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亮群;张永慧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确诊ABO-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常规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剂给予IVIG 1 g/kg,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为(216±17) μmol/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4.3±0.9) h],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湘蓉;章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Ⅲ型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内带膜支架隔绝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该方法具有微创、恢复迅速等特点,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但其围麻醉期处理要求较高,给麻醉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2].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施行9例.现就其麻醉期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魏金聚;刘爱英;尤宗州;宋磊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平片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7例腹股沟疝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治疗进行研究.结果 7例疝复发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复发原因为医源性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分为医源性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充分的治疗是可以预防其复发的.
作者:陈宁;何中元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创伤性休克是受创伤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有效地救治已成为急救医学及急诊外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2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光;田蕊;潘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盆腔囊性肿物的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盆腔囊性肿物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保留后抽出.结果 69例囊性肿物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94%.结论 无水乙醇治疗盆腔囊性肿物有显著疗效,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苏德民;陈绍英;谭宪洲;谷丽丽;刘翔飞;闫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McKenzie法结合推拿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McKenzie法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2例(推拿治疗),治疗1~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Kenzie法结合推拿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更佳.
作者:蔡西国;张璞;陈和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22例给予常规治疗,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12.5~25 mg,3次/d.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卡托普利短期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7.5%,较对照组59.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卡托普利,可使其心功能显著改善.
作者:顾明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药生脉注射液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患者62例,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不用生脉注射液外,其他用药如抗生素,化痰、止咳及平喘药物均与治疗组相同.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复查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对照组25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查血气分析14例,好转11例;对照组复查血气分析11例,好转2例.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用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动脉高压,使血气分析明显改善.
作者:殷晓玲;徐宏平;范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新型消化道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124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62例,多潘立酮片治疗62例,然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明显强于多潘立酮片.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是一种比多潘立酮片更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消化道动力药.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有机磷农药对人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但如何恰当地运用阿托品及乙酰胆碱(ChE)复能剂,尚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介绍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90 min(70~120 min),术中出血约200 ml(100~300 ml),10例出现尿道黏膜破裂,未予修补,术后7~9 d拔除尿管,均排尿顺畅,2例发现腹壁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结论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开放切除前列腺的较好术式.
作者:苗武峰;苏建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激光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保妇康栓组(100例)和激光组(100例).保妇康栓组将保妇康栓塞入阴道治疗(每晚1粒,7 d为1个疗程),激光组在月经干净后3~7 d行CO2激光治疗,两组均在1个月后复查.结果 激光组疗效明显优于保妇康栓组,激光组与保妇康栓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激光组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及出血.结论 大多数患者在使用保妇康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邵培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其病因尚不明了.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3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伟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对重复肾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手术及肾盂造影证实的重复肾的超声表现回顾分析.结果 重复肾的超声表现可分为三类:上部或(和)下部肾因引流不畅导致相应肾集合系统分离;肾集合系统无分离,肾内探及两个不连续的肾窦回声;上部肾重度积水,实质菲薄,似肾上极囊肿样改变.结论 超声对重复肾有重要诊断价值,当上部肾功能减退时,超声检查优于X线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超声、甲胎蛋白(AFP)检测及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47例.结果 超声发现47例小肝癌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9.4%,AFP>500 ng/v为标准,检出率为31.3%.结论 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小肝癌有效、常用的手段.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及锌剂预防自然流产的作用.方法 设观察组74例,服用叶酸和锌剂,并设立对照组58例,单纯服用维生素E.结果 服叶酸和锌剂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在排除其他造成自然流产的原因外,加强营养同时注意叶酸和锌的摄入,可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作者:曹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与水囊不同组合用于孕14~18周引产的疗效.方法 142例同期住院要求引产的孕14~18周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置水囊同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B组,置水囊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C组,单纯水囊组,记录各组宫缩时间、总时间、给药次数、引产成功率以及产后2 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水囊加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组、水囊加口服米索前列醇组与单用水囊组比较,引产总时间、住院天数、给药次数及产后2 h阴道出血量逐渐减少,引产成功率逐渐升高.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小量序贯给药加水囊的引产方法经济有效、安全、适用于妊娠14~18周的中期引产
作者:赵蔚;赵瑞;李春梅;李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要求中晚期流产的未产妇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孕中晚期妊娠未产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结果 41例病人术中均无明显痛苦,宫颈扩张充分、引产顺利、组织无残留、出血少、时间短、引产后月经按期恢复,术后随访无闭经及月经稀发等优点.结论 经临床效果观察证实,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使用引产率高,效果良好,并且服用方便,痛苦少,副作用小;与对照组比较有优越性.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9月本科门诊接诊的14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93例(63.7%)伴发热,124例(84.9%)累及臀部,6例(4.1%)患儿为复发病例,101例(69.1%)为幼儿园及小学群居儿童.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应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作者:宋俐;袁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彩色血流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0例中23例为急性血管性排斥,12例为急性间质性排异,6例为混合性排异,7例为慢性排异,4例肾盂积水并输尿管梗阻,8例肾动脉与髂动脉吻合口处狭窄.结论 超声对移植肾术后各阶段的并发症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雪梅;杨青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