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例成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冠心病分析

卫梅;卫小富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误诊, 亚临床甲减, 成年型, 粘液性水肿,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激素, 中年女性, 脏器功能, 手术切除, 生物效应,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合成分泌, 放疗损伤, 冠心病, 重度, 症状, 血清, 腺体
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成年型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据临床表现分为重度甲减(粘液性水肿甚至昏迷)、轻度甲减、亚临床甲减(无甲减症状,血清FT4正常或稍低,TSH明显升高)和暂时性甲减等.成年型甲减,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5,除手术切除或放疗损伤腺体外,多数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缺乏临床特征,有时长达10余年后有典型表现.笔者近年来在临床遇到13例成年甲减患者误诊为冠心病,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急性期颅脑损伤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及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85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与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GCS有明显关系,GCS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正确控制和监测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代秀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活血化瘀和调节神经为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胃炎(CG)研究证明:①各型胃炎均有瘀血病变存在.②不良的精神刺激-气滞-血瘀是胃炎的重要发病环节.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CG的生物致病因素之一.根据以上病理学基础,我们设计了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足三里封闭、痢特灵口服用以活血化瘀、调节中枢和胃的自主神经、杀灭胃内细菌治疗CG的联合用药方案.从1999年9月~2004年6月治疗CG10例,临床总有效率90.56%(96/106),客观有效率(病理活检)62.26%,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荣显;田迎棠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48例,并设对照组48例.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杨德顺;任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丁咯地尔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用丁咯地尔15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用15d,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对照组43例,用维脑路通0.4+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共用15d,巴曲酶第1d、3d、5d分别10、5、5U+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3%、69.8%;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3.7%、48.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结论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维脑路通、巴曲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朱敬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例报告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自2002年3月~2004年8月我科42例HIE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加高压氧治疗,其中中重度HIE取得显著效果,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8例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康复.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重要的结构,患者多为颈椎外伤,术中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4月~2005年6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瑞燕;杭玉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应用套筒冠修复残根残冠加强全口义齿固位的临床分析

    全口义齿修复往往因牙槽骨吸收,牙槽脊低平以及说话、咀嚼时舌的干扰而难取得理想的固位效果.随着牙髓治疗学和修复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根、残冠的保留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们对134个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核桩套筒冠修复完成固位和咀嚼效果满意的全口义齿,经过4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但4个牙齿出现根折,核桩脱落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怡;丁虹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微栓子学说、血流变学说、血管痉挛学说.值得重视的是其有演变成脑梗死的可能性.脑血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凝血和抗凝血失衡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观察TIA患者组织因子(TF)、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抗凝治疗对其的影响.

    作者:亢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318例剖宫产儿临床分析

    随着国内外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儿随之增多,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影响成为一个倍受关注而又有争议的问题.剖宫产的安危应引起产科及新生儿科医师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将2003年1月~2004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318例剖宫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王玲珍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9月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26例,成功取出异物24例共31件,报告如下.

    作者:王圣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不同护理程序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

    我院1997年2月~2000年4月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90例,并采取不同的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瑞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169例抢救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多见,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反跳,医护措施稍有不当,即可导致病人死亡.我院自1994年4月~2004年4月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169例,现将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外科引流处置不当教训分析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其定义与范畴亦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无论何种形式的引流,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排除积聚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各种引流物或引流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点,应用不当及管理不善时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曾出现2例引流处置不当而致腹部再手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希望与同道共鉴.

    作者:王保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妊娠高血压并子痫的抢救及护理

    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重阶段.病人主要表现为抽搐及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母婴均可发生意外.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妊高征孕妇183例,并发子痫56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纤溶系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所致,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的存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

    作者: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以脑血管病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1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约占25.7%~65%,其中部分病例可以脑转移为首发表现而误诊为原发性肿瘤或脑血管病.我院1998年7月~2003年12月以脑血管病收治,后经CT和胸部X线证实为肺癌颅内转移11例,误诊时间1天~2个月不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月丹;邹晓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神经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黄水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45例股骨髁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股骨髁部骨折包括单髁骨折、髁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占全身骨折脱位的0.4%[1],因骨折部位进入膝关节,对关节影响较大.我院1999年~2003年对45例股骨髁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应用CPM,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惠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各种原因所致胸腔积液的50%.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经全身化疗可使部分患者的少量胸水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则需要局部治疗.其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穿刺抽液和局部化疗,而目前胸穿并发症多且需反复穿刺,为避免常规胸穿的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明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脐周皮下注射,q12h,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0.7%,经统计学处理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萃晔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