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峰
目的通过对194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影像学表现的回顾分析,探讨其CT影像学特征,提高对HIE的认识,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方法用1996年新标准进行临床分度,用三结合法进行CT影像学分度.统计CT在初诊和回顾性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并对造成CT诊断假阴性的原因加以分析.结果CT影像学表现为轻度者70例,中度者83例,重度者41例,HIE合并各种类型颅内出血者79例;其中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47例,脑实质出血9例(其中13例为复合出血).194例中,CT初诊与临床诊断符合者为154例,阳性符合率约为79%.结论HIE的诊断应以临床为主,必须有围生期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或/和新生儿生后窒息缺氧的病史,CT检查仅能作为重要的参考,但是它对于临床治疗能起到指导作用和对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的作用.
作者:张国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部分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易产生骨转移,往往无骨痛症状时就已有转移.恶性肿瘤病人有无骨转移对疾病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至关重要.但有许多骨转移不一定在X线片上表现出来.在肺癌的尸检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1.3%~32.5%[1].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骨转移,被认为是诊断骨转移灵敏的方法.我们对自2003年3月~2004年6月185例确诊为肺癌患者的骨显像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海风;李爱君;曲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营养支持已成为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许多病人得以转危为安.对于癌症手术病人尽管给予足够的胃肠外营养(PN),但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谷氨酰胺(Gln)目前被认为是重要的代谢调理剂,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谷氨酰胺加强的PN治疗胃癌手术病人30例,并设立对照组30例,以了解谷氨酰胺对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耿泽;任武;赵玉亭;宋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收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37例,现总结该组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苏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6月以来收治的108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08例病人中有42例误诊为儿科及外科其他疾病.结论婴幼儿肠套叠因临床表现差异悬殊,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认真体检并充分利用B超、X线可减少误诊率,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宋若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原发性心肌病分三型: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60%有家族史,而扩张性心肌病无遗传及家族史报道,我院发现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1例,报道如下:
作者:于忠玲;张体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纱条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振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的规范化治疗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心绞痛的伴随症状的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从中医角度探索治疗方法,宁心胶囊是我院研制的产品,我们观察了140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芳;宋三军;陈林霞;程振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妇科术后患者常需留置尿管,尤其是癌症根治术,术中盆腔神经损伤较大,留置尿管时间长,拔尿管后易发生潴留.常用的对策为热敷、诱导等,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进行再次导尿,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1].我科自2002年3月~2004年12月共有10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其中针炙、中药处理(针炙中药组)50例,常规热敷、诱导等处理(常规组)50例.针炙中药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芳;杨佩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马凡氏综合征(Moffan sydrome)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儿童患者,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我们所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郝锋伟;周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毒鼠强又名三步倒、一扫光、闻到死等.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是我国早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灭鼠剂,它对人畜有剧烈毒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屡禁不止,造成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就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所收治的毒鼠强中毒21例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6年~2002年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定期腰穿放脑脊液与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祥林;杨红美;李明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玉丹荣心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除用维生素C和极化液治疗外,加用玉丹荣心丸(观察组),与既往有完整资料的30例单用维生素C和极化液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各治疗观察随诊4周.均在治疗开始和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2.2%.结论:玉丹荣心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任爱巧;杨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开塞露在产后尿潴留中的疗效.方法对40例产后尿潴留病人分别给予开塞露20、40、60ml.结果40例中有34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有效且与剂量有关(至少在40ml以上).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期特有的呼吸道疾病,是新生儿早期致死原因之一,病死率高.我院新生儿监护室近6年来收治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83例,其中26例重症MAS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报告如下:
作者:万红;邹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烟雾病的CT特点,探讨CT对该病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CT检查误诊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突发中风、半身活动乏力或瘫痪、头痛、呕吐等症状,而成人有2例则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之症状,经CT检查后,4例儿童被误诊为动脉内膜炎,2例儿童误诊为大脑发育不良;2例成人为脑梗死,另2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MRA或/和DSA检查确诊.结论CT表现对烟雾病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而MRA和DSA则具有特征性表现.
作者:武淮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35例注射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从出现不良反应的年龄范围、类型,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其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发生时间较短,小于30min占85%,变态反应占89.4%(其中变应性休克12%,变应性皮疹70.5%,药物性占17.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加以重视.
作者:庞凤美;闰和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是临床上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长期高血糖、代谢紊乱、高血脂、高糖蛋白等致病因子,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周围神经损伤,致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增生.本研究旨在了解血尿酸(UA)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血管缺血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以便更好的控制和防治缺血加重,预防肢端坏疽的发生.
作者:康杰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产科急危症之一,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近年来我院联合ICU对DIC进行救治,效果显著.现对我院产科6例并发症DIC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卫萍;范树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提高,主动脉夹层这一少见的心血管急症在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间诊治的14例主动脉夹层,探讨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曹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