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患者前S1蛋白和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邓剑;向成玉;邓正华

关键词:前S1蛋白, DNA, 乙型肝炎病毒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和HBV-D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748例乙肝患者HBV-M和前S1蛋白,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高复制组中,前S1蛋白阳性占86.9%,HBV-DNA阳性占98.2%;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低复制组中,前S1蛋白阳性占31.1%,HBV-DNA阳性占41.6%;HBsAb/HBeAb/HBcAb均阳性的康复组中,前S1蛋白和HBV-DNA均为阴性.结论前S1蛋白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性出血热的皮肤粘膜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红斑、瘀点瘀斑、水肿等皮肤粘膜损害为主要表现,症状重,病死率高,其皮肤粘膜损害随病情变化而改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定,预后估计均有一定价值,现将我院1984~2003年收治309例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强;付善强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原因分析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系指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复位是一个紧急的过程,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1].我院自1993年4月~2003年4月行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复位术638例,其中因操作失败而改行手术治疗70例.本文就失败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急性丙型肝炎52例临床分析

    1992年6月~1995年6月我科共收住急性丙型肝炎患者52例,现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冠军;王合群;殷海燕;蔡俊岭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分析

    重症肝炎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虽经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仍很高.血浆置换(PE)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用正常人新鲜冰冻血浆置换出患者体内血浆,快速去除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争取时间.笔者2004年1月~10月配合临床对12例重症肝炎,进行大量PE,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巧;毕业;李哲;孙先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婴儿肝脂肪变性的CT诊断与临床

    肝脂肪变性亦称肝脂肪浸润,是指肝脏的代谢和功能异常使过量的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CT检查中发现的弥漫性肝脂肪变性的患儿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利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与三种注射液的配伍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与不同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促进合理使用药物.方法将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加入不同的注射液中观察其澄明度变化.结果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有沉淀析出.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应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元英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乙肝患者前S1蛋白和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和HBV-D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748例乙肝患者HBV-M和前S1蛋白,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高复制组中,前S1蛋白阳性占86.9%,HBV-DNA阳性占98.2%;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低复制组中,前S1蛋白阳性占31.1%,HBV-DNA阳性占41.6%;HBsAb/HBeAb/HBcAb均阳性的康复组中,前S1蛋白和HBV-DNA均为阴性.结论前S1蛋白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

    作者:邓剑;向成玉;邓正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危重患者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20余年,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lent Hemodialysis,IHD)存在的缺陷.由于CBP技术的不断更新,使CBP治疗已经从初提高急性肾衰(ARF)的疗效,扩展到非肾脏病、危重患者的救治.2003年2月~2004年5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类危重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家荣;王素云;韦红贞;赵建华;周娜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简易CBP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做好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护理,提高危重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BP中的简易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护理操作: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用BP-1A型血泵,F60透析器或血滤器,膜面积1.3m2,血流150~300ml/min,根据情况采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法,置换液使用改进的Port配方,置一婴儿秤称量置换液入量与超滤量调节出入量平衡,每日持续血液净化8~12h,置换量3~4L/h.结果12例病人中,1例死亡,2例治疗3d后病情好转回当地医院治疗(离院),其余9例脏器功能障碍好转.结论做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工作,保证在抢救多脏器功能障碍中提高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作者:杨湘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硫酸镁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46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硫酸镁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4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爱群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们已深入了解到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潜能分化的特性,可以用来修复损伤的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洪雁;黄文越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急性CO中毒后应用静舒氧疗效观察

    CO为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急性CO中毒常见于生活性中毒,静舒氧结合了制氧机和高压氧舱的特点,既用输氧器代替原静脉输液器的进气口(管),使氧气代替空气进入输液瓶内,助推完成静脉输液,同时氧能够部分溶解在静脉输液所要输入体内的液体中,提高了液体中物理溶解氧的含量,将该液体制成了高氧液.为临床急救提供了一种及时、有效、方便、快捷的抢救手段,我科自2000年8月~2003年8月采用静舒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中领;周洪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穴位注射防治化疗药物致胃肠道反应100例临床观察

    胃肠道反应是化疗病人常见的药物副反应之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2003年4月~2004年5月我科对住院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穴位封闭的方法进行防治胃肠道反应的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颖;王建丽;杜慧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高压氧、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近期随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方案有多种,其中高压氧、神经节苷脂治疗均取得了令人重视的临床效果,为了探讨单独使用高压氧、神经节苷脂以及合用高压氧、神经节苷脂的治疗及近期效果,我院1999~2003年对234例HIE患儿采用上述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晖;尤忠;杨清广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在结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护理专业的内容也不断拓宽,而整体护理在结肠造口护理中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如何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造口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所出现的护理问题,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正常生活的圆满状态,无疑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护理标准.

    作者:刘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冠状位螺旋扫描及2D、3D重建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后处理功能在鼻区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53例鼻部外伤进行冠状位薄层螺旋CT扫描,层厚1~2mm,pitch 1.0,扫描后进行2D及3D重建观察,同时与鼻骨X线侧位片对照.结果CT检查检出鼻骨骨折47例,上颌骨额突骨折39例,鼻中隔骨折24例,鼻骨间缝增宽6例,鼻上颌缝增宽18例,而X线侧位片仅发现32例鼻骨折.结论冠状位螺旋CT扫描及2D、3D重建对鼻区骨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左自军;于四堂;刘秀民;任银祥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小儿先天性巨小肠症手术前后的护理

    先天性巨小肠症是指小儿从肛门开始,直肠、全结肠及部分小肠先天性痉挛狭窄,肠管失去正常蠕动,以上肠管继发扩张,所形成的小肠梗阻[1].此症在临床上极其罕见,无确定手术方式,诊治困难,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及生命造成巨大影响.我院自1995年~2002年共收治先天性巨小肠症14例,并根据狭窄小肠的长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虹;孙雪花;苏红革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1例临床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康生;王同欣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医疗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投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1年~2003年呈30%增长,投诉内容多元化.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使医院的压力明显加大,病人投诉医院日益增多.如何正确认识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各级医院关注的焦点.

    作者:袁双凤;党灵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7例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及思密达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1%)明显高于对照组(5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玲;李海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