结束后,解剖观察种胚发育情况,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浸种5 h后,种子吸水率达41.86%;不同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白菜幼根生长;5℃低温层积效果为显著,90 d后种子胚率由处理前15.39%增至86.21%;低温层积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巫山淫羊藿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为胚形态后熟及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较其他方法可显著促进种胚形态发育,提高发芽率,是佳的破眠方法.
作者:樊家乙;郭巧生;刘作易;朱国胜;周宁;贺勇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通过研究儿泻康贴膜中的有效成分--胡椒碱的离体透皮吸收的行为及其定量分析,探讨儿泻康贴膜中的胡椒碱体外透皮的可行性,为中药内病外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碱不同时间对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率.结果:胡椒碱经离体小鼠皮肤的透皮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2 h后胡椒碱的渗透率为78.51%,且保持基本不变.结论:胡椒碱能透皮吸收,且本方法简单,稳定易行,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儿泻康贴膜中胡椒碱的透皮吸收的测定.
作者:高叶丽;倪健;尹兴斌;沈小春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脑片AD模型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 protein Tau,P-Tau)及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1,NR1)、亚单位2B(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的表达影响.方法:将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脑片(含皮层和海马)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g1组,每组10张脑片,脑片放置盛有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的6孔板中培养,温度(32.0±0.5)℃,整个过程ACSF中持续通人混合氧气(95%O2+5%CO2).人参皂苷Rg1各组ACSF中首先加入人参皂苷Rg1(60,120,240μmol·L-1)作用2h,然后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各组ACSF中分别加入冈田酸(okadaic acid,OA)1μmol·L-1作用3h,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P-Tau,NR1,NR2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片P-Tau的表达增加(P<0.05或P<0.01),NR1,NR2B的表达降低(P<0.01);人参皂苷Rg1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片P-Tau的表达降低(P<0.01或P<0.05),NR1,NR2B的表达增加(P<0.01或P<0.05),其中以高剂量人参皂苷Rg1组效果佳.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以降低大鼠脑片AD模型P-Tau表达水平,并能上调学习记忆相关蛋白NRI,NR2B的表达,以此途径发挥抗痴呆作用.
作者:李玺;刘颖;张欣;袁海峰;权乾坤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剂生产中1次醇沉中浓缩液水含量、加入乙醇的浓度和乙醇加入量等3个重要工艺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醇沉上清液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中心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建立了浓缩液水含量、加入乙醇的体积分数和醇料比等工艺条件和醇沉中总固体去除率、丹参素保留率和丹参素纯度等3个指标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模型分析各个工艺参数对3个指标的影响.结果: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预测结果和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在3%以下.浓缩液水含量下降和加入乙醇的体积分数提高都有利于沉淀固体和提高丹参素纯度,但会造成丹参素损失更多.醇料比的增加有利于产生沉淀,但是对于丹参素保留率和纯度都会有先增加后下降的效果.结论:为了取得更好的醇沉效果,生产中应该根据浓缩液含水量和待用乙醇的体积分数适当调整加醇量.
作者:龚行楚;严斌俊;瞿海斌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摸清近几年我国细辛的资源分布和市售品种情况,为细辛类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品种整理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委托调查和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过度采挖.<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细辛和非正品细辛野生资源量均在减少,尤其是一些分布狭窄的非正品细辛如南川细辛和鼎湖细辛等有灭绝的危险.全国除个别地区外,北细辛均为市场主流品种.华细辛和非正品细辛如单叶细辛、短尾细辛、小叶马蹄香和金耳环等多在当地入药.结论:应大力发展华细辛栽培技术,并保护非正晶细辛的种质资源.
作者:李耀利;俞捷;曹晨;谢百波;张翠英;刘忠;尚明英;王璇;蔡少青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及相关基因变化.方法:通过MTT,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caspase-3 mRNA,caspase-9 mRNA,caspase-8 mRNA,细胞色素C,Bcl-2,Bcl-XI,Bax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赤芍总苷可抑制K562细胞生长,具有量效-时效关系,caspase-3 mRNA,caspase-9 mRNA增加,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caspase-8 mRNA无显著变化.调节基因蛋自表达也有所变化,Bcl-2,Bcl-Xl下调,Bax上调.结论:TGC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当细胞受到死亡信号刺激,与Bcl-2或Bcl-Xl蛋白相结合的Bax蛋白就会被置换出来,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释放出一系列物质,导致K562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许惠玉;陈志伟;周丽;牛建昭 刊期: 2010年第24期
目的:探索菱叶红景天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并优化体外繁殖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外植体种类、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和浓度对菱叶红景大愈伤组织的诱导、丛生芽的产生以及生根诱导的影响,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影响菱叶红景天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依次为外植体>2,4-D>6-BA,叶片产生愈伤组织佳的培养基为MS附加2,4-D 1.5 mg·L1和6-BA 0.5 mg·L-1;影响菱叶红景大丛生芽诱导的因素依次为外植体>NAA>6-BA,茎段产生丛生芽佳的培养基为MS附加6-BA 1.5 mg·L-1和NAA 1.0 mg·L-1;试管苗生根的佳培养基为1/2MS附加IBA 1.0 mg·L-1,生根率可达90%以上,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结论:本试验初步建立了菱叶红景天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基本体系.
作者:康联伟;李翠芹;王喆之 刊期: 201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